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儀立下軍令狀,不成功便成仁,長安這一仗唐軍沒有退路了

肅宗的反攻大計遭受了嚴重挫折,此時唐王朝面臨的局面可以說是內外交困,疲敝不堪。軍事行動的失利前面已經介紹過了,不再贅述。要命的是,大唐王朝的經濟也不行了,突出表現就是肅宗又沒錢花了。雖然江漢、江淮地區還在肅宗手裡,可眼下這兵荒馬亂的年頭,老百姓連命都保不住,就更沒心思發展經濟,積極為國家交稅納糧了。

郭子儀立下軍令狀,不成功便成仁,長安這一仗唐軍沒有退路了

因此,肅宗手裡確實不富裕。這是一個嚴峻的問題,沒錢還打還怎麼犒賞三軍,激勵士氣?萬般無奈之下,肅宗只好給大家開空頭支票了。雖然是空頭支票,剛一開始還是比較正規的。具體方法是:將領出徵前,先領一批空白任命狀,上至散官從一品的開府儀同三司下到郎將,應有盡有。打完仗以後,根據個人表現,由統兵將領在空白任命狀上填上活著的人的名字。後來,問題出現了。空白任命狀的需求量太大,那時候又沒打印機,批量生產不太可能,很快就供不應求了。乾脆任命書也不給了,先發個臨時證明吧,打完仗拿著證明排隊來換任命狀。官越封越多,一磚頭下去能砸著三四個將軍。

郭子儀立下軍令狀,不成功便成仁,長安這一仗唐軍沒有退路了

時間一長新的問題又出現了:這麼多將軍在一起,遇到事誰聽誰的?在這方面,人們很務實,不管官銜多大,也不管爵位多高,誰的兵多就聽誰的,實力決定一切。兵多人多,便能稱霸一方,只看拳頭大小,不論對錯與否。藩鎮割據的毒瘤已經開始暗自滋長,成為唐王朝揮之不去的夢魘。一直到李唐公司關門大吉了,這一問題都沒徹底解決。清渠大敗後,這一問題更加嚴重了。為了召集被打散的散兵遊勇,肅宗只好繼續以官位、爵位收攬人心,後來竟出現了這樣的局面。路人甲:小二,結賬。酒保:好來,客官,您剛才消費了白酒三瓶,請付銅錢**文。路人甲:要錢沒有,我這有個三品禁軍大將軍的委任狀,抵做酒錢怎麼樣?酒保(滿臉不屑狀):拉倒吧,客官,三品的委任狀只能抵兩瓶酒錢,你還得交點現金!路人甲:不會吧,前幾天我鄰居好我說過,就這行情呀!酒保:那是以前,現在不行了,你呀,掏錢吧。總之,此時唐朝的官是真不值錢,唐朝的經濟是真不景氣。雖然不景氣,但該辦的事還是要辦,比如說收復兩京。這一點肅宗的決心是不可動搖的額。757年閏八月二十三日,肅宗舉行盛大的招待會,郭子儀等唐軍高級將領應邀出席。招待會上,肅宗向出席宴會的各位將領表達了慰問之情,並正式宣佈進軍長安的行動計劃。肅宗看著即將領軍出征的天下兵馬副元帥郭子儀,沉重的說道:“事情成功與否,就看這次出征了。”對唐王朝目前面臨的嚴峻的形勢,郭子儀自然再清楚不過了。面對肅宗的重託,郭子儀慨然回答:如果這次不能取得成功,那我郭子儀只有一死以報陛下了。事情到了這個份上,啥也別說了,露胳膊挽袖子準備開幹吧。三天之後,郭子儀所屬崔光遠部於駱谷擊破燕軍,首戰告捷。崔光遠的行軍司馬王伯倫、判官李椿乘勝率兵兩千直撲長安正北中渭橋。

郭子儀立下軍令狀,不成功便成仁,長安這一仗唐軍沒有退路了

一番激戰後,二人幹掉守橋士卒後繼續進至長安皇家林苑的大門前。立功心切的王李二人本想乘勝繼續攻擊,不想突然被人抄了後路。駐守武功的燕軍,得到唐軍進擊長安的消息後急忙回軍增援,在林苑北方與唐軍遭遇。攻城作戰,最怕的就是被裡面的守城人和外來的援兵前後夾擊。可惜,目前就面臨著這樣的形勢,結果可想而知:一個被殺,一個被擒。但必須指出這兩人的犧牲是有意義的。至此以後,安慶緒的部隊不再駐守武功,唐軍側後的危險就此解除,可以放心大膽的在正面對長安發起攻擊了。此時,另一利好消息傳來:應肅宗之請,回紇可汗派其子率精銳四千餘人到達鳳翔。

郭子儀立下軍令狀,不成功便成仁,長安這一仗唐軍沒有退路了

外來的和尚會念經,得到外援的唐軍氣勢更盛。九月二十日,天下兵馬元帥李俶率朔方、回紇各軍共計十五萬人,對外號稱二十萬,自鳳翔出發西進。此時李俶的表現還是可圈可點的,一見到回紇的親王,立即要求與其結拜為兄弟。昔日天可汗的後裔主動要求與自己結為兄弟,回紇親王當然沒有拒絕的道理,立刻改口稱呼李俶為老哥。這個兄弟沒白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