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空心村包圍的空心鎮,究竟能容納多少小鎮青年?

被空心村包圍的空心鎮,究竟能容納多少小鎮青年?

在我很小的時候,縣城離我們村很遠,我對縣城幾乎沒有什麼特別的概念。對當時的我們而言,距家十幾裡遠的鎮子算是很大的一個存在了,每年鎮子上年集是兒時中最為盼望的日子。漸漸長大以後,整個初中時代便是在小鎮度過的,學校周圍的小吃攤館至今如數家珍。小鎮故事多,點點滴滴都藏在了記憶深處。

被空心村包圍的空心鎮,究竟能容納多少小鎮青年?

而近兩年,“小鎮青年”這個詞曾一度成為輿論的焦點,小鎮青年並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大意指生活在大城市和鄉村之間的中小城鎮、年齡在20到40歲之間的年輕人,他們無心在一線城市打拼,在自己的努力或是父母的關係下在老家謀得了一份不錯的工作。

被空心村包圍的空心鎮,究竟能容納多少小鎮青年?

外界對“小鎮青年”的評價並不善意,許多媒體將“小鎮青年”定義為中國社會發展過程中湧現的“特殊人群”。在許多人的嚴重“小鎮青年”也成了遊離於大城市和鄉村之間,無所是從的邊緣人群。

被空心村包圍的空心鎮,究竟能容納多少小鎮青年?

一個人選擇什麼樣的生活方式是其本身的自由,一線大城市並不能承載所有年輕人的夢想,工作幾年後,小鎮青年的生活質量卻也並不比生活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輕人要差。選擇留下來,陪著自己的小鎮慢慢變老是需要極大的勇氣的,並不是所有年輕人真的願意待在自己的老家,單拿我們鎮子來說,一個鎮子,幾乎沒有什麼年輕人了。為數不多的年輕人當中又主要集中於小鎮的公務員,教師和醫生這些群體裡,幾乎都是些“鐵飯碗”行業。

被空心村包圍的空心鎮,究竟能容納多少小鎮青年?

對於有些人而言,只有目之不可及的遠方才能實現自己的熱血和報復,即使前路漫漫無期,荊棘密佈也從不後續。而對於有些人而言,他們對遠方沒什麼興趣,他們的未來就在自己出生長大的地方,不同價值觀下不同的人生態度,沒有什麼對錯之分。

被空心村包圍的空心鎮,究竟能容納多少小鎮青年?

孤單的小鎮已經沒有多少年輕人的影子了,未來,它還能留下多少人?有些人終究留不住,他們的理想在遙遠的地方,只是不管走的多遠,一顆心仍然留在其出生時的地方。

在你眼中,小鎮青年究竟是外界眼中的邊緣人群,還是真正地活出了自我呢?

歡迎在留言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