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曲沃县,因绛水曲流又悬而为沃得名,晋国建都之地

山西省曲沃县,因绛水曲流又悬而为沃得名,晋国建都之地

曲沃县隶属山西省临汾市,历史上曾是“武公据之以兴晋,文公依之而称霸”的晋国建都之地。总面积438平方公里,总人口25万。

山西省曲沃县,因绛水曲流又悬而为沃得名,晋国建都之地

春秋时期晋国都城的变迁

一、历史沿革

1、春秋时为晋曲沃邑。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改置曲沃县,治今县东南,属正平郡。因境内沃泉得名。

2、北周明帝移治乐昌城(今县址)。隋属绛郡。唐、五代、北宋、金、元属绛州。明、清属平阳府。

3、1914年属河东道,1927年直属山西省。

4、1949年属晋南专区,1950年属临汾专区。1958年曲沃县并入侯马市,1963年恢复曲沃县,县治侯马。1970年属临汾地区。1971年析县境五乡置侯马市,县治迁至今址。2000年属临汾市。

二、地名来历

曲沃之名,始于西周初期。沃本意为水从上浇下,瀑布之意。古晋国以绛山为宗,绛水(今沸泉)出绛山之南,沸涌而东,折向北经青玉峡,东流白石山,悬而为沃泉(今景明瀑布),九曲而北入于浍,萦回盘旋,西流入汾。取其曲,取其沃,得名曲沃。

三、风景名胜

山西省曲沃县,因绛水曲流又悬而为沃得名,晋国建都之地

1、晋国博物馆。位于曲村镇北赵村,博物馆,是依托“20世纪百项考古重大发现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曲村—天马遗址”而兴建的山西省第一座集文物收藏、研究、保护和展示为一体,完整展示“晋文化”风貌的专题性遗址类博物馆。

山西省曲沃县,因绛水曲流又悬而为沃得名,晋国建都之地

2、景明诗经山水旅游区。位于县城东南10公里的北董乡景明村,地处曲沃、闻喜、绛县三县交汇的紫金山麓,山中有泉,史称“沃泉”,又名“绛水”、“白水”,泉水常年不断,清澈可饮,为曲沃古十景之一。

山西省曲沃县,因绛水曲流又悬而为沃得名,晋国建都之地

3、诗经故里田园综合体景区。位于北董乡的景明、南林交村一带,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唐风》,共12篇,都是在这一带创作的。

山西省曲沃县,因绛水曲流又悬而为沃得名,晋国建都之地

4、浍河水岸风光旅游区。位于史村镇西吉必村浍河水库岸边,景区以彰显晋国历史文化、成语典故文化、晋南民俗文化、浍河精神文化等“四种文化”为特色。

山西省曲沃县,因绛水曲流又悬而为沃得名,晋国建都之地

5、曲村古镇旅游区。位于曲村镇。该镇元初建镇,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是全国特色小镇。

山西省曲沃县,因绛水曲流又悬而为沃得名,晋国建都之地

6、桥山黄帝文化风景区。位于杨谈乡。《史记》载,“黄帝崩,葬桥山”。据中国现代历史学家、国学大师钱穆教授研究证实,曲沃桥山最有可能是黄帝的埋骨所在。因桥山山势巍峨、翠柏环绕,雨霁初晴、青碧岚光,故称“桥岳晴岚”,乃曲沃古十景之一。

山西省曲沃县,因绛水曲流又悬而为沃得名,晋国建都之地

7、晋园(公园)。位于县城东城新区中心地带,总占地面积318亩,整体设计立意于曲沃特级文物—春秋中晚期的错黄铜宝壶。景观主要包括“一心一湖两带八大景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