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安全的P2P抵押类资产为何成为“烫手山芋”

抵押类资产在P2P行业一直都是备受网贷平台青睐的,但进入2018年后却是遭遇“滑铁卢”,尤其随着车辆二押、房产私押、催收受困等问题集中爆发,大量网贷平台面对这类资产开始望而却步,并纷纷收缩战线。实物抵押一直被大家视为优质资产,因为平台在出现逾期、坏账等情况时,可以通过处置抵押物来偿还投资人本金,所以这类资产也是各网贷平台重点争取的对象,但又为何演变成“烫手山芋”呢?

01 多押乱象

目前P2P行业的主流资产大致可分为抵押类、小额信用类和企业类,而车贷、房贷则是较普遍的抵押类资产,其中房贷遇冷的原因无非这几点:一是市场因素房贷估值存在不确定性会变相增加投资人和平台的风险,同时房贷资产的程序较为复杂。二是监管上对于借款额度做出明确规范,而房贷很容易越过政策红线,同时银监会也强调,严禁“首付贷”和消费贷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等违规行为,因此这类业务在被网贷行业淘汰前便已经问题满满。

看似安全的P2P抵押类资产为何成为“烫手山芋”


此外房贷还有存在严重的“多押”问题,有些借款人会在几个P2P平台上进行私押,同时还会在银行和金融机构公押一次。那么问题就来了,当借款人不能政策履行还款义务的时,对房屋进行处置后,因网贷平台投资人没有优先受偿权而可能得不到或者不能全得到赔偿。实际上房屋抵质押最难的问题在于,第一抵押人是不是P2P平台,如果不是借款人一旦出现逾期或者恶意逃废债,想处理抵质押物就变的困难重重。

既然房贷业务不能开展,那么小额分散、符合政策要求的车贷业务就自然成为网贷行业“热宠”,也正是因为各P2P平台都想分得一杯羹,彼此间的竞争愈演愈烈,甚至一些平台通过降低风控标准,以达到抢占市场的目的。此前的车贷市场存在红利,平台纷纷瞄准市场,所以二抵、三抵等问题也频繁发生,而一旦借款人逾期或消失,拖车问题就容易演变成为冲突性事件。

02 成本高昂

今年3月和5月,监管部门先后发布政策强调严禁暴力催收,其中还要求平台不得通过车辆的抵/质押、房屋网签等手段,非法变卖、处置借款人车辆、房屋等。换句话说借款人逾期,平台只能通过常规的电话或法律途径进行催收,变相的提高了成本,并且效率还不一定达到期望。另一方面房贷、车贷都需要大量的线下门店和线下工作人员,因为线下既可以提升获客率,也便于房屋和车辆的审核。而这类业务出现逾期后,资产处置的价格除去投资人的本息外,是无法覆盖催收成本和人工以及运营成本的。

乱象多、成本高已成为当下P2P行业抵押类资产的痛点,诚然有实物抵押很大程度上能降低网贷平台和投资人的风险,但是抵押物多押现象却往往引发了更多的问题。至于抵押类资产在未来是否凉凉,答案自然是否定的,毕竟是属于优质资产,只要完善相关制度和规范依旧有巨大的市场,并且还将走向深耕细作式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