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家園——萬家農村文化禮堂慶豐收 瞻岐鎮方橋村文化禮堂

我們的家園——萬家農村文化禮堂慶豐收 瞻岐鎮方橋村文化禮堂

小嶺頭水庫


2018年9月22日星期六,在方橋村文化禮堂大會堂,舉行了一場首屆《慶祝中國農民豐收節---方橋一家親》大型文藝晚會;


我們的家園——萬家農村文化禮堂慶豐收 瞻岐鎮方橋村文化禮堂

主持人



我們的家園——萬家農村文化禮堂慶豐收 瞻岐鎮方橋村文化禮堂

舞龍隊


我們的家園——萬家農村文化禮堂慶豐收 瞻岐鎮方橋村文化禮堂

大頭和尚.馬燈鑼鼓


為營造首個“中國農民豐收節”的熱烈氣氛,讓全村農民群眾感受黨和國家的深切關懷,提升榮譽感 幸福感 獲得感,激發振興鄉村 追求美好生活的積極性 主動性 創造性,全村群眾積極響應,踴躍報名 並發動在外求學 工作創業 居住的方橋籍人和他們的後代,回村參與活動,表演節目, 極大地豐富了農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在打造豐盛文化大餐的同時,進一步以文化浸潤民心,為鄉村振興增色添彩;通過此次文藝演出,旨在營造“方橋一家親”氛圍,擴大方橋村文化禮堂影響,進一步凝聚人心,共建美麗家園。


我們的家園——萬家農村文化禮堂慶豐收 瞻岐鎮方橋村文化禮堂

虞忠遠書記


方橋因山而生,因水而棲,因橋而聚,淳樸的方橋村人拿出了老一輩人的傳統節目;男子舞龍 女子舞龍 大頭娃娃舞 馬燈鑼鼓表演;以及本村20餘人的民樂隊合奏《採茶舞曲》和演唱村歌《方橋,我的家》給全村百姓送出和分享了豐收的喜悅和自豪;由本村70餘人的村民大合唱《把最美的歌唱給媽媽》表達聽黨話 跟黨走的豪邁氣概。


我們的家園——萬家農村文化禮堂慶豐收 瞻岐鎮方橋村文化禮堂

女子旗袍秀


我們的家園——萬家農村文化禮堂慶豐收 瞻岐鎮方橋村文化禮堂

女子旗袍秀


望得見山 看得到水 留得住鄉愁 建設美麗新方橋是每一位方橋村人和方橋籍人的夙願;這不,他(她)們帶著《方橋女子旗袍秀》《方橋,美麗的家園》《常回家看看》《誇誇家鄉的小菜場》這些節目來了,表達了熱愛農村 熱愛家鄉 熱愛鄉親 共建家園的深厚情懷;


我們的家園——萬家農村文化禮堂慶豐收 瞻岐鎮方橋村文化禮堂

合唱“最美的歌唱給媽媽”


我們的家園——萬家農村文化禮堂慶豐收 瞻岐鎮方橋村文化禮堂

合唱“最美的歌唱給媽媽”


“雛鷹展翼 攜手高飛 ”我們展望方橋的明天和希望;這裡更是他們這一代人的舞臺;由10多名方橋的兒童少年,以獨唱 伴唱 舞蹈 器樂演奏 書法等多種形式 各展才藝 展示了方橋村人才輩出,後繼有人,文化禮堂鞏固發展,代代相傳!

