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 陽 城

信陽城

1

信陽境內的第一座古城是城陽城,即今天的城陽城遺址。城陽城是楚國滅息後在淮河北岸所築的軍事重鎮,主要為駐軍之用,並不同於一般的城邑。秦一統後,置城陽縣,縣治城陽城。項羽是繼白起後另一位暴戾屠城和坑殺俘虜的屠夫,曾對城陽城進行毀滅性的屠殺。漢代立國後不再置城陽縣,改置安昌縣,治所在平昌關。

平昌關是信陽境內第二座古城,原名謝邑,是楚平王復申國(東申國)之後,為申國都城。有人認為信陽境內的謝邑早於城陽城,是不對的。城陽城附近的太子城卻是真實存在。

眾所周知,周幽王時申侯聯合繒國、犬戎進攻周王朝,周幽王死後,申侯等人立廢太子宜臼為周平王,遷都雒邑,史稱東周。世人對申國、繒國知之甚少,那麼,申國、繒國的地盤究竟在哪裡呢?申國有西申、南申、東申之分,繒國也稱曾國,且有兩個封地。

自舜帝始徵三苗,夏朝不繼,商、周兩王朝一直不間斷對東夷、淮夷、三苗用兵。商朝武丁時期,國力達到鼎盛,武丁妻子婦好,是中國首位女將軍。武丁二十年(前1305),又一次大規模南討,征服了漢水東南的曾國等方國。史載:“達彼殷武,奮伐荊楚,深入其阻,裒荊之旅,有截其所,湯孫之緒。”“虎方”在江南鄱、贛一帶,是當時銅、錫原料的主要產地,在商代、周代屢遭中原勢力的征伐。殷商期間,繒國為商人護送南銅北運,遍及江漢流域。

西周“安州六器”“靜方鼎”記載了周昭王南征時期的事情,確定了曾的地望在漢水之東、大洪山東北,與桐柏山西南之中間一帶。最近出土的隨州葉家山商末周初古墓群,又出土了“曾侯諫”的銅器(前947年左右),再次證明曾國與鄂國相鄰。這些說明曾國來源不可能是姬姓,殷商時的曾國應是禹之姒姓繒氏。周初伐虎方的路線圖:經過的地名依次為唐(今湖北隨州西北)、厲(今湖北隨州北)、漢水以東曾國、鄂(今湖北安居)、夔(今湖北秭歸)、虎方。虎方在長江以南、南嶺以北、鄱陽湖—贛江流域以西、洞庭湖—湘江流域以東的古三苗聚居地區。公元前1110年周成王曾伐虎方,並在繒國設置行帳。周康王十六年(前1063)封繒宮北(繒國第28任國君)為伯爵,繼封地於揣河,向南擴建曾邑,故古稱曾邑為“蒸野(故曾、蒸同音亦通義,曾者蒸也)”。“蒸野”即今新野,位於白河下游,揣河。周康王命召公、畢公征伐鬼方,繒國隨從,有《曾伯宮父鬲》等為證。

其後楚國興起,周康王之子周昭王三次伐楚(十六年、十九年、五十一年),後死於漢水。西周“安州六器”“中方鼎”分別記載:“(周昭)王令中先省南國,串(貫)行,幾廣在曾”“唯王令南宮伐反虎方之年,王令中先省南國,貫行、藝王居。”“中甗”銘文又云:“(中)在曾,史兒至,以王令曰:餘令女(汝)史(使)小大邦。”周昭王、穆王不斷向淮夷、于越、荊楚用兵,一是為鞏固對南方疆域的控制,二是為奪取戰略物資——銅。為保護南征通道,把一些姬姓兄弟叔侄從山西、陝西移封到淮水上游和漢水中游地帶,先後建立起隨、繒、唐、蔡、應、息等數十封國,組成一個龐大的姬姓封國集團,史稱“漢陽諸姬”。周昭王伐楚時,曾伯憲、曾侯諫(曾伯憲之子)先後率軍隊陪同,共同伐楚。可見,昭王伐楚時,曾國為前沿大本營,故加封曾伯呈(諡諫)為曾侯。曾侯諫之後70年至周厲王時,鄂國(今河南南陽至湖北安居隕水一帶)被周消滅,曾國迅速擴展至漢水以北及南陽盆地隨州的漂水流域一帶,成為替代鄂國的漢水以東第一大國。曾國與信陽境內的黃國結為婚姻國,黃國的女子嫁到曾國,並作媵器。1972年隨縣熊家老灣出土的曾國器群中有一件鼎銘作“黃季作季嬴寶鼎,其萬年子孫永寶用享”,是嫁到曾國來的黃國女子的器物。周厲王在位期間,既要防禦西北方面遊牧部戎狄、獫狁,又要聯合繒國不斷南征荊楚,並討伐反叛周王朝的噩國與平定淮夷。前870年滅了南陽噩侯國,周厲王九年秋又到羅山,趕走羅山楚羋姓分支羅氏。繒國第33任國君繒伯崎生於前897年周厲王時代,居鄭,十八歲隨叔叔入宮,二十二歲為厲王司徒,生四子二女,遷徙邑於弋(西)陽。楚十一任王羋熊延時,周厲王為保護南方的安全,將繒國遷到弋陽(信陽境內羅山、光山)。這時始封於方城繒關的原姒姓曾國故地,因襲故國之名,而未加邑旁(稱繒關),仍為曾國,爵位為伯爵,與姬姓親族如霍、應、蓼等國成犄角之勢,以拱衛成周的南門。

