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宮殿排行:北京故宮倒數第二,最大的並非咸陽宮

15.臨安宮城

朝代:南宋

位置:浙江省杭州市

面積:0.5平方千米

中國宮殿排行:北京故宮倒數第二,最大的並非咸陽宮

南宋建都於臨安,即今杭州。臨安的宮城最初較為簡易,認為汴京之制侈而不可為訓。日久,南宋南王日漸耽於歌舞昇平的生活,遂不斷修葺、增建宮室。臨安皇城的東西直角距離最長處約800米,南北直線距離最長處約600米,呈不規則長方形,面積近50萬平方米,而北京故宮面積約72萬平方米。

14.紫禁城

朝代:明、清

位置:北京市

面積:0.72平方千米

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為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之精華。北京故宮以三大殿為中心,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餘間。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北京故宮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

中國宮殿排行:北京故宮倒數第二,最大的並非咸陽宮

13.洛陽宮城

朝代:北魏

位置:河南省洛陽市

面積:0.92平方公里

東漢時期,城內主要宮殿為南宮和北宮。曹魏、西晉變化不大。北魏時建立了單獨的宮城。北魏的宮城位於城內北中部,南北長1398米,東西寬660米,約92萬平方米,佔全城總面積十分之一左右,是最重要的中心建築區。

12.開封宮城

朝代:北宋

位置:河南省開封市

面積:1.1平方公里

中國宮殿排行:北京故宮倒數第二,最大的並非咸陽宮

北宋皇宮面積現在不明確,史書記載兩種,一是週迴5裡,另一記載為周圍9裡13步(徽宗期間)包括延福宮,北宋開封皇宮新考為東西寬1050米,南北長1090米(不包括延福宮),即面積為1144500平方米,即紫禁城的1.5倍。汴梁作為帝王皇宮所在地,是從五代的梁開始的,唐、晉繼之。

北宋的皇宮是仿照洛陽宮殿(紫微城)的模式,在五代舊宮的基礎上建造的。

11.興慶宮

朝代:唐

位置:陝西省西安市

面積:1.3平方公里

中國宮殿排行:北京故宮倒數第二,最大的並非咸陽宮

興慶宮是唐長安城三大宮殿群(太極宮、大明宮、興慶宮)之一,初為唐玄宗藩王時期的府邸,唐玄宗登基後進行大規模擴建。但由於即位之初,唐玄宗標榜節儉,所以雖經過擴建,但與其他兩宮相比規模並不是很大。擴建完成後,興慶宮東西長1080米,南北1250米,總佔地達130多萬平方千米。

天寶十五年(755年)安史之亂後,興慶宮失去了政治活動中心的地位,成為太上皇或太后閒居之所。唐末長安城被毀,興慶宮便從此被廢棄。

10.北宮

朝代:東漢

位置:河南省洛陽市

面積:1.8平方公里

中國宮殿排行:北京故宮倒數第二,最大的並非咸陽宮

東漢時期,城內主要宮殿為南宮和北宮。曹魏、西晉變化不大。北宮的範圍應為南北長約1.5千米,東西寬約1.2千米,面積約1.8平方千米,大於南宮。

由於北宮佔據有利地形,又宏偉壯觀,並接近太倉、武庫和濯龍園,終於成為東漢一代主要的政治中心。

9.大明宮

朝代:唐

位置:陝西省西安市

面積:3.2平方千米

大明宮,位於唐京師長安城北側的龍首原,是大唐帝國的大朝正殿,是唐帝國的政治中心和國家象徵。大明宮興建於唐太宗貞觀8年,自唐高宗起,先後有17位唐朝皇帝在此處理朝政,歷時兩百餘年。

中國宮殿排行:北京故宮倒數第二,最大的並非咸陽宮

大明宮是當時全世界最輝煌壯麗、規模最大的宮殿群,其建築風格影響當時唐帝國周邊多個國家。大明宮佔地3.2平方千米,是明清北京故宮的4.5倍,被譽為“千宮之宮”、“絲綢之路的東方聖殿”。但遺憾的是在唐昭宗乾寧三年,大明宮毀於唐末的戰亂。

8.咸陽宮

朝代:秦

位置:陝西省咸陽市(西安市西也佔一部分)

面積:3.72平方千米(主殿區)

秦朝在關中地區修建了300多個離宮別館,這些離宮別館之間用各種複道、甬道、閣道等連接起來,如果將這些宮殿都歸為廣義上的咸陽宮,其總面積可能相當於漢長安城的近百倍、故宮的2000多倍。

中國宮殿排行:北京故宮倒數第二,最大的並非咸陽宮

但是一般來講,離宮並不應計入宮城,而是算入都城的一部分。所以,狹義上的咸陽宮,即咸陽宮城(歷代皇宮一般都指宮城,咸陽宮也不應例外),主殿區面積3.72平方公里,是公元前350年秦孝公在咸陽城內營築冀闕,歷代秦王又增建的眾多宮殿,包括秦始皇統一天下的過程中,吸收關東六國的宮殿建築模式,在咸陽塬上寫放的六國宮室。

7.紫微城

朝代:隋、唐、五代、北宋

位置:河南省洛陽市

面積:4.2平方千米

中國宮殿排行:北京故宮倒數第二,最大的並非咸陽宮

紫微城,又稱紫微宮,唐太宗時號洛陽宮,武則天時稱太初宮。它是隋唐洛陽城宮城,隋、唐、武周帝國的大朝正殿、政治中心和國家象徵, 位於隋唐洛陽城西北側,始建於隋煬帝大業元年(公元605年),次年竣工,自隋煬帝起,隋唐五代北宋的最高統治者先後於此處理朝政,歷時長達530餘年。

