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的理想國|雖居小室,心有大雅

文人的理想国|虽居小室,心有大雅

文人的理想国|虽居小室,心有大雅

秋窗讀易圖

宋 劉松年

遼寧省博物館藏

新刊掠影

文人的理想国|虽居小室,心有大雅文人的理想国|虽居小室,心有大雅
文人的理想国|虽居小室,心有大雅文人的理想国|虽居小室,心有大雅
文人的理想国|虽居小室,心有大雅文人的理想国|虽居小室,心有大雅
文人的理想国|虽居小室,心有大雅文人的理想国|虽居小室,心有大雅
文人的理想国|虽居小室,心有大雅文人的理想国|虽居小室,心有大雅
文人的理想国|虽居小室,心有大雅文人的理想国|虽居小室,心有大雅

山水之趣,林泉之志,在中國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裡,從未缺席。

雖不能築室于山間水涯,也要營造優雅隱逸的棲居環境。古松相伴、奇石入園、菖蒲入畫、香花入瓶,只為“胸羅宇宙,思接千古”。

心間有逸格,處處是書房。

文人的理想国|虽居小室,心有大雅

《古玩圖》細部

明 杜堇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書房是讀書生涯的起點,也是尋找自我的歸途。文人士子在這一方天地裡棲身、休憩,盡享文人雅事。習文會友,吟詩作畫之餘,還可烹茶撫琴,寄託心靈。古琴聲清幽淡遠,餘韻嫋嫋,被稱為君子之樂。以琴比德,古琴又被視為一種文化精神,象徵著野逸之趣與脫俗之志。“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聲”,高雅的書房裡定有古琴的身影,但它卻超越了彈奏本身,成為文人對儒道理想人格的追求。

能讓文人一表心跡的,除了琴聲,還有畫筆。端莊雍雅的乾嘉翰墨,抑或是氣勢古樸的清初畫作,常在晚清文人的書齋懸掛,亦或是成為案頭清物,時時展卷賞玩。清代文人官員多雅好藝術,熱衷收藏傳世書畫。晚清重臣、兩代帝師翁同龢又為其中翹楚。他留下的藏品、日記和書札,不僅勾勒出晚清書畫市場,也讓我們得以一窺當時的審美趣味和收藏風尚。

文人的理想国|虽居小室,心有大雅

《行穰帖》

東晉王羲之原作 唐摹本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美術館藏

山林固然令人神往,但古今文人大多數都居於都市之中。“惟有王城最堪隱,萬人如海一身藏”,20世紀文人王世襄的書房便隱於偌大北京城的四合院一隅。他坐在那張明代紫檀插肩榫大畫案前,伴著身旁清幽雅緻的植物、盆花、書畫、古籍、文房清玩,如古代文人一般,醉心學術,著書立說,研究傢俱、漆器與竹雕,養鴿子、鬥蟈蟈、玩葫蘆,遠離俗塵煩擾。

文人的理想国|虽居小室,心有大雅

王世襄明紫檀插肩大畫案細部

宋代風華已成追憶,但當時因鬥茶而燦爛輝煌的建盞折服了日本人、高麗人,也跨越了時間與空間,吸引了一對美國學者伉儷。1935年,他們不遠萬里來到閩北小村莊考察建窯遺址,追尋“兔毫”“鷓鴣斑”和“曜變”的釉色之謎,以及宋人崇尚的素雅之美。

讓我們駐足靜心,跟隨本期《美成在久》前往當年的文人空間,與古時文人邂逅於他們的自然天地。

文人的理想国|虽居小室,心有大雅

新刊預覽

畫在櫝中求善價:明清官員與書畫市場

文人的理想国|虽居小室,心有大雅

作者 白謙慎 為浙江大學文化遺產研究院教授

▶ 丹青翰墨,乃文人書房中的必備之物,不知其價幾何?收藏書畫雖然是雅事一樁,但究竟不能免於考慮這樣“世俗”的問題。晚清重臣,同治、光緒兩代帝師翁同,是位典型的文人士大夫,他在日記中對書畫買賣和價格的記載,成為研究晚清書畫市場的珍貴材料。

