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再控蘋果!竊取機密技術洩漏給英特爾,才有今天的iPhone XS

美國芯片商高通再度上訴控告蘋果,認為他們偷竊自己的芯片商業機密,並分享給英特爾,讓他們打造更好的通訊芯片。

根據高通的說法,當他們與蘋果合作時,簽署合作保密協議,分享了自己的原始代碼軟件與開發工具給蘋果的工程師,然而,當蘋果與高通停止合作後,竟然把這些原始代碼與工具分享給新夥伴英特爾,幫助他們克服通訊芯片的開發問題,才有現在的新款iPhone。

高通已經在加州聖地亞哥的高等法院送出控訴,上訴書中雖然沒有直接證明蘋果偷竊高通技術的證據,但卻有蘋果與英特爾工程師之間的電子郵件聯絡記錄、蘋果原始代碼開發歷史,以及搭載英特爾芯片iPhone的開發代碼。

高通再控蘋果!竊取機密技術洩漏給英特爾,才有今天的iPhone XS

這個最新控告,將在蘋果與高通兩大廠的法律鬥爭上,再加上一筆。

蘋果與高通,夥伴變敵人

蘋果和高通本來是最佳合作伙伴,通過高通旗下的通訊技術與高規格通訊芯片,蘋果得以推出旗艦手機iPhone。

兩者關係的破裂源於2017年1月,蘋果提出訴訟,控告高通對自家的通訊芯片收費太高,違反公平授權原則,要求高通賠償蘋果10億美元;隨後,高通回頭控訴蘋果侵犯自己的通訊芯片專利,要求禁止iPhone販售。

當與高通關係不再和諧後,蘋果開始尋求高通的直接競爭者——英特爾——來幫忙打造iPhone的通訊芯片。

高通再控蘋果!竊取機密技術洩漏給英特爾,才有今天的iPhone XS

消息爆出後,蘋果或是英特爾都沒有進一步給予解釋。

高通的企業法律顧問Donald Rosenberg在接受美媒CNBC的採訪時表示,“非法使用高通有價值的商業機密,並試著幫助商場競爭者追上技術,已經無法挽救地傷害了我們,這個狀況不應該繼續下去。”

蘋果與高通的情感糾葛

大概從2011年起,有四五年的時間了,高通和蘋果處在“蜜月期”。

儘管蘋果能夠自己生產A系列處理器,但還是選擇使用外部供應商的基帶芯片。一直到2015年左右,高通都是蘋果基帶芯片的獨家供應商,蘋果則繳納相應的專利費用。

那麼,蘋果繳納的專利稅費有多高呢?

2017年7月20日,高通發佈了失去蘋果專利稅後的第一份財報。根據三季報,高通在2017年三季度總營收53.7億美元,同比下跌了11%,運營利潤跌51%,淨利潤跌幅達40%。

由於當時高通是主流市場上唯一的基帶芯片提供商,蘋果必須“忍受剝削”,按比例繳納專利費用,行業內俗稱“高通稅”。蘋果方面認為,iPhone手機利潤的不斷增加,來自於攝像頭、設計等多方面的創新提高。這部分提高與高通公司並無關係,但蘋果公司卻不得不按固定比例與高通分享iPhone的利潤。

高通再控蘋果!竊取機密技術洩漏給英特爾,才有今天的iPhone XS

2015年起,蘋果與高通在全球範圍內發起訴訟戰,相互都有訴訟對方侵權的案例。同時,由於高通在行業內的壟斷地位,歐盟、韓國、中國等都對高通公司發起了反壟斷調查。

2017年1月,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控告高通使用不合理的排他性條款,阻止客戶轉投其他供應商。FTC指控,

“自2011年到2016年期間,阻止Apple使用高通競爭對手所供應的基帶處理器。高通透過不合理排他性授權條款,要求OEM為使用競爭對手組件的手機另行支付單獨的專利授權。”

2016年7月,韓國公平交易委員會決定對高通罰款一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59億元),這也創下了韓國公平交易委員會有史以來最高的罰單紀錄。

2015年2月,高通表示因為違反中國的反壟斷法,將接受支付9.75億美元(約合60.88億元人民幣)的罰款。作為協議的一部分,高通還將以遠低於它在其他市場要價的折扣價格,為中國智能手機制造商提供技術使用許可。

此外,蘋果對高通的訴訟也得到了三星和英特爾的支持。自2016年推出 iPhone 7起,蘋果開始同時使用英特爾和高通的芯片。雖然測試顯示英特爾芯片的性能要略遜一籌,但在iPhone 8和iPhone X機器中,英特爾芯片已經縮小了和高通的性能差距。

如今,蘋果公司有可能徹底“拋棄”高通,一顆芯片也不購買了。這對高通的未來衝擊有多大,有待觀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