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種類、選購、保存、識別、沖泡

普洱茶種類、選購、保存、識別、沖泡

普洱茶是採用特殊製法,在茶葉製成之後,仍持續發酵,因此普洱茶有越陳越香的說法,好的普耳茶甚至可賣到幾萬元。選購普耳茶時要看普耳茶年份,是沖泡好喝的普耳茶的訣竅。

普耳茶的種類

普耳茶屬於後發酵茶,也就是在茶菁製成之後仍會持續進行後氧化作用,茶性會、越來越溫和、不刺激,而且存放的時間越久,氧化程度越完整,茶湯滋味越醇和,所以才有普耳茶越陳越香的說法。普耳茶依樹種分,同有喬木與灌木之分,依製法不同,可分為生茶和熟茶;依存放方式不同,又分為幹倉耳茶及溼倉普耳茶。

以樹種分類:

普洱茶種類、選購、保存、識別、沖泡


喬木:主要摘採喬木樹葉作為茶菁,葉片較大。

灌木:主要摘採灌木樹葉做為茶菁,也就是我們一般常看到的矮茶樹種,葉片較小。

以製法分類

生茶:茶菁摘採後,以自然方式發酵的茶品種謂之生茶。生茶含有果戮、丹寧酸等成分,茶性刺激,放置多年後,茶性才會轉溫和。

熟茶由於生茶刺激性強,1937年以後,採用科學手段加上人為發酵法,使茶的刺激性退化,讓茶達到好喝的境界。

幹倉普耳茶:指存放在乾淨通風的倉庫,使茶葉自然發酵陳化,具有樟樹香,如果經過自然陳放10-20年並妥善保存,就能越陳越香,成為珍品。

溼倉普耳茶:通常放在地下室等較溼熱不通風的地方,加快其發酵的速度,喝起來有陳泥味或黴味。這類茶陳化速度較幹倉普耳茶快,妥善保存5-10年,讓它自然發酵,就能越陳越香。

普耳茶保存得當,會越陳越香,但保存不當,外觀容易出現白點或黃點,且喝起來有一點黴味。

普洱茶種類、選購、保存、識別、沖泡

普耳茶的包裝形式:由於味道溫和甘醇,也就成為茶葉市場上的新寵了。

普耳茶多半被壓制成固體的形狀,常見的有下列樣式:普洱荷茶葉形狀如一般茶葉,沒有被壓制成固定形狀。

普洱茶種類、選購、保存、識別、沖泡

普耳茶磚:外型緊結成長方形或正方形,有如磚塊一般,重量在250-500克之間。但也有特別小如5克,或特別大如18公斤。

普洱茶種類、選購、保存、識別、沖泡

普洱沱茶:外型緊結像燕窩,如碗狀般,又分為小普洱深化,花茶和大型沱茶,重量小至5克,大至18公斤。

香菇緊茶:壓制成香菇狀的普耳茶,重量約在250克之間。

柱茶:壓制成長柱狀的普耳茶,再用竹片或荀殼包紮在外面,重量小至100克,大至千克以上。

七子餅:圓形的茶餅通常七塊包裝成一桶,所以稱為七子餅,重量小至 25克,大至3公斤。壓制過和未壓制的普耳茶味道有明確不同,未壓制的普耳茶發酵時較完整,所以茶湯較好喝,但浪費擺放空間。和相同價值的茶相比,壓制而成的普耳茶,擺放的空間大約只需1/5的地方。

如何選購普耳茶:

普耳茶主要產地是雲南省,近10年來,才開始在各地流行起來,由於衛生部門研究普耳茶降血脂、瘦身、抗癌的功能,尤其是保存越久的普耳茶越有效能,所以價格的變動也相當劇烈。

普洱茶種類、選購、保存、識別、沖泡

瞭解產地:

普耳茶是指出產在雲南的攸樂、革登、莽芝、蠻專、漫撤、倚邦等六大茶山為主的茶葉,製成後集中到思茅地區的普洱府販售,因此而得名。現在普耳茶的出產地區已經擴大到雲南省、貴州省、廣西省、廣東省及四川省地區。

