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錯過了科技股 這次他對虛擬貨幣看對了嗎?

這個週末,一年一度的伯克希爾·哈撒韋股東大會正在巴菲特的故鄉奧馬哈熱熱鬧鬧、轟轟烈烈地進行。

記者報道稱,本次大會“盛況空前”,可以用“瘋狂”來形容。

據統計,今年全部參加巴菲特股東大會的人數是4-5萬人,而其中,中國人則估計超過1萬人,可見中國人佔比之高。


沃倫·巴菲特因其在股市上的成功投資被稱為“股神”,備受世界各地金融人士的追捧。

巴菲特錯過了科技股 這次他對虛擬貨幣看對了嗎?

1965-2017年,伯克希爾的複合年增長率為19.1%,明顯超過標普500指數的9.9%;而1964-2017年伯克希爾的整體增長率是令人吃驚的1088029%,而同期標普500指數增長率為15508%。(數據來源:智通財經網)

依靠股票的投資成為世界首富,巴菲特當之無愧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投資家”。

然而,“股神”畢竟不是神,還是一個人。

人,都會犯錯。

巴菲特錯過了科技股的盛宴,可謂其投資生涯最大的遺憾。

近來,他對互聯網上日益盛行的加密貨幣頻頻抨擊,再次引發了一場論戰。

巴菲特、芒格齊唱衰加密貨幣

巴菲特在今年的股東大會上一如既往地表示其對加密貨幣的“嫌棄”,他說:

“很多人希望通過買賣加密貨幣致富,特別是看到自己的鄰居已經通過這個機會致富了,就會去投機,我覺得結果不會太美好。”

“(對於加密貨幣)其實是依賴別人用更高的價錢來接盤,因為他們覺得他們還會賣給下一個人,以拿到更多錢。很多時候大家都在嘗試這種情況,而最後的結局都不是很美好。”

巴菲特認為,買莊稼、買農場,你總會知道你的付出在之後會有收穫,所以你的總結是可以通過資產在一段時間的產出而做,這才是一種投資

“但如果你買了一個東西,希望第二天早上它的價格就越來越高。有很多人開始投入進來,也有很多人走開,這種情況我們並不看好,結果通常會很糟。”

稍早幾日,巴菲特在接受採訪之中還表示,加密貨幣投資僅僅是一種投機“遊戲”和“賭博”,並且沒有人確切知道比特幣是什麼。

而沃倫·巴菲特的黃金搭檔芒格則表示,他甚至比巴菲特還討厭加密貨幣。他稱:

“對我來說,這簡直就是一種頭腦混亂的反應,很多加密貨幣的交易者簡直太噁心了,好像一些人在交易完全沒有意義的東西,別人會覺得也不能落於其後,也要加入其中,這是什麼邏輯?”

然而,兩位投資大佬的觀點,立即在網上引發了集體反駁:

  • 網友A:巴菲特老了,跟不上時代了。要在中國炒股,他不可能成為股神!

  • 網友B:你用股票到上市公司手裡兌換一毛錢物資出來給我看看?還不是要靠下一個人接手?除了石油和糧食,什麼東西是必不可少的?

  • 網友C:明顯是有目的性的發言,世界萬物都是人賦予它的價值,否則分文不值。世界經濟下挫,啟動核印鈔機,只能找些稀缺替代規避風險。

  • 網友D:看到他說“禁止交易”四個字就知道,他連比特幣是什麼都還沒搞清楚。

  • 網友E:比特幣七八年了依然堅挺,哪個泡沫能堅持七八年?

錯失科技股 巴菲特光環漸暗

除此之外,還有網友指責巴菲特對於加密貨幣的評價,

“聽起來很像他當時說,絕對不會持有谷歌和亞馬遜股票一樣”。

一語直戳巴老心中最深的傷痛。

巴菲特不碰科技股,並曾公開聲稱,科技股並非自己“能力圈”之類的投資。互聯網的高速列車,巴菲特可謂是華麗麗地錯過。

進入21世紀,互聯網風潮席捲全球。如今,互聯網已滲透進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亞馬遜和谷歌等從車庫裡成長為一個個世界巨頭。

互聯網的成長性,我們看看股價就知道了。

谷歌自從上市以來,股價氣勢如虹,收益率完爆巴菲特歷史業績。

巴菲特錯過了科技股 這次他對虛擬貨幣看對了嗎?

谷歌2004年以來的股價走勢(未復權)

而亞馬遜的上漲,則更加兇猛。

在1997年的5月16日,亞馬遜正式在納斯達克掛牌交易,當時的股價是18美元,而在經歷了3次拆股之後,亞馬遜上市之初18美元的股價,摺合後僅為1.97美元。而現在1580.95美元的股價,是1.97美元的800倍。

巴菲特錯過了科技股 這次他對虛擬貨幣看對了嗎?

亞馬遜2000年以來的股價走勢(未復權)

所以,巴菲特直言:“我在谷歌和亞馬遜上做了錯誤決定。我們曾經考慮投資。我犯了一個錯誤,就是沒有做出決定。”

如果以2000年為界,在此之前巴菲特的管理業績基本都在標普500之上,而此後則多跑輸了。

巴菲特錯過了科技股,光環也因而暗淡。

那麼,問題來了。

巴菲特看不懂科技股,這次看懂加密貨幣了嗎?

巴菲特曾說過,“如果只能選擇一個指標來衡量公司經營業績的話,那就選淨資產收益率吧”;“我選擇的公司,都是淨資產收益率超過20%的公司。”

而像互聯網這樣的輕資產行業,很難滿足其投資的選擇標準。放在我們大A股,格力電器、貴州茅臺這樣的白馬股標,比較符合其投資標準,而廣大的創業板基本難入其法眼。

研究表明,巴菲特的投資很成功是源自三個方面:

  • 第一,巴菲特喜歡挑選週期性低(和大市關聯度低)、便宜(市盈率或市淨率低)、質量高(賺錢、穩定、有增長並分紅;有長期的競爭優勢;有很寬很深的護城河)的股票;

  • 第二,巴菲特能夠在逆市時堅持其投資理念,並且長期持有

  • 第三,巴菲特通過保險浮存金發行債券來放大槓桿。

所以,巴菲特投資的理念更加適合成熟的、長線的投資。而對於新興的、相對短期的投資,則不那麼完全適應。

在科技股上面,“股神”錯過一回。

在加密貨幣上,“股神”又錯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