周宣王時繼續平定南方,遏制荊楚。《詩經·崧高》《竹書紀年·卷下》和《東周列國志》等記載:周宣王七年(前821)頒賜詔令其舅父申侯於南陽建立申國,都城謝邑設在序山(獨山)之下,其封地廣到信陽境內。申國與繒國相鄰,為當時周王朝南方依靠。

宣王十八年(前810)方叔和繒侯率車兵三千討伐荊蠻(即楚國)獲勝。前807年,周宣王命方叔和繒師再次征伐荊蠻。周宣王三十九年(前789)伐申戎,周宣王特意搬來了曾征伐過荊蠻的繒大夫軍隊“南國之師”,卻在千畝之戰中敗於姜氏之戎,南國之師全軍覆沒。千畝之戰中的申戎(姜氏之戎)並不是申國軍隊,而是西申國南遷後仍留在山西平陽一帶的姜氏之戎。西申乃四嶽之後,賜姜姓,居山西陝西一帶,以閃電(申)為圖騰,史稱西申。姜氏之戎是周王朝西陲最強大的西戎,其中一支世代與周王朝、秦國通婚,稱申侯或申伯。申侯南遷,姜侯之邑被留下來的姜氏之戎佔領,史載“戎人滅姜侯之邑”,故周宣王對西方姜氏之戎用兵,想奪回其母舅的封地,卻吃了敗仗。

周宣王為加強與南申國的關係,為太子娶申侯之女,也就是周幽王時的申後。周幽王寵褒姒,廢申後及太子宜臼,立褒姒之子伯服為太子。宜臼逃到申國,申侯在信陽境內為其營造太子城,並聯合繒國與犬戎攻殺幽王。申國南遷後,仍與犬戎保持千絲萬縷的聯繫,但內部卻出現了分裂,一些申戎不願南遷,仍留在山西、陝西一帶。曾國因為不是姬姓封國,故與申國一拍即合。周平王即位後,封繒侯欽為太保,將今信陽境內的溮河區、平橋區一帶加封給申國。

西周時期,江漢地區有楚、鄧、申、呂、謝、酈、蓼、繒(曾)、鄀、許、江、劉、胡、隨、厲、等封國,其中居南陽盆地的有申、鄧、呂、謝、酈、蓼、曾、鄀、許等諸侯國。另外,淮河流域信陽境內有申、息、弦、黃、蔣、蓼、番、賴、江等諸侯國。春秋時期這些諸侯國皆為楚國所滅。

楚人以鬻熊為始祖。殷商帝乙年間,羋蚤背棄商紂王,投奔周文王,西遷至丹水與淅水之間。周成王時周公攝政,因恐懼流言曾避禍於楚,熊繹(楚第四任酋長)敬之如上賓,周公大感其德,回朝後述說此事,感動了周成王。周成王二十四年(前1092)與諸侯會盟,召熊繹參加,熊繹置茅蕝,設望表,與鮮卑人共同守燎(沒能參加宴會)。周成王以子男之田封熊繹於楚蠻,立都丹陽,為子爵國。熊渠時興兵伐庸、楊粵,至於鄂。熊渠立其長子康為句亶王,中子紅為鄂王,少子執疵為越章王,皆在江上楚蠻之地。周厲王時,熊渠畏周伐楚,去其王號。周宣王二十九至三十六年間,楚君熊咢自稱為“公”,作楚公逆(咢)鎛,銘文有“唯八月甲申,楚公逆自作……”等語。楚國真正強大自熊通開始,在東周時代之初。之前西周王朝一直討伐荊楚,楚國被打壓了三百年。周桓王十六年(前704),熊通在即位第三十六年,自立為“王”。從自稱公國到自稱為王國,楚君一步步與諸侯比肩,直到與周王朝看齊。楚武王四十一年(前700),另建郢都。楚武王三十八年,滅權國後,始置縣,設縣尹,尊稱縣公。楚武王在位五十一年,南征北戰,多次侵凌江漢小國,大大削弱了各國實力。