辨別新、老普耳茶:

由於普耳茶可持續發酵,因此越陳越香,價錢當然也較貴。新的普耳茶指的是剛製成的普耳茶,外觀顏色較綠有白毫,味道濃烈,老的普耳茶指的是陳放較久的普耳茶,因為經過長時間的後氧化作用,茶葉外觀呈棗紅色,白毫也轉成黃褐色。

聞茶葉香氣:

通常保存不佳的普耳茶會產生黴味,有些商人為掩蓋其氣味,會加入菊花等花香。因此若看到普耳茶中參有菊花,或聞起來有花香,表示茶葉品質不純正。

辨別茶湯顏色:

普洱茶種類、選購、保存、識別、沖泡


請店員或老闆試用,觀察茶湯顏色。由於陳年普洱經過多年持續發醇,茶湯顏色較深,但絕非黑如漆;而新普耳茶的茶湯顏色較淡。不過這一點也只能作為參考,因為即使新制的茶也會很深,最好的方法還是試喝。

試喝:

試喝是選購茶葉最重要的部分了,因為一杯茶好不好,合不合口味,從試喝就可以完全知曉,一杯好的普耳茶不會有黴味、也不會是苦水。新制的普洱有白毫,未經過陳化,因此會有苦澀味;普耳茶陳化、白毫轉金針後,性溫和、不刺激,因此味道較甘醇。

普耳茶會變壞嗎?

普耳茶如果保存得當,是會越陳越香的,不過購買時會發現在普耳茶的外包裝上有標示保存期限,這是因為規定食品必需要標誌,事實上消費者在飲用普耳茶時,是可以不須在意的。另外如果發現茶葉有黴味,通常是保存不當所致,不宜選購。 新

普耳茶味道濃烈,刺激性強,對於喝慣高山茶或者普耳茶的人比較不習慣。老的普耳茶由於陳放較久,經過長時間的後氧化作用,茶性變得較溫和無刺激,能促進血液的新陳代謝、不刺激胃,據說還能養生、助氣、補氣,而且存放的時間越久,氧化程度越高,茶湯滋味越醇和。

看懂普耳茶年份:

普耳茶價錢、等級、茶葉的存放年份是一個重要因素,一塊普耳茶磚叫價可以從100元到1000元,主要是因為普耳茶有越陳越香的說法,所以商家動則20年、30年,甚至於說是50年、60年的珍品、貢品,價格更是炒上了天,其實普耳茶的年份並無有效的方法辯認,而且如果保存不當也會影響茶葉品質,惟一的方法就是多喝、多比較。儘管如此,這裡還是提供簡單辨識普耳茶葉年份的方法供參考。

辨別普耳茶年份的方法、看茶葉外觀:

普洱茶種類、選購、保存、識別、沖泡


新普耳茶外觀顏色較新鮮,帶有白毫,且味道濃烈;普耳茶經過長時間的後氧化作用後;茶葉外觀會呈棗紅色,白毫也轉成黃褐色。

區別包裝紙顏色:

普洱茶種類、選購、保存、識別、沖泡


通常壓制過的陳年普耳茶,其包裝的白紙已隨時間變得陳舊,因而紙質略黃,因此你可以從紙質手工布紋及印色之老化程度著手,這隻能作為參考,非絕對依據,因為可能有些不肖商人會利用這種心理,以陳黃的包裝紙掉包次級品。

看懂茶品年份:

一般而言,通常將普耳茶的年份劃分如下:1949年以前這時期生產的普耳茶稱為"古董茶",如百年宋聘號、百年同興貢品、百年同慶號、同昌老號、宋聘敬號。通常在茶餅內放有一張糯米所做、印有如上名稱的紙,稱為"內飛"。

