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發言|李岩松校長在第六屆亞洲與中東國際論壇開幕式上的致辭

会议发言|李岩松校长在第六届亚洲与中东国际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

2018年9月15日至16日,第六屆亞洲與中東國際論壇——“中東地區的安全與發展”學術研討會在上海外國語大學舉行。本屆論壇由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中國中東學會和英國牛津大學中東中心聯合主辦,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上海大學土耳其研究中心和印度賈瓦哈拉爾·尼赫魯大學西亞研究中心協辦。

会议发言|李岩松校长在第六届亚洲与中东国际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

9月15日上午,來自海內外的160餘名中東問題專家出席論壇開幕式。開幕式由上海外國語大學馮慶華副校長主持,李巖松校長致開幕辭。

会议发言|李岩松校长在第六届亚洲与中东国际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

李巖松校長在致辭中指出,本次研討會以“中東地區的安全與發展”為主題,廣泛探討中東地區安全與發展問題的現狀與趨勢、中東主要國家的發展轉型、中東地區安全格局與安全結構、外部世界與中東地區的安全與發展、“一帶一路”與中東地區發展等議題,挖掘中東安全和發展困境形成的根源,探尋解決中東安全與發展難題的出路,無疑具有重要的理論與現實價值。以下為開幕式致辭全文:

第六屆亞洲與中東國際論壇開幕式致辭

尊敬的尤金·羅根(Eugene Rogan)主任;

尊敬的尼布洛克(Tim Niblock)會長;

尊敬的楊光會長;

尊敬的宮小生大使、劉寶萊大使、李成文大使、孫樹忠大使;

尊敬的來自世界各地的專家、學者;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

中國宋代著名詞人范仲淹形容秋天說:“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在這景色宜人的金秋收獲時節,“第六屆亞洲與中東國際論壇”在上海外國語大學如期舉行。首先請允許我代表上海外國語大學對本屆論壇的召開致以熱烈的祝賀,對不遠萬里,來自世界各國的專家學者表示衷心的感謝和誠摯的問候!

本屆“亞洲與中東國際論壇”由我校中東研究所與中國中東學會、英國牛津大學中東研究中心聯合主辦,由印度尼赫魯大學西亞研究中心、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上海大學土耳其研究中心協辦,在這裡我謹代表上海外國語大學對國內外合作單位的鼎力支持表示衷心的謝意!

長期以來,中東地區存在著嚴重的安全赤字、發展赤字和治理赤字,始終面臨“消除和平之殤、破解發展之困的緊迫任務”。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016年在開羅阿拉伯國家聯盟總部發表講話指出:“武力不是解決問題之道,零和思維無法帶來持久安全”;“中東動盪,根源出在發展,出路最終也要靠發展”。在2018年7月中阿合作論壇第8屆部長級會議開幕式上,習近平主席再次強調“發展是解決中東許多治理問題的鑰匙”,並倡導在中東地區“打造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架構”。

因此,本次研討會以“中東地區的安全與發展”為主題,廣泛探討中東地區安全與發展問題的現狀與趨勢、中東主要國家的發展轉型、中東地區安全格局與安全結構、外部世界與中東地區的安全與發展、“一帶一路”與中東地區發展等議題,挖掘中東安全和發展困境形成的根源,探尋解決中東安全與發展難題的出路,無疑具有重要的理論與現實價值。我也熱切期待來自世界各地的專家學者奉獻您的真知灼見。

當前,提升區域國別研究人才培養水平,深化區域國別科研與教學的深度融合,創新區域國別研究與教學的體制機制,已成為上海外國語大學教學科研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人才培養上,上外提出要培養“會語言”、“通國家”、“精領域”,能夠參與全球事務的通才和通曉國別區域與領域的專才。更進一步說就是要培養具有人文情懷、全球視野、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能暢達進行跨文化溝通的卓越國際化人才。在科學研究上,上外提出要傳承基礎研究的特色,通過多語種、多國別的協同研究為健全國家全球知識體系做出獨特貢獻。

近幾年來,通過夯實傳統特色優勢和培育新的增長點,上外已形成包括中東研究所、英國研究中心、俄羅斯研究中心、歐盟研究中心、中日韓合作研究中心、中德人文交流中心,高級翻譯學院、中國外語戰略研究中心,中國國際輿情中心、G20研究中心、外國文化政策研究中心等一批區域國別研究機構,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諮政啟民、文化傳承等方面正日益形成自身的特色優勢。

我校中東研究所作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在區域國別研究方面具有較雄厚的傳統優勢。近幾年來,中東研究所在區域國別研究的深耕細作和機制體制創新方面下了較大的氣力,正呈現出領域研究與區域國別研究並重、學術研究與政策研究並舉、傳統平臺與新平臺並行發展的良好發展勢頭。在深化與細化研究方向方面,中東研究所明晰了中東政治與經濟、中東社會與文化、中東軍事與安全、中東區域與國別研究四大方向,並增設了四個研究中心和若干個區域國別研究項目,研究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的能力得到明顯提升。在學術傳播平臺方面,中東研究所已形成中文期刊《阿拉伯世界研究》、英文期刊《亞洲中東與伊斯蘭研究》(Asian Journal of Middle Eastern and Islamic Studies

)、系列出版物《中東地區發展報告》、“亞洲與中東”高端國際論壇,以及專業化程度很高的中外文網站,都使中東研究所的平臺建設更加立體化、多樣化,專業和社會影響力不斷增強。

當然,面對新形勢、新問題、新挑戰,中東研究所還存在著不少亟待彌補的短板。因此,我誠摯期望中東研究所能夠通過亞洲與中東國際論壇這一日趨成熟的平臺,加強與國內和國際上的中東研究學術組織和研究機構、專家學者的廣泛聯繫,積極參與全球中東研究學術共同體的建設,並在此過程中不斷髮展壯大。

今天在座的英國牛津大學中東研究中心主任尤金·羅根(Eugene Rogan)教授、歐洲中東學會副會長尼布洛克(Tim Niblock)教授、中國中東學會會長楊光教授以及各位專家學者,都對我校中東研究所的發展給予了寶貴的支持。我更熱切期待今天在座的國內外專家學者繼續支持亞洲與中東國際論壇的建設和我校中東研究所的發展。

我的講話是從中國宋代詞人范仲淹形容秋天的佳句開始的,我最後也以他的另一句名言結束,那就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今天中東地區存在的安全與發展之困,恰恰需要國際社會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精神去破解,我也希望在座的專家學者為此提供智慧和方案。

最後祝與會的專家學者在上海期間工作順利、生活愉快!

謝謝大家!

会议发言|李岩松校长在第六届亚洲与中东国际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

本訂閱號關注中東研究的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發佈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的學術信息。

微信ID:MESI_SISU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