中國宮殿排行:北京故宮倒數第二,最大的並非咸陽宮

紫微城在中國古代宮城發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平面佈局、建築形制甚至影響到亞洲各國。紫微城總面積約4.2平方公里,是明清北京紫禁城的6倍。

紫微宮是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的皇宮,也是中國使用朝代最多的皇宮。歷經了隋朝、唐朝、後梁、後唐、後晉、北宋六朝,鼎盛時期是在隋唐兩朝,它宮闕壯麗、規整大氣,為後世王朝皇宮所效仿。

6.太極宮

朝代:隋、唐

位置:陝西省西安市

面積:4.3平方千米

中國宮殿排行:北京故宮倒數第二,最大的並非咸陽宮

太極宮,是隋、唐兩代的皇宮。位於長安城中軸線北部,始建於隋文帝開皇二年(582年),隋稱大興宮,唐睿宗景雲元年(710年)改稱太極宮。因其為唐帝國的正宮,故又稱“京大內”,唐高宗時期修大明宮後改稱太極宮為“西內”。太極宮之南為皇城,北倚長安北牆,北牆外為西內苑,內苑之北為禁苑(隋大興苑),東西兩側分別是太子所居住的東宮與掖庭宮。

5.未央宮

朝代:西漢

位置:陝西省西安市

面積:5平方千米

未央宮是西漢帝國的大朝正殿,建於漢高祖七年(前200年),由劉邦重臣蕭何監造,在秦章臺的基礎上修建而成 ,位於漢長安城地勢最高的西南角龍首原上,因在長安城安門大街之西,又稱西宮。

自未央宮建成之後,西漢皇帝都居住在這裡,成為漢帝國200餘年間的政令中心,所以在後世人的詩詞中,未央宮已經成為漢宮的代名詞。西漢以後,未央宮仍是多個朝代的理政之地,隋唐時也被劃為禁苑的一部分,存世1041年,是中國歷史上使用朝代最多、存在時間最長的皇宮。

未央宮是中國古代規模最大的宮殿建築群之一,總面積有北京紫禁城的六倍之大,亭臺樓榭,山水滄池,佈列其中,其建築形制深刻影響了後世宮城建築,奠定了中國兩千餘年宮城建築的基本格局。

中國宮殿排行:北京故宮倒數第二,最大的並非咸陽宮

4.建章宮

朝代:西漢

位置:陝西省西安市

面積:5平方千米(比未央宮稍大)

建章宮建於漢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為顯示大漢的國威和強盛,其“度比未央”,比未央宮還大,有“千門萬戶”之稱。武帝為了往來方便,跨城築有飛閣輦道,可從未央宮直至建章宮。《三輔黃圖》載:“週二十餘里,千門萬戶,在未央宮西、長安城外。”建章宮最終毀於漢末王莽戰火之中。

3.長樂宮

朝代:西漢

位置:陝西省西安市

面積:6平方千米

中國宮殿排行:北京故宮倒數第二,最大的並非咸陽宮

長樂宮,是在秦離宮興樂宮基礎上改建而成的西漢第一座正規宮殿,位於西漢長安城內東南隅,始建於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漢高祖劉邦在位時居於此宮、漢高祖之後為太后居所,惠帝以後的漢帝居未央宮。

長樂宮意為“長久快樂”,屬於西漢皇家宮殿群,與未央宮、建章宮同為漢代三宮。因其位於未央宮東,又稱東宮。長樂宮總面積約6平方公里,相當於約8個故宮大小。

2.上陽宮

朝代:唐

位置:河南省洛陽市

面積:8平方千米

中國宮殿排行:北京故宮倒數第二,最大的並非咸陽宮

上陽宮是唐代大型宮殿建築群,南臨洛水,北連禁苑,地處洛陽皇城西南、神都苑之東。

上陽宮是唐高宗李治在位遷都洛陽修建的,總面積約8平方公里。 上元年間,唐高宗在此處理朝政。705年,武則天被唐中宗逼迫退位,之後就一直居住在上陽宮。 唐玄宗時,經常在上陽宮處理朝政和舉行宴會。安史之亂時,上陽宮被嚴重破壞。此後上陽宮逐漸荒廢,唐德宗時廢棄。

上陽宮分為東西兩宮,共有六大組團,各大組團皆在1平方公里以上,依據地形地勢分佈,自然環境十分優越,氣勢雄偉。韋弘機建成後,因其規模過大且太過華麗,慘遭彈劾免職。

1.阿房宮

朝代:秦

位置:陝西省西安市

面積:15平方公里

阿房宮始建於秦始皇35年(公元前212年),與萬里長城、秦始皇陵、秦直道並稱為“秦始皇四大工程”,它們是中國首次大一統的標誌性建築。199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實地考察,確認秦阿房宮遺址建築規模和保存完整程度在世界古建築中名列第一,屬世界奇蹟和著名遺址之一,被譽為“天下第一宮”。

阿房宮不僅是中國歷史上最輝煌壯麗的宮殿群,同時也記載著中國從分散走向統一的歷史,承載著中華文明輝煌燦爛的印記;但從另一角度來看,它也是秦帝國暴虐專政、勞民傷財的象徵,是秦帝國行將毀滅前的最後輝煌。

中國宮殿排行:北京故宮倒數第二,最大的並非咸陽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