1949-1967年中國茶業生產"印級改由各"茶品,也就是在包裝紙的茶字上,以不同顏色標示紅印為第一批,綠印為第二批,黃印為第三批。

1968年以後這時生產的茶餅包裝不再印上中國茶業公司字號,改由各茶廠自選生產,統稱"雲南七子餅",包括:雪印青餅73青餅、大口中小綠印、小黃印等。

如何沖泡普耳茶:

許多人都以為普耳茶的味道有黴味、事實上好的普耳茶應該味道甘醇濃厚,不能有黴味。雲南的茶都特別強調香氣,但是普耳茶是一種以味道帶動香氣的茶,剛喝下去的時候好像沒有味道,不過茶湯吞下去的時候,舌根又逐漸浮起甘醇的滋味,因為香氣藏在味道里,感覺較沉。普耳茶是中國茶的一種,所以在沖泡時,基本上參考烏龍茶的泡法即可,但是在小細節上仍然和一般茶有別。

茶壺的選擇:

普洱茶種類、選購、保存、識別、沖泡


普耳茶需要選擇腹大的壺,因為普耳茶的濃度高,用腹大的茶壺沖泡,較能避免茶泡的過濃的問題,材質最好是陶壺或紫砂壺。

茶葉的處理:

沖泡時,茶葉分量約佔壺身的1/5。若是普洱磚茶,則需要撥開後,置放約2周後再衝泡,味道較佳。普耳茶可續衝10次以上,因為普耳茶有耐泡的特性,所以沖泡10次以後的普耳茶,還可以用煮茶的方式做最後的利用。

泡茶的水溫:

由於普耳茶的茶味較不易浸泡出來,所以必須用滾燙的開水沖泡。第一泡在開水衝入後隨即倒出來(溼潤泡),用此茶水來燙杯。

泡茶的方式:

普洱茶種類、選購、保存、識別、沖泡


(1)第二次衝入滾開水,浸泡15秒即倒出茶湯來品嚐,當然不是必須依各人口感需求斟酌。(2)第二泡和第三泡的茶湯可以混著一起喝,綜合茶性,以免過濃。(3)第四次以後,每增加一泡即增加15秒鐘,以此類推。

普洱茶的香氣

好的普洱茶可以具有許多細膩微妙的香氣物質,在香型上主要分為:蘭香、棗香、荷香、樟香.

樟香:雲南各地有高大的樟樹林,這些樟樹多數高達一、二十餘丈,在大樟樹底下的空間,最適合普洱茶的種植生長,大樟樹可以提供茶樹適當的遮蔭機會,在樟樹環境下可以減少茶樹的病蟲害發生。更可貴的是普洱茶樹的根,與樟樹根在地底下交錯生長,使茶葉有了樟樹香氣。同時樟樹枝葉也會散發樟香,茶樹更直接吸收了樟香氣,貯存於葉片中。

荷香:採摘雲南大葉種茶葉幼嫩的芽茶,經過適當度的陳化後發酵,好的幼嫩的芽茶去掉濃烈的青葉香,自然而留下淡淡的荷香,荷香屬於飄湯茶香。

蘭香:新鮮的普洱茶青那股青葉香,經過長期陳化後,由青葉香而轉為青香,那些種植在樟樹林下的茶樹,得到樟香的參化,樟香較弱者而融合青香成為蘭香,蘭香是普洱茶中最珍貴的茶香。

棗香:只有生長在植被非常茂盛,經常雲霧繚繞而且有野生棗樹的環境中的茶樹才能產生這種香氣,由於經常有落葉,久而久之形成了天然肥料,茶樹根系吸收了這些肥料,加上茶葉吸收霧氣,於是茶葉形成特殊的棗香氣。

普洱茶的鑑別

看普洱茶首先看外觀,不管是茶餅、沱茶、磚茶,或其它各種外型的茶,先看茶葉的條形,條形是否完整,葉老或嫩,老葉較大,嫩葉較細。若一塊茶餅的外觀看不出明顯的條形(一片片茶葉形成的紋路),而顯得碎與細,就是次級品製作的。