心存雅緻:明代書房陳設散論

文人的理想国|虽居小室,心有大雅

作者 劉剛 為上海博物館工藝部副研究員

▶ 書房,對於中國古代文人來說,既是讀書生涯的起點,更是尋找自我的歸途。他們在書房吟詩作畫,烹茶撫琴,寄託心靈。文人們向來講究生活情趣,追求高雅格調,所謂雅人深致,由書房陳設即可見一斑。本文就將帶您潛入古代文人的書房,領略曾屬於他們的風雅與閒適。

文人的理想國:王世襄與他的明式書房

文人的理想国|虽居小室,心有大雅

作者Sarah Handler ( 韓蕙) 為藝術史學者

▶ 作為明式傢俱研究的執牛耳者,當代文人王世襄的書房為何模樣?王氏著作英文譯者Sarah Handler 女士重憶往事,從那件著名的紫檀插肩榫大畫案談起,共敘文房清樂。

黑釉之雅:宋代建盞與茶文化

文人的理想国|虽居小室,心有大雅

作者武佩聖(Marshall P.S. Wu)寫作此文時為密歇根大學藝術博物館亞洲藝術部資深策展人

▶ 宋代鬥茶之風盛行,時人崇尚奶白湯色,因而與建茶相匹配的黑釉瓷代表——建盞成為宋代最好的鬥茶器具而名重一時,並作為貢品在中國陶瓷史上獨享至高無上的尊榮。建盞的魅力不僅使日本人、高麗人歎服,連遠在大洋彼岸的美國人同樣格外垂青這些小小的青黑色茶盞。

無聲境界:古琴的超音樂品質

文人的理想国|虽居小室,心有大雅

作者Nick Pearce為格拉斯哥大學藝術史系主任,藝術史研究所所長,中國藝術教授

▶ “眾器之中,琴德最優”。在歷史的長河中,古琴不僅是中國文人的一種重要樂器,也被視作一種文化禮器,乃至一種文化精神,象徵著野逸之趣與脫俗之志。不止彈奏,只是賞玩古琴就能彰顯出文人高雅的生活品味以及對儒道理想人格的追求。

盆景與瓶花:明代文人的空間意境

文人的理想国|虽居小室,心有大雅

作者Kathleen Ryor撰寫本文時為加拿大卡爾頓大學藝術史副教授

▶ 在花卉與男性失去緊密聯繫的現代,難以想象明代文人對於盆景與瓶花的賞玩與熱愛已臻化境。盆景與瓶花具有高度的可塑性和參與感,文人可在其中進行各種可能的意象建構,呈現其獨特的藝術趣味和生活雅意,以與庸俗的群體相區隔。

家之困惑:中國文物的漂泊與聚散

文人的理想国|虽居小室,心有大雅

作者 John A. Roote 為獨立學者

▶ 百年以來,中國有多少文物流失海外,現存何處?現狀如何?這些問題無不牽動著國人內心深處最柔軟的那片情愫。作為海外博物館群體中的重要一員,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館的中國文物收藏無論在數量還是質量方面都堪稱翹楚。博物館副館長沈辰博士以其多年的研究經驗和親身經歷,為我們講述海外中國文物流傳和收藏的故事。

文人的理想国|虽居小室,心有大雅文人的理想国|虽居小室,心有大雅

拍攝地點:養雲安縵 楠書房

文人的理想国|虽居小室,心有大雅

聽說:“美的人都在讀美成在久”

文人的理想国|虽居小室,心有大雅

四 周 年

2014年9月,《美成在久》創刊號發行

時至今秋,我們迎來了《美成在久》的四週年

文人的理想国|虽居小室,心有大雅

《美成在久》為香港 ORIENTATIONS 雜誌的中文版,是目前國內比較優質且權威的亞洲藝術品收藏雜誌之一,每一期固定一個專題,剖析文化現場,呈現古物之美。

《美成》逢單月20日出刊。國內零售價每期100元,全年共 6 期,年價 600 元;直接向本刊發行部訂閱,尊享如下優惠:

訂閱1年,可享8折,共計480元

訂閱3年,可享7.5折,共計1350元

訂閱5年,可享7折,共計2100元

*優惠活動截止日期為2019年1月31日,國內包郵(除新疆、西藏、港澳臺外),境外郵費需自理。

或掃描上方二維碼圖片進入微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