公元前688年,楚文王繼位的第二年,將楚國的都城由丹陽遷到郢都,也就是今天湖北省江陵縣的紀南城。公元前688年,楚文王假鄧伐申,滅掉申國後,於前687年回師途中滅掉了母舅之國鄧國。楚置申縣,彭宇為第一任申縣縣尹,時信陽為楚冥厄地。前684年楚伐蔡。前682年楚滅息國,置息縣,彭仲爽為首任息縣縣尹。

《說文》:“縣,懸也。”義指懸於國門之外的軍事據點。滅息後,另築軍事重鎮城陽城,駐申息之師。

有人認為信陽境內的謝邑為楚武公伐南申國時,南申國東遷所築,這種說法不可信。楚武公即位之初討伐申國、呂國,周平王曾加派軍隊給申國、呂軍增強防禦,作為周平王的母舅之國,怎麼可能逃跑?楚武公伐申之後,占卜為太子貲(後為楚文王)選師,以申為太子之師,申國得到一段安寧時期。申為楚太子師的做法可能是楚武王的緩兵之計,此後楚國的目標轉移到隨國。楚武公稱王之前,國力並不很強大,至擁有左、中、右三軍後,始稱王。而畢楚武王一生,征戰五十一年,只滅掉權、羅二國(很難確定羅是否一個國家),申國沒有必要東遷。況縣申國的南方是鄧國、隨國,楚文王若非“假鄧伐申”,也很難滅掉申國。楚文王滅掉申國後四年即伐蔡,之後六年滅掉息國,這短短的幾年間,申國遺民不可能在信陽境內建築謝邑。

2

西漢時仍置安昌縣,縣治平昌關。東漢時安昌縣併入朗陵縣(今確山縣),另置平春侯國、平春縣,縣治遊河鄉。今遊河鄉遊河村喻灣組有故城遺址,但是否是東漢平春縣治尚在考古之中。

三國時期,魏文帝時置義陽郡、義陽縣。義陽郡治所在今平橋區平昌關,轄朗陵縣、義陽縣;旋省去。義陽縣原為南陽郡平氏縣義陽鄉,升級為縣,治所在今平橋區平昌關,郡縣同治。或說時義陽縣治在仁順城,即今信陽市市區,不太可信。

晉惠帝時,移義陽郡治於仁順城,轄義陽、平氏、厥西三縣,隸屬荊州。義陽郡、縣同治一城。東晉時因為戰亂,豫州治所遷至西陽縣(今光山縣境內),義陽郡治所亦遷往西陽,州郡同治。

南北朝初期,信陽城為南朝司州治所,北魏稱為郢州。北周完全佔領今信陽地區後,與南朝陳以江淮分水嶺為界,並將郢州改名申州。南朝宋司州下轄義陽郡,南朝齊將義陽郡分為北義陽郡和南義陽郡。南朝梁武帝蕭衍即位前曾駐軍賢山,率軍救南齊司州,今賢山有“梁王壘”遺址。相傳賢山寺內的古銀杏樹為蕭衍手植,佛教徒言稱是賢山寺創始人在松和尚手植。

隋大業二年(606),改申州為義州。隋煬帝廢州設郡縣制,定名義陽郡,統五縣:義陽、鐘山、羅山、禮山、淮源。義陽郡、縣同治一城。

唐朝不再設郡,義陽郡復改名申州,治所不變(今信陽市區),轄義陽、鐘山、羅山3縣。五代時同。

北宋開寶九年(975),改義陽郡為義陽軍,屬西北道。976年,因避宋太宗匡義名諱,改義陽軍為信陽軍,轄義陽縣、羅山縣;改義陽縣為信陽縣。信陽之名始於此。

大元至元十四年(1277)改信陽軍稱信陽府,十五年改為信陽州,均領信陽、羅山兩縣,屬汝寧府;二十年徙州治於羅山。

明朝時信陽州轄羅山、確山2縣,信陽縣省入信陽州,治信陽城。清朝時不變。今存信陽城古城牆乃明洪武年間所築;1955年春被全部拆毀,當時組織12萬人參加拆城牆的義務勞動,歷時月餘。

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