第二要看茶葉顯現出來的顏色,是深或淺,光澤度如何。正宗的是豬肝色,陳放五年以上的普洱茶就有這樣的黑中泛紅的顏色。

第三看湯色。好的普洱茶,泡出的茶湯是透明的、發亮的,湯上面看起來有油珠形的膜。不好的,茶湯發黑、發烏。

第四要聞氣味。清香味出不出的來,有沒有回甘。陳茶則要看有沒有一種特有的陳味,是一種很甘爽的味道,而不是“臭僕味”。

買時若可以試泡的話,看泡出來的葉底完不完整,是不是還維持柔軟度。還有以茶餅而言也要注意是否內外品質如一,而不是那種好茶在外茶渣在內“蓋麵茶”。

根據這樣的普洱茶“雲南省地方標準”,判定普洱茶的基本品質,必須符合下列條件:品質正常,無劣變,無異味;普洱茶必須潔淨,不含非茶類夾雜物;普洱茶不得著色,不含添加劑;普洱茶餅的外形要平滑、整齊、厚薄勻稱等。

而全由芽茶做出的泛白的普洱茶,看起來與一般褐黑的普洱茶熟餅顏色不同,也與帶青的生餅顏色不同,這種茶餅算是普洱茶中的極品,在一般普洱茶專賣店不易見到。

此外,在判定普洱茶的年份方面,陳茶在市面上已經不多,同時判斷上並不容易,民眾在購買時應多注意。原則上,普洱茶餅散發出來的氣味,可以做為判斷年份的參考之一。有甘醇氣味的應該有五到十年的陳放,氣味平平不帶雜味的有三到五年,帶有生味與雜味的,就屬於新餅了。最後,還可以看茶餅的松度,因為經過與空氣長期接觸的氧化後,茶餅會疏鬆一些。

普洱茶沖泡技法

普洱茶沖泡水溫:100oC沸水。

置茶量:茶水比例為(1克:50克),或置茶量為容器容量的2/5左右。

用水的選擇:純水或山泉水(軟水為佳)。注:煮水時不宜過渡沸騰,這樣水中的氧氣過少會影響茶葉的活性。

茶葉浸泡時間:視茶葉的情況而不同,一般緊壓茶可以稍短些,散茶可以稍長些,投茶量多可以稍短些,投茶量少可以稍長些,剛開始泡可以稍短些,泡久了可以稍長些。

沖泡器具選擇:

紫砂壺(最佳):由於普洱茶適宜用高溫來喚醒茶葉及浸出茶容物,而紫砂壺的透氣性好且保溫性好,故選用紫砂壺沖泡為最佳。

普洱茶種類、選購、保存、識別、沖泡

蓋碗杯(最常用):由於蓋碗清雅的風格最能反映出普洱茶色彩的美,可以自由的欣賞普洱茶湯的色澤變化,故蓋碗杯為現代茶藝最常用的沖泡器皿。

土陶瓷提樑壺(實用便捷):由於普洱的沖泡適宜使用大一點的茶具以更好的表現出普洱的色、香、味等品質特徵。土陶瓷提樑壺一般體積較大,其特有的古典粗獷的美更符合普洱茶深厚的陳韻,且適合多人,朋友之間一起飲用,故土陶瓷提樑壺已經成為一新的時尚。

普洱茶沖泡基本步驟:

1.備具:準備好茶具及普洱茶

2.溫壺滌具:茶具中置入燒開的清水,主要起到溫壺溫杯的作用同時可以滌具。

3.投茶:將普洱茶小心置入壺中。

4.潤茶:沸水置入壺中,快速倒去以喚醒茶葉

5.沖茶浸潤:根據實際情況掌握沖泡時間。

6.分茶:壺中的茶葉現過濾於公道杯中,同時保持茶湯均勻,再分別均勻的分入小杯中。

普洱茶的品茶

茶湯入口,稍停片刻,細細感受茶的醇度;滾動舌頭,使茶湯遊過口腔中的每一個部位,浸潤所有的味蕾(不同部位的味蕾感覺出的茶湯的滋味通常是不相同的),體會普洱茶的潤滑和甘厚;如喉時可領悟普洱茶的順柔和陳韻。

