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心似箭只为民勤,只为那一双背影

盼望着盼望着,终于把日历撕到了九月的最后一页。看着那一张张撕去的日历纸,感觉自己的心都开始软化了。因为马上就可以回家了,回民勤,回我们的大民勤。

归心似箭只为民勤,只为那一双背影


每次离家出走求学,总是还没有离开就开始想念。不愿意踏上那辆车,不愿意看见离别的车站难舍难分的场景。当然,也看过了那么多的别离,情侣之间难舍难分的热吻,闺蜜之间的拥抱拉手,还是兄弟间对拳,最让我感动和感染的就是我们与父母之间的离别。恰似朱自清先生《背影》一样。

归心似箭只为民勤,只为那一双背影


那一双日渐佝偻的背影,站在车站的有你的车窗口,笑着看你在上面使劲儿给他们挥手,让他们回去吧。可惜车窗玻璃在此刻显得越发质量好,越发隔音,他们听不见,亦或是听见了,也不愿意离开,不愿意在你乘的车没有开车车站时候离开。这就是我们的父母。然后你坐在车上,别过头故意不看他们,蓦然,你的肩膀被人拍了一下,转头,是你的妈妈,手里拎着一袋子的饮料,肯定是你的最爱,亦或是营养快线,脉动各种各样一袋子。接过,那沉甸甸的袋子,承载的不仅仅是饮料,是他们老两口的心。或许我们会责怪他们,就五个小时,买这么多,提起来麻烦,他们还是挥挥手“拿着,拿着,拿着路上喝”然后下去,继续等在窗户边,等你离开。

归心似箭只为民勤,只为那一双背影


车开动了,他们在车窗下使劲挥着手,然后你出了站,不敢回头看,那里母亲在抹泪,父亲也板着脸,死死地顶着那辆车,直到它不见了。接下来,手机响了,来电显示“妈妈”。

“丫头,下车休息时候记得把手机钱包拿上”

“丫头,我在你书包边插里给你装了几个鸡蛋,还有一百元钱,下车了就打个车去学校吧”

“丫头,到学校就好好学,给我们来个电话”

“嗯,我知道了”然后电话那头就立马挂了,因为现在是漫游,电话费贵。

这或许对我们每个在外求学或工作的我们离家时候最常见的情境了吧。不管你多大,走多远,或者就是民勤到武威的距离,只要你离开家去其它地方,他们的心始终是揪住的,担心你这,担心你那。

归心似箭只为民勤,只为那一双背影


或许所有人都和我一样,小时候,特别舍不得离开家,每周末上学时候都是磨磨唧唧地,在家磨着不走。等到初中,不喜欢回家,回家了老妈太唠叨,老爸又得训我这次考试没有考过邻居家刚子。高中,又期待回家,三周回一次,去了就为了吃上顿老妈的拉条子。上大学时候,一心想着飞到远方,可以自由自在的。可是,当你坐着火车40多个小时一个人去陌生城市的时候,你又后悔了,为什么我要报这么远的地方呢?就这样,我不得不尝自己播种的恶果,中秋节不回家,国庆节不回家,五一也不回家,不是不想回,不是宿舍和遥远的他方有更有趣的事儿吸引着你,而是你即便是一个人在宿舍,也回不去,因为远,火车慢,飞机贵。就这样,你一个人度过了各种各样的节日,一个人在宿舍,空荡荡的,不断给爸爸妈妈打电话,视频,还是剪不断对家的思念。

归心似箭只为民勤,只为那一双背影


后来,我们工作了,结婚了,有了孩子,各种各样的事儿又缠着我们,回不了家,回不了那个养育我们长大的土地。只能靠着回忆,来想念以前的日子,或许这就是失去了,才懂得珍惜吧。

每天看着民勤圈子,看着远方的乡亲们留言,回忆家乡的一切事物,越发的庆幸自己离家不远,200多公里,五六个小时,就可以回到那么叫民勤的地方。可是还是很迫切,在放假还有一周的时候我就开始倒计时,就开始收拾东西,今天在皮箱里塞一双鞋子,明天看见毛栗子,称上三斤带回去,因为妈妈喜欢吃。终于,放假前一天,饭也不愿意吃,越来越挑剔学校的面绵,米硬,我要回家,回家吃爸爸的手擀面,妈妈肯定包好了饺子等着我。

曾经看过那样一个故事,说阿三小时候特别喜欢亲吻爸爸妈妈,后来他工作了,八年了,没有回家。衣锦还乡后,爸爸妈妈很开心,很骄傲,等到阿三再次离家时候,爸爸妈妈拉住阿三,请求儿子再亲他们一次。此时长成大小伙儿的阿三有点难为情,还是亲了那已经不再圆润的脸颊,然后阿三回去就辞职,回到了家乡,当了老板,把爸妈接到了一起生活,一家人再也不分开了。

是啊,我们都和阿三一样,成天在外奔波着,慢慢地不会和家里的爸爸妈妈拥抱,好久没有拉过彼此的手指,像小时候那样了呢!有时候,甚至是子欲养而亲不待!然后我们的一生就在遗憾中度过了。

归心似箭只为民勤,只为那一双背影


仔细一看,今年国庆节恰逢重阳佳节,脑子里闪现着“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中国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三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与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

《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曰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自魏晋重阳气氛日渐浓郁,倍受历代文人墨客吟咏,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1989年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是啊,既然佳节双庆,我为什么不立马踏实地踏上归去的车,回家,回去大民勤呢!

归心似箭只为民勤,只为那一双背影


当然玉婷也不是拉仇恨,我们的确有时候身不由己,徒留一丝羡慕与遗憾了呢。可是信息时代,我们能够做的,就是打电话给家里二老,让他们知道我们记挂着他们。

我小时候特别倔强,和爸爸妈妈也是战争不断,可是越长大,越珍惜,越矫情,每天和他们聊天,视频,依依不舍,不愿意早早挂电话。原来,我终于长大了,终于明白了书里面描写的乡愁,对父母的挂记都是真实的,也慢慢学会了爱他们,回报,感恩他们。

归心似箭只为民勤,只为那一双背影


轻轻点开《儿行千里母担忧》,望着窗外的月亮升起,遥望民勤,等待明早归去!

(情绪化了,感慨,思念,急迫,万千思绪,写的有点乱,可是我真的想回民勤,那里有我爸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