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行業陷入版號危機,該如何在這逆水寒流中生存下去?

遊戲行業陷入版號危機,該如何在這逆水寒流中生存下去?

遊戲產業的震動何時能夠度過,成了業內人士的最大疑問。

8月31日遊戲股普遍應聲下跌後,接二連三的壞消息或傳聞依然不斷侵襲著這一曾經風光無限的行業。騰訊寄予厚望的《怪物獵人:世界》下線整改,隨後棋牌類遊戲“天天德州”正式啟動退市,巨人網絡305億收購計劃被叫停後,史玉柱近日發佈微博稱人身安全受到威脅,令外界想入非非。

不可否認,國內遊戲上下游廠商非經一番波折,恐難以安穩,不過也正是在這一特殊的關鍵時期,被推向市場的遊戲產品便有可能關乎未來企業發展,甚至是生死存亡。因為遊戲版號審批尚未恢復,接下來一段時間或許會有很多面臨“腹死胎中”的產品,讓研發商心力交瘁。

而已經掀起熱度的遊戲,則可能成為下半年爆款的有力競品,由此幫助企業在這逆水寒流中渡過難關。

未來遊戲市場或將兩極化:大廠手握3A,小廠爭相“競底”

版號危機將刺激遊戲行業重新洗牌,這點毋庸置疑。

據《財經》記者透露,目前騰訊手裡約有30個版號、網易則在20個左右,如果版號申請仍然繼續暫停,兩廠也足夠支撐到明年。但中小遊戲公司很有可能遭遇滅頂之災,因為他們主流的生存法則便是快速週轉,依靠上一款遊戲獲利再去支撐下一款遊戲推出,一旦這一過程長時間停滯,資金鍊斷裂便是大概率事件。

而且中小遊戲公司的產品大多生命週期短,即使版號申請重啟開始,也不能保證“排隊”的時間小於上一款遊戲的生命週期。所以遊戲行業的這場寒冬,必將颳倒一片艱難求生的遊戲企業或獨立遊戲開發者。

不過外界對遊戲監管加強的看法卻不至於如此悲觀,反而認為這是革除遊戲行業弊病的一個機會。尤其是客觀來講,版號限制很可能逼迫遊戲廠商將核心資源聚焦到某一產品上,從而加快整個遊戲行業的精品化過程。

但是這終究是理想狀態,且不說遊戲開發者把賭注壓在一款或幾款產品上的風險有多大,眾多自研或代理能力偏弱的小廠商,更有可能選擇“競底”,而不是“求精”。

這反而是一種倒退。早前我國遊戲行業中大部分廠商其實都偏向“競底”,即將目標用戶定位為玩家層級中最下層的用戶,以低成本賺這群數量龐大卻又對遊戲沒什麼要求人群的錢。後來隨著遊戲大廠利用自研或代理精品收割用戶成長紅利,已經逐漸壓縮了“競底”公司的空間,可如今遊戲寒冬下的求生欲,有可能會刺激小廠商故態復萌。

畢竟四五線城鎮遊戲用戶還有待挖掘,而且精品遊戲的氪金需求不斷提升,與大環境下玩家消費意願的走勢相反。

小廠商“競底”,而騰訊、網易等大廠則搶奪3A鉅製的遊戲市場,行業寒冬下日漸形成兩極化趨勢,但後者才是當前市場環境下的積極刺激,尤其是這個關鍵節點問世的遊戲產品。以《逆水寒》為例,根據順網發佈的2018年7月份網吧熱門遊戲排行榜,《逆水寒》強勢上漲,從6月份的第11名直接晉升到第4名,打破了騰訊壟斷排行榜前五的局面。

在騰訊接連數款遊戲面臨“難產”的危機下,《逆水寒》的熱度不只是給網易帶來競爭優勢,更關鍵的是能向風雨飄搖的行業傳達一種積極信號:精品自研依舊是出路。

舊作衰頹、新品難出,遊戲廠商兩難處境何解?

當前情境,有能力扛過版號暫停這第一波風暴的廠商,無非兩種,一則有比較充足的版號儲備,二則有生命週期長的經典遊戲作為支撐。

騰訊、網易在這兩點上均有絕對優勢,其它營收靠前的遊戲企業卻情況不一。比如,三七互娛表現頗佳,其《永恆紀元》國內累計流水超過40億、海外單月最高流水達7000萬元,更關鍵的是這款遊戲正處於上升期。

而巨人網絡則與之相反,運營長達12年的《征途》早已進入遊戲衰頹期,史玉柱卻始終都沒有找到一款可代替《征途》的產品。比之有過之而無不及的還有崑崙萬維,其遊戲收入絕大部分來自閒徠互娛,可棋牌類遊戲成了監管的重災區。既無經典遊戲支撐、主營遊戲又遭重拳出擊,崑崙萬維日後恐怕只能寄託於周亞輝的投資眼光了。