普洱茶沖泡經驗談

注:本文所指普洱茶為熟茶體、非黴變的陳年潽洱

"葉茶高溫、芽茶降溫

想要衝泡出茶葉應有的風味,溫度就應儘量提高。如果是芽茶類(例如嫩沱)高溫很可能產生澀味,所以,衝沸水時,細水高衝,溫度自然能下降一點。其它採開面葉或嫩芽較少的潽洱,請在一般環境之中儘量提高溫度,然後將該有的香醇泡出來。泡出以後就該固定在一定溫度範圍之下衝泡。(注:這是第一泡或第二泡,將香醇逼出來的增溫動作)

"選壺

壺的選用最好是續溫力強的、稍大(比喝烏龍時大約兩三倍),會比較好些。原因是在第一、二衝之後的沖泡,應儘量在泡與泡之間進行,所以茶壺續溫力不佳容易使溫度造成很大差異。所以茶壺選擇壁厚、壺蓋口比例不要太大的。另外一提的,茶壺的出水最好流暢一點,有時置茶量太多,沸水衝入壺中需要馬上倒出,所以出水不夠快的壺會影響執壺者的操控能力。有人說「泥壺」比較好,我也用過一支泥壺,確實不錯,可列為參考範圍。

"壺的表現

前項中既然談到了壺,就順便說說壺的好處。泡潽洱一般使用壺、蓋杯或茶娘(或瓷壺)三種,只有壺不是瓷器。香氣細嫩、韻味柔韌、澀度不高、酸度不高、苦味不重者,建議使用瓷器(例如嫩沱、或稱為雲尖之類的),但是因為續溫力問題,所以與壺沖泡出來的口感有差異。一般的老潽洱,如果用壺泡,通常會減少一些讓人不愉悅的感覺,例如澀、苦、火氣、單寧、酸…等等。如果一支常泡的新壺,大約半年就可以養成了。養成的壺沖泡起來會比較好喝。當然,四、五年以上的潽洱壺(部分物質會減少)與蓋杯(茶葉的東西全部跑出來)的差異更大。這是我的經驗,然而以前聽過是因為茶壺的孔隙問題,欲知詳情,可以問問壺界人士。

"壺內留湯的特效

一般來說,第一泡水倒幹,第二泡壺中的水留一些,大約十分之一(這是在第二泡將香味衝出來的狀況,如果第三泡才能將香味衝出來,就在第三泡才開始在壺中留一點水,不要倒幹)。如果真的夠老的潽洱,不需開蓋,嚴格說應該是不能開蓋;會有些許澀味、酸味等的潽洱,在第二泡倒出並在壺中留點水之後,開蓋大約半分鐘到一分鐘再把蓋子蓋上;比較重的澀味、苦味、酸味等的潽洱,開蓋,壺口沒有蒸汽時,用手指壓壺身,若溫度不會太燙手指可以摸五秒以上,再將壺蓋蓋上。壺中留點水,主要讓沖泡出的東西溶解在水中;溫度要控制,因為這是主要的沖泡。停壺時間就是沖泡(浸泡、浸茶)的時間,所以,這段時間要控制好(如果將溫度設定的比較高就需要戰戰兢兢),茶湯才會顯現出該有的風味。所以,除非置茶量太多、溫度太高,否則不應立即衝下一泡。

"適時出湯

以第二泡衝出香味為例,第三泡衝沸水,隨便就好,除非一定需要很高的溫度。浸泡時間,可以用白瓷湯匙身進壺中看看湯色,顏色差不多就可以倒出,一般在倒出時就可以看出顏色,顏色不夠時,再等一會兒,不過倒出時,壺要稍微搖一搖(濃度可能不均勻)。之後的狀況大約與第三泡相同。

