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甜可口的東北鍋包肉,老外都喜歡的中國名菜,文末有做法~

【引言】鍋色肉,是一道無人不曉的東北名萊,其特點是色澤金黃、外酥裡嫩,酸甜可口,很適合下酒。

酸甜可口的東北鍋包肉,老外都喜歡的中國名菜,文末有做法~

在中國現代飲食史上,鍋包肉讓哈爾濱人感到驕做和自豪,它馳名長城內外,大江南北,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沒有人沒吃過。這種菜餚兼有北方菜系的鹹鮮,還略帶西洋風味的酸甜口,連外國人吃後,都豎起大拇指!

既然這道菜如此美味,那你知道它的由來嗎?

酸甜可口的東北鍋包肉,老外都喜歡的中國名菜,文末有做法~

1907年,鄭興文來到哈爾濱,為了適應外國人的口味,他把原來鹹鮮口味的“焦燒肉塊”改成了酸甜口味的菜餚,這一改使哈爾濱出現首創的菜餚。後請俄國人品嚐,他們連連叫好:“哈拉少,哈拉少!”別說外國人不會讀四聲,就連中國人也不願讀“爆”這個仄聲字,時間一長,就把“爆”字讀成平聲字“包”了。於是,“鍋爆肉”就變成“鍋包肉”了。

酸甜可口的東北鍋包肉,老外都喜歡的中國名菜,文末有做法~

鄭興文在不斷完善這道菜時,又加入了水果,即把蘋果切片,再置入紅酒中浸泡,取出作配料。在調汁時,又加入ー些鮮檸檬汁,使其更為清香,脆爽。於是,鍋包肉在某些外國人的心目中,便成為中國第一美食。

後來,鄭興文將“烹汁”改為“熘汁”,又增加了番茄醬,使之顏色鮮豔。強調二次油炸,一次炸使其裡嫩,撈出能保留水分,不至於硬,再炸使其外焦。1922年,鄭家在道里西十道街南側經營老廚家飯店時,經長子鄭義林建議,將鍋包肉中的水果配料去掉,老廚家是中餐飯店,不宜製作頗像西餐的菜,鄭興文同意其子的觀點。而且還恢復添加薑絲、蔥絲、香菜梗的做法,但保留了甜酸口。由於這份保留,使其成為了中外客人的首選菜。

酸甜可口的東北鍋包肉,老外都喜歡的中國名菜,文末有做法~

評價及推薦理由:

一般菜餚都講究色、香、味、形,此菜又加個“聲”,即咀嚼時,應發出類似吃苞米花時的那種聲音,這是酥脆的標誌。成菜色澤金黃,外酥裡嫩,酸甜可口,很適合下酒,加上吃多不油膩的特點,很適合夏天食用以達到開胃增食慾的目的。

酸甜可口的東北鍋包肉,老外都喜歡的中國名菜,文末有做法~

【所需食材】

裡脊肉8兩,澱粉5兩,蔥絲、薑絲、香菜、胡蘿蔔絲、蒜茸各適量,糖1.6兩,米醋1.6兩,鹽、味精、香油、料酒各適量

【製作過程】

1、將裡脊切成5毫米厚片,掛水澱粉糊。

2、把以上調料調好碗汁備用。

3、將炒鍋放油燒製六成熱,逐片把裡脊放入炒鍋裡炸至金黃色,外焦裡嫩,然後撈出備用。

4、將炒鍋下底油,放入輔料炒均後,放入炸好的裡脊,迅速地放入調味汁炒均即可。

酸甜可口的東北鍋包肉,老外都喜歡的中國名菜,文末有做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