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奇案:政治鬥爭中無辜地隕落——蔡邕被下獄處死案

歷史奇案:政治鬥爭中無辜地隕落——蔡邕被下獄處死案

蔡邕是東漢末年的名士,在社會上的聲望非常高,被當時的人盛譽為“曠世逸才”。就是這樣一個博才多學的人,卻在東漢末年風雲變幻的政治鬥爭中無辜地隕落了。

蔡邕(133—192),字伯喈,是陳留圉縣(今河南杞縣西南)人。他的六世祖蔡勳,好黃老之術,是漢平帝時的郿縣縣令。那時候,王莽篡奪了漢朝的江山,建立了新朝,他想拜蔡勳隴西郡守的重要官職。但是蔡勳卻面對印綬,仰天長嘆道:“我既然已經在漢朝做官,那麼我就是死也要歸屬於正統的王朝。當年曾子為了保住自己守禮法的清白名聲,就連季孫氏賜的竹蓆子都不肯接受,更何況要我今天去仕官兩朝呢?”於是,蔡勳就帶著全家人逃入了深山,拒絕在新朝任職。蔡邕的其他幾個先人也都有著清正高潔的品行。

蔡邕的為人也像他的先人們一樣沒有讓人失望。據說,蔡邕侍母至孝。他的母親曾經纏綿病榻多年,在母親重病的這些年裡,蔡邕衣不解帶地服侍著母親,甚至有七十多天連續照顧著母親而沒有睡過一個安穩的覺。在母親死了以後,他就在母親的墓旁搭建了一座小木屋,住在那裡為母親守孝。傳說,他的孝行感動了天地,甚至有些小動物都反常地呆在它的小木屋旁不肯離開,神態非常安詳平和。遠近的人聽說了都跑來觀看,覺得十分奇怪。因為這樣,蔡邕受到了鄉里的一致推崇,很多人都慕名前來拜訪他。

蔡邕博學多才,而且精善音律。他不但善於彈琴,還能製作琴,深知琴音。在他逃難到吳地時候,偶然間在山中聽到吳人用桐木燒火做飯時,木頭燃燒爆裂的聲音,就知道是良木,他要求用這塊桐木製琴,琴製成之後,果然發出美妙之音,而琴尾猶有一塊燒焦的痕跡,所以被人們稱為“焦尾琴”。他在家鄉時,時常應鄰人的邀請去飲酒,因此兩家的關係非常好。有一天,他又被鄰居請去,到達了鄰居家門口了,卻聽到鄰居家有一位客人正在屏後彈琴,他仔細一聽,頓時覺得琴音中有陣陣“殺心”,不由得十分奇怪,心裡想著,這家的主人請我來喝酒,怎麼彈的琴聲中又有殺我之心呢?於是,他沒有進門,轉身返回家去。主人這時得知蔡邕已經到了門口卻又離去了,不禁覺得奇怪,連忙追了上去,向蔡邕追問原因。蔡邕說了這個原因,主人也覺得很奇怪。等他們一起回到了鄰居的家中,和那個彈琴的客人一說,那個客人說:“剛才我彈琴時,看見窗外樹上有一隻螳螂正向著一隻鳴蟬爬過去,蟬馬上就要飛走了,螳螂卻還有些猶豫,進了一步又退後一步,我很著急,唯恐螳螂捕不到蟬,這難道就是‘殺心’反映在琴聲上了嗎?”蔡邕聽完莞然而笑說:“這就是了。”

桓帝的時候,當朝掌權的大宦官聽說了蔡邕彈的一手好琴,就稟告了皇帝,招蔡邕到朝廷來。蔡邕迫不得已,只好在當地的地方官看管之下向京城出發,但是走到半路上,他就裝病跑了回來,從此就呆在家中彈琴畫畫,讀史研經,不再與當時的人有什麼交往,過了一段安穩自在的日子。

靈帝建寧三年(公元170年),蔡邕才終於步入仕途,先在司徒橋玄府上幹事,受到了橋玄的禮遇和器重,不久就補任平阿縣的縣令。不久,他又被拜為郎中,負責在東觀整理圖書,進而又被遷為議郎。在他的建議下,平帝命令重新校勘六經,並由蔡邕親自將校勘好的經書用紅筆寫在石碑上,讓工匠們照樣鐫刻後立在太學的門口,供全國學習經書的士子們抄寫之用。這就是著名的“熹平石經”。據說,石碑剛剛立起來的時候,來觀看和摹寫的人非常多,每天來的車輛多達千餘輛,把附近的道路都堵塞了。

後來,蔡邕被朝中的奸臣誣陷,被關進了監獄,開始被判以處斬,後來平帝又念及他以前的功勞,減了一級,改為流放到遠地。當蔡邕終於被赦免還朝的時候,當地五原郡的太守王智慕名為他餞行。當酒興正濃的時候,王智請蔡邕起身歌舞,蔡邕覺得這是個汙辱,就不予理睬。王智是當時掌握朝政大權的宦官王甫的弟弟,一向驕橫慣了。他覺得蔡邕在賓客面前讓他失了臉面,惱羞成怒,罵蔡邕道:“你這流徙敢輕視我!”蔡邕聽了,便拂衣而去。王智從此卻記恨在心中。後來他密告蔡邕心懷怨恨,誹謗朝廷。朝中的宦官因此更加厭惡蔡邕了。蔡邕為了避禍,便亡命到江海之間,遠逃到吳地躲藏了起來,一躲就是十二年。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靈帝死後,董卓當上了司空。他聽說蔡邕名氣很大,就命令招他到京城做官。蔡邕一直推說有病,不肯應徵。董卓大怒,罵說:“我的權力足以能使他滿門抄斬,蔡邕再這樣高傲,那可就離死不遠了。”蔡邕實在沒有辦法,只好應命來到朝廷,被董卓拜為祭酒,很得到董卓的敬重。繼而他又補任侍御史,又轉為侍書御史,遷尚書。在三天之內連升了三次。隨後,他又遷為巴郡太守,復又留在朝中為侍中。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蔡邕被拜為左中郎將,隨獻帝遷都長安,封為高陽鄉侯。蔡邕在董卓身邊的時候,一有機會就向董卓提出一些好的建議,但是董卓為人一向剛愎自用,聽不進別人的勸告。蔡邕曾經對別人嘆息著說:“董公性格剛強,又好掩飾自己的過錯,最終是很難有成就的。我想找機會逃走,可是我每次彈琴都有那麼多人圍觀,擔心走到哪裡也有人認識我。這可怎麼辦好呢?”結果到最後,他也沒能逃出京城。

等到董卓被王允誅殺後,蔡邕偶然和人談起董卓的事,不禁嘆息。不料這件事被已經掌握大權的王允知道了,為此勃然大怒,罵蔡邕是董卓的同黨,把他關進了監獄,要處死他。蔡邕上書承認了自己的錯誤,甚至甘願在臉上刺字或者是砍去雙腿,只求能讓他保留生命以繼續完成漢史的寫作。許多士大夫們也都憐惜蔡邕的才學,不斷有人為他求情。但是王允卻說什麼也不答應。最後,蔡邕就這樣死在了監獄之中,而沒能完成他寫作漢史的心願。

蔡邕的出名,除了他本身就是當時的大名士以外,還因為他培養出了一個有當世罕見之才的女兒——蔡文姬。文姬歸漢的故事一直流傳到了今天,人們在提起蔡文姬這個才女之時,也總是不忘提一提她的父親蔡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