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事不可皆如意,難得糊塗要銘記

面對生活帶給你的憤怒和不快,為什麼不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地糊塗一次呢?與糊塗為伍,陰鬱的情緒也將煙消雲散。選擇糊塗,才能不被怨氣所困,才能在心安理得中收穫快樂。

事事不可皆如意,難得糊塗要銘記

幾百年來,鄭板橋“難得糊塗”的處世哲學一直為後人津津樂道,這不僅是不計得失的大度,更是大智若愚的豁達。鄭板橋在擔任濰縣知縣之時,他的堂弟為了祖上房屋的一段牆基,與鄰居爭得不可開交,不惜告上衙門。堂弟給鄭板橋寫信求助,希望後者幫其贏得這場官司。

事事不可皆如意,難得糊塗要銘記

鄭板橋看完信後,立即賦詩回信:“千里捎書為一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稍後他又寫下“難得糊塗”“吃虧是福”兩幅字。在“難得糊塗”下寫上了這樣一句註解:“聰明難,糊塗難,由聰明轉為糊塗難上加難。放一著,退一步,當下心安,非圖後來福報也。”在“吃虧是福”下加註:“滿者損之機,虧者盈之漸,損於己則盈於彼,各得心情之半,而得心安既平,且安福即在是矣。”在鄭板橋看來,難得糊塗就是聰明,難得一次糊塗,難得一次心安理得,難得一次心態平衡,而吃虧是福則是對難得糊塗最精確的詮釋。所以,人生在世得過且過,不必太認真、太計較。難得糊塗四個字用在情緒管理上也是非常適合的,對於愛生氣之人非常受用,具有相當的警示意義。

事事不可皆如意,難得糊塗要銘記

春秋五霸之一的楚莊王也是一位懂得難得糊塗的聰明人。有一次楚莊王大宴群臣,大家把酒言歡,一直喝到天黑。當楚莊王的一位寵妃在酒席間為大臣們敬酒時,蠟燭突然被風吹滅,有一位喝醉酒的大臣趁著黑燈瞎火的當口調戲了這位寵妃,寵妃一著急就將這位大臣的帽纓給扯下來了。寵妃慌忙跑到楚莊王面前稟明此事,請求命人點燈徹查那個沒有帽纓的流氓罪臣。誰料,楚莊王拒絕追究此事,不僅沒有勃然大怒,還命令所有大臣都在點燈之前摘下自己的帽纓。等到燈燭燃起的時候,滿座皆無帽纓,就像什麼事情也沒有發生過一樣,所有人都繼續暢飲直到天明。

事事不可皆如意,難得糊塗要銘記

三年後,晉、楚交戰,楚莊王深陷險境,被一位大臣冒死相救,順利回朝。之後那位大臣向楚莊王坦白,自己就是當年那個調戲寵妃的罪臣,他一直感激楚莊王的寬容豁達和不殺之恩,願意肝腦塗地,誓死捍衛楚國。倘若沒有楚莊王的“難得糊塗”,那位以下犯上的大臣必死無疑,沒有了後面的將功贖罪,後果自然不言而喻。楚莊王的“難得糊塗”在這裡已經是一種至高無上的豁達,以大局為重的深明大義。因為他的“糊塗”挽救了一個犯了一時之錯的靈魂,換來了一個忠心耿耿的大將。“難得糊塗”就是一種寬容,容忍,包容,是智者處世的一種大智慧。

事事不可皆如意,難得糊塗要銘記

《莫生氣歌》中有這樣一段字字珠璣的至理名言:“有緣千里來相會,相扶到老不容易。為了小事發脾氣,回頭想想又何必?暗生悶氣有誰知,氣出病來無人替。怒髮衝冠更可懼,心平氣和病不欺。事事不可皆如意,難得糊塗要銘記。”在家庭生活中,很多夫妻經常為了小事鬧矛盾,甚至發展到婚姻破裂的嚴重地步。其實大可以用難得糊塗來化解一切,有效消除因生氣給身心帶來的疲憊和痛苦。凡事不必斤斤計較,互相忍讓包容,就像孔子所說的“大德無損,小節有虧可也”,吃虧是福,糊塗更是福,唯有如此才能讓婚姻走得更長遠,才能家和萬事興。難得糊塗不是真糊塗,只有洞察人生世事的智慧之人才能深明其中的含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