趙雲之所以不受重用,其實有著這四個原因!

我們都知道在三國以及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門閥制度都十分的盛行,在這個制度之下,意味著士族在政治以及經濟上都擁有很大的特權。這個制度還操控了當時的選官體制,在這樣的狀況之下,當時的上品正廠幾乎被士族給壟斷了,而出身寒門的人就只能當個下品下官。

正是因為這樣一個門閥制度的存在,趙雲才如此的不被受用,我們都知道趙雲並非什麼氏族,而是再普通再低微不過的布衣出身。在漢末之時,整個環境都處於亂世之中,因此有著原有的門閥制度也受到了衝擊。但是奈何他太根深蒂固了,一直都未完全被摒棄。

趙雲之所以不受重用,其實有著這四個原因!

冢中枯骨

在當時的三國中,對門閥制度最不在乎的就要屬曹操為首了,在當時門閥制度還尚有影響力時,他甚至敢稱出身於士族的袁紹,會稱為“冢中枯骨”,除此之外,他還將自己手下出身低微的戰士們封了名號,由此我們不難看出來,曹操對於出身問題是並不怎麼在意的!

趙雲之所以不受重用,其實有著這四個原因!

劉備的門閥制度

而劉備卻不一樣了,雖然他早期在用人問題上不在乎門第,但是這也僅因為早期沒人可用而被迫妥協的,當他的勢力開始逐漸壯大並且最終穩定下來時,他便恢復了他用人的態度,在當時的三國之中也就數他,還仍然堅決堅持門閥制度了,他帶領的蜀漢在用人上可謂是出了名的不公平,“任人唯親”是在歷史上也是有定論的,正因為這樣,我們才說趙雲十分倒黴;

趙雲之所以不受重用,其實有著這四個原因!

從趙雲最終選擇投奔誰來看,這選擇其實就是一個很大的錯誤,最後,在劉備得以稱帝時,群臣中帶領眾人為劉備賀表的是馬超,其實馬超他的家族是世代的公侯,並且在當時的臣子排位中,位居前位的都是有背景的人,而趙雲他在賀表上甚至連名字都無法被寫上,是因為他出身低微,入不了士卒之眼。

趙雲之所以不受重用,其實有著這四個原因!

趙雲不擅於政治鬥爭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因素造成了趙雲一生碌碌無為,不能成就大計,那就是他不擅於政治鬥爭,而在劉備最終把一州給平定想要大賞諸將的時候,他向劉備直言說,現在這裡的人民因為戰火而無宅可住,無食可吃,這個時候就不應該再奪走他們的資源為己所用。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把土地和田地都還給他們,只有安定好了,他們才能撫慰好人心。因為他說的話也不無道理,就這樣,劉備只得順從,同時也因為這樣一句直言,他將蜀漢的大部分官員給得罪了!

趙雲之所以不受重用,其實有著這四個原因!

他不僅直言不諱,而且還沒有野心,沒有太多心機的,他不懂得自己的勢力是需要去鞏固的,在當時的亂世中擁有強大的關係是很重要的,而且他沒有屬於自己的親信,在別的將士都各自抱團擁有眾多跟隨的士兵時,只有他沒有搞關係,向來都是隻身戰鬥,與他人並無太深的交情,正因為這樣,在朝中他也並沒有什麼地位!

趙雲的清廉

清廉也是他不得成就的另外一個原因,雖然他身份不高,但是帝王也不是沒有賞封他,只是在面對賞封時,他向來都是選擇不接受,或是直接將賞封一起分給各位將軍們,這樣清廉的性子導致他的家產微薄,沒有錢也就意味著沒有辦法籠絡家將來壯大自己,這樣過於正直的他也並不受大部分官員的善待,當然導致他前程受阻的最重要的原因還是由於沒有投奔對人!

趙雲之所以不受重用,其實有著這四個原因!

警衛長趙雲

即便是當時劉備接受了他,他也並沒有授予什麼重要的大官職,在劉備勢力微薄時,他也只是一直充當著警衛長,在劉備逐漸壯大時,他因為當了十餘年的警衛長,並且也沒有統兵的經驗,於是他也沒有被盡職,直到後期實在無將可用時才被委任為主將上陣,若是他當時選擇了投奔曹操,或許就不會落得這樣的下場了。

趙雲之所以不受重用,其實有著這四個原因!

小編覺得,趙雲對於一切都不是很看重,但是有時候卻又想成就一番的事業,小編覺得他卻是有些矛盾,作為一個臣子,他對劉備盡心盡力,就像三國演義中描寫的趙雲為救劉禪,七進七出,這都不是描寫了一個忠臣的做法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