由此來看,中上游遊戲廠商在這場行業寒冬中,也可能出現兩種發展走勢,騰訊、網易及其它處境偏好的遊戲公司,競爭的依舊是下一個爆款,除此之外的不得不另尋它路。

先看前者,以《絕地求生》為代表的吃雞類遊戲熱度下降,已經是不爭的事實,而這時騰訊國服版繼續延遲、《怪物獵人:世界》下線,近期又有傳聞稱《刺激戰場》、《全軍出擊》拿不到版號已成定局,隨即被闢謠。所以總的來說,《王者榮耀》之後,騰訊的下一個爆款是眾多吃雞遊戲中一個,還是下半年即將重點推出的新產品,局勢很不明朗。

而看網易,目前熱度頗高的《逆水寒》隱隱有了爆款的跡象。

遊戲行業陷入版號危機,該如何在這逆水寒流中生存下去?

6年前武俠題材MMORPG曾處於市場主流,如今《逆水寒》藉著“最後一款端遊”的話題度已然吸引了眾多情懷玩家。6月底剛剛上線之時,服務器全部爆滿、某服玩家排隊前面約有數萬人,而初期畫面效果的賣相更是頗受讚譽。按官方說法,《逆水寒》在TressFX髮絲技術、Enlighten全局光照技術的加成下,展開了一幅驚豔的江湖畫卷。

而且這種過硬的基礎素質還表現在對細節的處理,以此增強江湖的沉浸感,比如NPC會根據場景的變化和玩家的行動作出不同的即時反應,提升了玩家的交互性。另外在社交方面,《逆水寒》內置了“混江湖”的玩法來構建一個北宋版的“虛擬人生”,其莊園系統則象徵著江湖人的“隱居生活”。

當然騰訊、網易爆款之爭的判定還言之過早,但是其它遊戲廠商另尋它路卻是要早作打算,有知乎網友爆料,已有多家遊戲公司正在將遊戲的營收轉移到房地產上。其實更早之前,這些遊戲廠商已經悄悄調整業務結構,尤其是在資本運作上得心應手,只是不知當前的環境下,這種資本“反哺”遊戲的模式還能否發揮效應。

行業出海命途多舛,主打細分領域或許能出其不意?

國內寒冬凜凜,“不出海便出局”的論調再次將業內人士的眼光轉向海外,只是海外遊戲市場早就不是一片藍海。

一方面,出海遊戲廠商的地位格局日漸穩定,諸如智明星通、IGG、遊族網絡這些在國內處於中部位置的廠商,憑藉多年佈局和經驗,在海外市場已經成為頭部開發商。而且騰訊、網易等大廠出擊海外的動作越來越頻繁,實力強悍也不懼入場晚。

另一方面,遊戲廠商出海也越來越遭受本土企業的反撲,不僅僅是東南亞、中東等移動互聯網不成熟的市場,開始覺醒新興遊戲公司,而且日美韓等國的傳統遊戲大廠轉換手遊跑道後,正在擠壓國內出海企業的生存空間。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海外市場廣闊,也架不住國內遊戲廠商大批“出逃”,盲目終歸不可取。

反之國內雖行業動盪,但也不至於堵死了所有的出路,版號暫停發放很難長期繼續。況且如果國內遊戲在這場寒冬中肅清了抄襲換皮、粗製濫造等惡習,也將給某些垂直細分領域、頗具創造性的遊戲更多的突圍空間。

這也是國內近來多數爆款出其不意所代表的一種行業走向。比如女性向遊戲,《戀與製作人》、《旅行青蛙》的爆紅,讓遊戲廠商看到了女性玩家在遊戲上強烈的市場需求,這次網易為迎合女性玩家也特意推出了一個不肝不氪的互通版手遊《遇見逆水寒》,引得網友自發地在網上組成了太太團。而且兩款遊戲相互補充,算是網易同時覆蓋PC端和移動端遊戲用戶群體的一次嘗試。

同時,與女性向遊戲用戶重合度較高的二次元遊戲,更是已經成為遊戲廠商相互競爭的一大領地,尤其是傳統遊戲大廠對這類遊戲的主導性不如主流遊戲強,故而留給中小遊戲開發商的生存空間在行業震動下彌足珍貴。據目前已公開的信息顯示,遊族、完美、莉莉絲、掌趣等公司都加大了對二次元遊戲的孵化,而B站年底也將有兩款遊戲登陸Steam 平臺。

其實縱觀整個影視娛樂行業,小眾圈層文化走向大眾逐漸成了一種普遍現象,而刺激它們爆發的契機,均是由當初不為外界看好和熟知的企業或團體挖掘。遊戲垂直細分領域眾多,在小眾突破圈層限制的潛力和趨勢下,尋求一個驚喜未嘗不可。

無論是遊戲行業還是更宏觀的背景環境,都在經歷一個不甚樂觀的轉折點,但本能的求生欲下依舊讓未來有更多的可能性,當然前提依然是生存。

歪道道,獨立撰稿人,互聯網與科技圈深度觀察者。謝絕未保留作者相關信息的任何形式的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