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了贏抖音,騰訊推了10款短視頻產品

為了贏抖音,騰訊推了10款短視頻產品

2016年“短視頻”一詞並未登上科技行業年度十大熱門詞,儘管當時的快手已經被X博士的一篇《殘酷底層物語,一個視頻軟件的中國農村》報道給帶火。2017年,短視頻依然沒上榜,但我想,2018年的科技行業十大熱詞必定會有“短視頻”。

更確切的說,是一款名為“抖音”的App,在眾人皆以為移動互聯網已經難有“出彩”應用的時候,抖音一路高歌猛進成為App Store排行榜前二十的常客。

去年11月份,短視頻類App才400餘款,但到目前為止,短視頻類App已經達到了651款(數據來源:PC6下載站),不足一年的時間,短視頻行業竟然新增了250餘款App,這就是“抖音”的魔力效應。實際上互聯網行業歷來如此,當哪個產業熱,就追哪個產業,團購、智能硬件、O2O、網絡直播、個性化資訊平臺等皆經歷過類似的熱潮,短視頻目前正在步這些產業的後塵。

在這股抖音帶來的短視頻追逐潮中,跟的最緊的,反而不是跟今日頭條一樣玩流量生意的百度,也不是零售界巨頭阿里、京東、蘇寧,追抖音最洶湧的巨頭乃是騰訊。騰訊之所以追的兇,就是為了贏得與抖音的短視頻之戰,至於為何不是快手?

一方面是因為騰訊曾是快手的投資方,追快手會顯得不厚道;另一方面,則是抖音與快手相比,前者更符合騰訊的氣質。

短視頻對移動互聯網行業最大的衝擊,是短視頻會搶佔用戶的使用時長。當用戶在抖音、快手上花費較多時間以後,其在遊戲、音樂、視頻等娛樂業務上消耗的時間就會減少,相對應的,用戶在這些娛樂業務上的金錢投入就會減少,騰訊顯然也是被衝擊的互聯網公司之一。將用戶的注意力和在手機上的消耗時間搶奪過來,也是騰訊對短視頻勢在必得的要素之一。

騰訊為了贏得這場短視頻之戰,還是猛下了一番功夫。

據郭靜的互聯網圈觀察,騰訊在產品層面一共推出了10款短視頻產品,分別是:微視、速看視頻、MOKA魔咔、閃咖、下飯視頻、MO聲、有視頻、DOV、貓餅、騰訊雲小視頻。

其中,騰訊對微視投入的人力、物力、財力最大,不過,微視也經歷有過頗為曲折的經歷。微視的第一個版本上線於2013年09月28日,當時的快手才剛剛從GIF製作工具轉型成短視頻社區,抖音、西瓜視頻、火山小視頻等產品也還未上線,甚至連馬化騰也親自上線支持,發了4條微視內容。

但到了2015年上半年,便傳出微視產品部總經理邢宏宇離職的消息,微視被併入騰訊視頻。2017年3月,微視正式發佈消息稱,“微視將在4月10日起關閉應用”。

關閉微視不是短視

很多人都曾想過一個問題,如果微視能堅持到現在,說不定又是另一番景象,很有可能沒有快手、抖音什麼事兒了,甚至,連微視關閉也被視作是騰訊的“短視”行為。

但要明白的是:

1)當時的微視並未找到清晰的盈利模式

當下的抖音、快手盈利模式非常清晰,直播+廣告,前者to C,後者to B,2014年的短視頻+直播模式尚未流行,直播這一盈利點也就沒戲。而廣告模式的前提是有足夠多的用戶量、下載安裝留存率以及活躍度,而當時的微視在這方面的表現並不算好。

另外,廣告主對短視頻廣告的認知度也不如現在,單個廣告的價格以及短視頻廣告主的數量都很有限,微視很難依靠廣告模式養活自己。

從2015年算起,中間有近3年多的時間,在沒有明確盈利模式且產品不算突出的情況下,微視的關閉是順勢而為的事情,關閉微視,也是為了止損,否則,就這麼大幅度虧下去的話,哪家公司都虧不起。

2)當時的算法並不成熟

抖音、快手流行的背景是,國內移動互聯網產業鏈已經比較發達,算法、技術、人工智能等的成熟度皆要遠遠高於2015年。抖音並非橫空出世,而是基於今日頭條在用戶數據、技術、算法、個性化等方面已經有了較多積累而成的。抖音上線於2016年9月,當年今日頭條的用戶量為5.3億,活躍用戶5500萬。