"置茶量

至於置茶量,因茶葉的不同,置茶量也有差異。這得要試泡幾次才會抓到該放多少茶葉。一般的七子餅、茶磚,置茶量約為壺容量的四分之一即可。沱茶,少一點。散茶,很極端的,要自己試試看。如果一兩人喝,置茶量可以更少。這樣想好象有點「無恥」,所以我講一下基本原則:置茶量足夠,風味呈現較為容易,但是一些瑕疵容易泡出,這時就需要很專心的泡;置茶量少些,泡茶時不需放太多的精神,甚至溫度、浸泡時間不要相差太大都可以勉強接受;置茶量不足,風味呈現不易,但是朋友聊天時,最好將置茶量降低一倍左右,聊天聊得忘了倒茶時間也沒關係。

"緊結茶特性

在緊結茶中(沱、餅、磚),沖泡到某一泡後,會整個散開(一般,緊結茶將他抖散容易出現一些該濃稠的不夠濃稠、刺激性的味道反而容易跑出)。如果置茶量多,水一衝,就該倒出了,否則濃度會太高。一般置茶量,浸泡時間也不應太久、泡與泡之間的停頓也不應太久,這主要是為了濃度不讓它太高的處理方式。當然,可以搖一下壺,將水倒出看看濃度如何。緊結茶一散開,溶解速度很快。在控制茶湯濃度上,緊結茶散開必須注意。 "茶湯風味問題

在風味問題,一定要提一下。依上述的說法,風味,好象是控制濃度的問題,事實上,要將那種濃稠的底泡出,需要“浸泡時間”。所以除了溫度要控制得當之外,浸泡時間不能過短。所以,置茶量可以少一些,泡與泡之間的時間長一點(但是壺溫降得太低就沒有用了)。如果泡與泡之間的浸泡時間夠,茶葉量也夠,後一泡衝沸水,只是把壺中溶解出來的東西帶出來而已。

"最後一泡了嗎?

茶葉越陳年、烘焙越重,能沖泡的次數會縮短,但是溶解速度快。所以陳年潽洱通常熬不過七泡(一般泡法),當你一沖茶,等個20~40秒出茶時,濃度如果不夠,註定就是最後一泡了。

"真的是最後一泡了嗎?

您相信前述的最後一泡後,還能再泡出一泡精華茶湯來嗎?在這裡順便談一下陳年潽洱真正的最後一泡茶:當前一泡正常沖泡下的所謂最後一泡茶湯倒出以後,別急著倒掉茶渣,請您再來一泡試試;用沸水粗水低衝,放著,聊天,讓茶湯在壺中降到約略為室溫時再倒出,至少半小時以上。或許能熬出該有的質地,如果濃度控制得當,夏天,就是最後一泡最好喝,我稱它“精華茶湯”。

"再談降溫

年份20以下或15年以下的幹倉熟茶體潽洱,溫度太高不佳。酸味太過的潽洱,細水高衝的降溫會減免酸味,但是如果風味沒了,降溫也失去本來需要的風味。若是生茶體,年份5年以下,沸水倒入茶海,即刻再倒入另一茶海,再倒入茶海,再倒入壺中或蓋杯中(這是三次降溫)。生茶體20~40年,一次降溫。反正原則就是,澀味、單寧、酸要降低,降溫可以得到效果。溫度太低,風味不出。但話說回來了,如果青潽洱用沸水而不用降溫來沖泡,要我喝!懼怕!

"還是談降溫

青潽洱或生茶體,建議用蓋杯泡,因為開口大,降溫快。青潽洱,置茶量,一點點,大約是陳年茶的五分之一。除了溫度要降以外,倒茶時,全乾倒出,倒出後,開蓋,吹一下氣讓溫度降快一點。如果品不到青潽洱該有的氣味,大概就是溫度降得太低。生茶體,也一樣要倒幹,只不過降溫不要降得太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