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能做、不能做和要做的事,家裡有老人孩子的要注意了……

三伏天從什麼時候開始

三伏在小暑和立秋之間,是一年之中氣溫最高的時候,一般而言三伏是中原地區最熱的三十至四十天,如果按照陽曆計算三伏一般處於7月中下旬以至8月上旬之間。而2018年三伏便是從7月17日至8月25日,整整40天。因此在這一段時間之中應當要注意防暑降溫,防止高溫帶來疾病。

三伏天能做、不能做和要做的事,家裡有老人孩子的要注意了……

三伏天不要的那些事

夏天狂吃冷飲?吃冷飲過酷暑,是很多人做的事,冰箱塞滿了冰棍,卻不想,一個星期不到就被吃完了,看似愜意的背後,其實,是對身體不負責。瘋狂吃冷飲,會刺激腸胃,造成腹瀉是需要注意的情況。

這個時候,最好的解暑飲品其實是涼白開。要是可以的話,可以煮點綠豆粥,對解暑、去熱也是非常好的。

三伏天能做、不能做和要做的事,家裡有老人孩子的要注意了……

從早到晚都吃瓜?西瓜是不少人夏天解暑的利器,從早到晚,西瓜吃了好幾個,正常的一日三餐都忽略了,還名曰:吃西瓜減肥。卻不想,西瓜雖說能去熱,但是,其屬於寒性水果,對身體危害更大。過多的吃西瓜,會造成體內精氣外洩,還會損傷陰氣。最好在這個時候,實行陰陽雙補,看似炎熱的天氣,也會損耗陽氣,喝一點西洋參茶,能起到氣陰雙補的作用。

三伏天能做、不能做和要做的事,家裡有老人孩子的要注意了……

三伏天吃什麼好

“夏三伏,曬冒油。”三伏天,人體出汗多、消耗大,養生保健一定要注意補充體力,解熱防暑。儘量避免在強烈陽光下特別是午後高溫時段進行戶外活動。如必須進行戶外工作或活動,要注意隨時補充水分,可多喝清涼飲料、淡鹽水、綠豆湯等,同時採取防曬措施。

三伏天能做、不能做和要做的事,家裡有老人孩子的要注意了……

在飲食調理上,建議可多吃苦味食物,如苦菊、芹菜、黃瓜、苦瓜、蘿蔔葉等。這些食物中含有氨基酸、維生素、生物鹼、微量元素等,具有抗菌消炎、解熱去暑、提神醒腦、消除疲勞等多種功能。

三伏天吃什麼:

1、餃子

頭伏吃餃子是傳統習俗,因為每逢伏天,人的胃口就不好,吃不下去東西,而餃子在中國人的傳統習俗里正是開胃解饞的食物。

2、鯉魚

夏季氣候溫熱潮溼,適當喝些鯉魚湯,有助於祛溼開胃、利水消腫。而從營養學角度來說,鯉魚富含優質蛋白、礦物質和維生素,極易被消化吸收,包括兒童、孕婦、老人在內的各類人群都適合吃。

3、黃鱔

民間有“小暑黃鱔賽人參”的說法,最近一段時間鱔魚最為滋補,中醫認為黃鱔性溫味甘,具有補中益氣、補肝脾、除風溼、強筋骨等作用,小暑時節最宜吃黃鱔,可以預防夏季食物不消化引起的腹瀉,還可以保護心血管。

4、河蚌

中醫認為蚌肉有清熱解毒、滋陰明目功效,河蚌富含蛋白質、脂肪、鈣、磷、鐵,維生素A、B1、B2,對人體有保健功效。

三伏天治病嗎

天灸全稱為“三伏天·天灸”,即在是在三伏天時進行天灸治病的方法,是中醫時間醫學、針灸學與中藥外治相結合的一種療法。具體做法是,根據所要預防的疾病,在對應穴位上貼上中藥,以達到灸治效果的。天灸包括“三伏天·天灸”和“三九天·天灸”,但是常見的為“三伏天·天灸”。天灸一般灸三次,之前及之後也可以再進行加強灸,其時間有嚴格規定,即初伏天、中伏天、末伏天。

天灸適應症

凡有呼吸道疾病如支氣管炎、喘息型支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過敏性鼻炎、常年感冒者(包括兒童)慢性腎炎慢性結腸炎、頸肩腰腿痛、過敏者等。對兒童反覆長期咳嗽,反覆呼吸道感染,平常虛弱多病而體質偏寒等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天灸禁忌症

急性發作期、發燒、咽喉發炎、一歲以下幼兒、孕婦、肺結核、嚴重心肺功能不足、短時間內敷貼即會大量起水泡患、皮膚貼外用藥容易過敏者等。

天灸療法的由來

天灸療法最早文字記載見於南北朝,即公元420-589年間,它是不用火,不用艾,系用幾種中草藥研成粉末貼於穴位上,而達到灸治效果的一種方法。明代李時珍於公元1518-1593年編《本草綱目》也介紹了天灸療法可以截瘧。

天灸療法治哮喘的歷史

文字記載是在清朝初期張璐著《張氏醫通》夏日“三伏”中,用白芥子塗法防止哮喘復發,它是古代傳統療法。

中醫認為天人是合一的,在一年中最炎熱、人體陽氣最旺盛的三天(初伏天、中伏天、末伏天),藥物由皮膚滲入穴位經絡直達病處、達到扶正祛邪的效果極佳。於是三九灸歷來是中醫家用於強身健體、治療疑難雜病的好方法。

通過我們以上的介紹之後,那麼大家知道了這個三伏天到底能不能治療疾病了吧,選擇這個三伏天來治療疾病是沒錯的,不過在選擇三伏天治療疾病的時候一定不能重病,比如說普通的身體不適,腰痠腰痛等疼痛疾病都是可以選擇三伏天來治療的。

三伏天能做、不能做和要做的事,家裡有老人孩子的要注意了……

好啦,關於三伏天的最全貼士都在這啦~

關注我,一起腐朽墮落吃喝玩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