有了今日頭條的諸多基礎,才有了抖音如今的成就,微視就算等到抖音火爆,在算法、技術、人工智能等方面也跟抖音差的很遠,就算等到現在,唯一能留下的是微視的品牌,可是空有一個品牌並沒有太大價值,真正有價值的地方是算法和技術。

3)當時的短視頻MCN機構並不多

真正改變短視頻走向的,少不了短視頻MCN機構在背後推動,明星確實能帶來流量,用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貢獻流量,但專業的MCN機構能夠持續大量為平臺貢獻相比普通用戶質量更佳的內容,MCN機構控制的是中間層和頂層的力量,而2014年專業的短視頻MCN機構很少。在內容層,微視未找到支柱力量。

自從宣佈微視復活後,騰訊對微視的重視就達到了新高,騰訊旗下多款產品給微視“開路”。先是打通了QQ音樂曲庫,接著就跟QQ空間進行了打通,拍完視頻後可以直髮 QQ 空間,QQ空間App的右下角專門開設了小視頻頻道,該頻道內容便是微視內容。

QQ客戶端的消息列表頁,系統默認讓用戶關注“微視”的QQ公眾號,除非用戶手動取消關注,否則它便會與QQ消息一樣出現在消息列表頁,而在“動態”頻道里,系統也專門開闢了“好友微視”子頻道,該子頻道僅位於“遊戲”子頻道之下。

最近,微信更是在朋友圈的發佈頁,加入了微視的推廣廣告,據網友反應,不少人都會誤點到該廣告,iOS客戶端會跳轉到App Store的微視下載安裝頁面,而安卓版本則會直接跳轉到微視頁(已安裝過微視的客戶端)。

微信對微視的廣告支持效果非常明顯,七麥數據顯示:微視已經連續10天處於App Store免費總榜單的前十名,並有數天處於下載量的第一名。這是自2018年3月份開始,微視在App Store數據最好的時候。從用戶體驗的角度來看,微信的這一做法並不好,但從數據來看,微信對微視的支持非常有效。

在利用微信帶動其他產品方面,騰訊非常有“心得”,曾經應用寶之所以能快速起來,就是因為騰訊將微信的安卓新版本更新首發權給了應用寶,安卓機用戶要想率先體驗新版微信,就只能取應用寶下載安裝。

如今,在微信的帶動下,微視成長的勢頭非常明顯,這遠遠要比騰訊花費數億補貼、花費高價冠名綜藝節目的效果要好。

騰訊公佈的2018年Q2季度財報顯示,該季度QQ智能終端月活躍賬戶數達到7.09億,微信和WeChat的合併月活躍賬戶數達到10.58億,QQ空間智能終端月活躍賬戶數達到5.43億,現在這三款騰訊系最重要的三款社交產品都在對微視進行各種扶持。

外界曾提出過一種觀點,要是再騰訊這種扶持力度下,微視都成不了,那就很尷尬了。

收購貓餅

不同於微視、速看視頻、MOKA魔咔、閃咖等騰訊嫡系產品,我更感興趣的是貓餅這款產品。貓餅是知名產品經理界的大神級人物純銀(原名郭子威)在蟬遊記被賣給攜程之後的又一力作。

據純銀在微博上透露:“在貓餅項目裡,我們的6位程序員用一年時間實現了強大的視頻編輯器”,而早在8月17日,就有媒體發現貓餅的開發者信息已變更為騰訊(安卓版本的開發者信息仍為上海春末夏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而純銀也在8月23日的微博中透露貓餅被賣給騰訊。

貓餅的iOS版本最後一次更新是在3個月前,應該是在被收購之前,收購之後,貓餅的iOS版本和安卓版本均未進行新版本的更新。截至目前,貓餅App並不支持QQ登錄,只有微信登錄,顯然收購貓餅後,騰訊並未好好梳理其與騰訊內部的關係,我好奇的是騰訊收購貓餅的邏輯,難道是收“人”?