慶祝中國農民豐收節《方橋一家親》文藝晚會

節 目 單

2018年9月22日序號形式節目名稱表演者第一篇章: 歡慶豐收1龍舞表演歡天喜地慶豐收本村男子龍+女子龍+大頭娃娃馬燈舞第二篇章: 雛燕展藝2獨唱爺爺為我打月餅、說唱臉譜山墩美中外孫女尹思力.10歲3二胡演奏賽馬沿山張國夫外甥謝博全、黃晨航、潘哲成4越劇獨唱紅樓夢葬花屯家浦賀定國外甥女仇雨琦.10歲5歌伴舞EI EI山墩雲本孫子、外孫女張振軒、楊詩諾.13歲徐行表孫女徐江捷.13歲6古箏演奏擠牛奶毛洋張賽娣孫女王子汝.6歲7獨唱馬蘭謠下段張靜忠外孫女鄒舒晗.6歲8小提琴演奏梁 祝屯家浦張成祥孫子張凱能.11歲書法表演下段徐信良孫子徐子豪.12歲9獨舞外婆的澎湖灣山墩徐祥勝外孫女周燕楠.15歲10獨唱愛樂之城下段張佳兵女兒張昕妍.15歲11吉他外婆的澎湖灣屯家浦周菊梅外孫韓修賢、韓修智

雙胞胎.6歲伴唱第三篇章: 愛我方橋12模特表演方橋女子旗袍秀14位方橋女兒13男女唱常回家看看山墩徐孝軍、忠兆女兒徐嘉俐14詩朗誦方橋,美麗的家園下段潘衛芬女兒徐丹露15歌伴舞方橋,我的家毛洋汪璐璐、伴舞陳惠明等16快板誇誇家鄉小菜場屯家浦虞中遠外甥李曹軍第四篇章: 和美之聲17樂器合奏採茶舞曲本村民樂隊浪跡天涯本村民樂隊(伴唱徐佩芬)18獨唱十五的月亮下段張靜忠女兒張曉春19獨舞浪人琵琶山墩徐良軍女兒徐姜露20獨唱越劇琴心屯家浦周菊梅女兒張春波21獨唱

特邀區廣播電視臺汪平老師友情演出22大合唱打靶歸來本村村民合唱團最美的歌兒唱給媽媽演出時間:2018年9月22日晚7時 節目主持人:汪璐璐、張諾、唐魯波


我們的家園——萬家農村文化禮堂慶豐收 瞻岐鎮方橋村文化禮堂

大美山



方橋,方橋(朗誦詩)

朱田文

背倚巍峨的福泉山,懷抱秀麗的大美山;

穿過硤石嶺古道,跨過山墩小城門,

一個夢裡的村莊,出現在眼前——

靠山而居,依水而棲,因橋而聚;

方橋村,聚居了一代代勤勞勇敢的山墩人;

方橋村,傳承了艱苦奮鬥耕讀傳家的好風尚。

六百年前,山墩人的始祖為抵禦倭寇應徵從戎,

從溫州永嘉來到大嵩所城;

四百年前,山墩人的先祖與海盜鬥智鬥勇,

虎口脫險後隱居山中的山墩小屋。

英雄的後裔,守信重義,敬老助困;

英雄的後裔,樂善好施,情繫故鄉;

英雄的後裔,互相幫助,熱心公益。

出門就見溪水流,

溪水緩緩流入大嵩江,

流向象山港,融入大海碧波。

出門就爬山,

山道彎彎大道朝天

古道通向山那邊,聯結起外面的世界。

出門就過橋,

方方一孔石橋連接幾許村落

溝通了一家一戶的心。

潺潺溪流,日夜不息,敘說悠悠歲月;

千年古楓,枝蘩葉茂,見證滄桑變遷;

抗英城門,巍然聳立,彰顯家國尊嚴;

徐氏祖堂,陳跡遺存,留住鄉愁親情。

稻香魚跳,大豐收來自辛勤耕耘;

炊煙裊裊,鄉鄰和睦村美人更美;

書聲朗朗,耕讀傳家一代更勝一代。

這是誰寫下的田園詩?

這是誰描繪的山水畫?

方橋,方橋,我的家園

這是令人嚮往的現代桃花源!


  • 稿件來源:徐老師 責任編輯:這播君
  • 這裡這播傳播生活 教育 文化等熱點;
  • 這播君邀您繼續關注 ;我們下期再會!
  • 投 稿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