微視之外的產品略“淒涼”

其實大家都只看到了微視得到支持的風光一面,另一面,有一大波產品未得到騰訊大力支持,沒有得到騰訊支持的產品就略為“淒涼”了。這些產品在褪去騰訊光環之後走的並不順暢,基本上各自為陣,彼此獨立運作情況非常明顯,在“賽馬”機制下,彼此的內耗情況非常突出。

比如:騰訊雲出的騰訊雲小視頻產品,該產品有點像騰訊雲出的一款測試產品。App Store的信息顯示:該APP上線於4個月前,截至目前共更新了15個版本,這款短視頻並不支持微信、QQ登錄,僅支持手機號註冊,當用戶註冊完成後,發佈的短視頻是需要審核的。根據feed流的信息顯示,每天都是有用戶上傳的,但若從內容量來看,用戶上傳的視頻數量非常少。

騰訊要是都像騰訊雲小視頻這款產品一樣去做短視頻,怕是沒戲唱了。

MOKA魔咔上線的時間比較早,但它是基於騰訊視頻的,並不是一款面向普羅大眾的短視頻產品,它跟抖音、快手也完全不同,用戶在MOKA魔咔App上,僅能對騰訊視頻平臺內的視頻進行短視頻編輯,其並不是一款隨時隨地給用戶提供短視頻錄製、分享的產品。

下飯視頻同樣是基於騰訊視頻的,其走的是PGC、PUGC模式,對標西瓜視頻,普通用戶僅能在下飯視頻上瀏覽、評論、點贊等,並不能在下飯視頻上上傳內容。

速看視頻視頻一款電影、電視劇類的短視頻聚合平臺,同樣是基於騰訊視頻,當用戶想要觀看完整版視頻內容,就需要跳到騰訊視頻的相關頁面。有意思的是,當用戶選擇登錄的時候,系統會提示“微信和Q Q是兩個獨立賬號,賬號信息不互通”。

據自媒體“望月”爆料:微信最新上線了一款名為“看一看短視頻”的小程序,該小程序為用戶推薦的是短視頻Feed流,內容源來自騰訊視頻、有視頻、騰訊體育。

QQ在2018年1月份上線了一款名為DOV小視頻的產品,但是據郭靜的話互聯網圈觀察發現,DOV官方賬號在自己App上5月、6月更新的比較勤快,可到了7月、8月,該賬號僅更新了一次,最後一次更新距今超過1個月時間。

儘管其是QQ孵化出來的產品,但是DOV、DOV精選兩個QQ公眾號都未更新任何消息,DOV小視頻的小程序就更怪異,該小程序僅提供DOV廣告視頻的展示,不提供任何feed流內容推薦,相當於是一個“死”的小程序。在QQ和QQ空間的App上,看不到任何DOV存在的痕跡。

除微視、貓餅外,騰訊其他幾款短視頻產品的表現並不算好。根據應用寶的信息顯示:絕大部分產品的下載量均在100萬以內,這還不算用戶留存率。閃咖的上一個安卓版本更新是在2017年1月22日,其feed流裡的熱門內容絕大多數都是數月之前的。

MO聲的iOS版本並未上線,熱門話題配音內容量均在1000以內。

一圈看下來,騰訊雖然是推出10款短視頻產品來跟抖音競爭,但目前真正能跟抖音正面PK的產品就是微視,除非微信能夠長期為微視輸血,否則,一旦微信這個“大招”一停,微視再想長期處於App Store免費排行榜前二十乃至前十,就比較難了。

對微視的大力扶持,對於騰訊系其他短視頻產品而言,可能就是差別對待,在有限的資源之下,沒有得到支持的產品地位很“淒涼”。

除了在產品上猛推短視頻外,騰訊在短視頻的投資上也很猛,不只是收購貓餅,直接投資的短視頻產品就包括快手和梨視頻兩款,萬一將來微視不行了,也還有快手和梨視頻這兩個“大招”在。

在短視頻這個賽道上,最不上心的巨頭是阿里巴巴,最近阿里旗下子公司一款名為鹿客的產品上線,有人就此認為阿里也在大力佈局短視頻。

我認為這有點兒誇大鹿客的作用了,阿里真要是支持某款產品,肯定會傾盡集團的多項資源支持,而不是悄無聲息。阿里的短視頻佈局主要放在了阿里大文娛版塊,歸優酷管轄,優酷旗下的短視頻產品就有土豆視頻、電流小視頻、玩貨三款。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土豆視頻、電流小視頻、玩貨跟騰訊對微視的支持差遠了。

百度旗下同樣是三款短視頻產品,好看視頻、全民小視頻、夥拍小視頻(原Nani小視頻),其中主推產品是好看視頻。

BAT三巨頭外,愛奇藝、最右、她社區、網易等也都有短視頻產品。當然,在力度上,肯定不如騰訊,像騰訊目前這麼拼短視頻,有利有弊,對於市場而言,永遠只信奉最後的成功者,成了,騰訊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好的,不成,一片罵聲自然少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