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愈力」的精密程度

“自愈力”精密程度,是今天的科學技術所不能比的。要想疾病“自愈”,我們得跟這位“自帶神醫”做好配合(下面會講7種配合方法),不做“幫倒忙”的事,這樣“自愈力”就能防病健身。

一生病,就找醫生吃藥、打針,實際身體越吃越弱,下一次用藥的劑量可能就要成倍增加,效果遞減……

身上有急性病的人很少,大多數都慢性的,天天跟我們在一起,甩都甩不掉,像這種病,完全可以交給我們時刻都潛伏在體內的“神醫”——自愈力。

當然,“自愈力”不是死而復生、不是拒絕正確的醫療、盲目拒絕合理用藥,“自愈力”是指:

當身體出現病症時,身體的九大系統會第一時間、自動對病症施展“醫術”,自行“診斷”,“開方配藥”,最終“治癒”的一種天然能力。

有人說,那我的病怎麼沒好?都跟了我幾十年!根本就沒什麼自愈嘛!其實不然。

“自愈力”精密程度是今天的科學技術所不能比的。要想疾病“自愈”,我們得跟這位“自帶神醫”做好配合(下面會講7種配合方法),不做“幫倒忙”的事,這樣“自愈力”就能防病健身。

1、“自愈力不會因年齡增大而消失。”

“自愈力是人體與生俱來的潛能,具有巨大的神奇力量,不會因年齡增大而消失”。

相反,自愈力這個系統,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越有用,關鍵在於持續激發,而不去壓抑。很好理解:

小孩子很容易著涼感冒,是因為自愈系統還沒建立好,我們給小孩不用藥,而是儘量吃自然物,這就是對自愈力的激發。

但我們中老年人,對自己卻不是。一點小事,就一大把藥下去,自愈力就被亂用的藥物所打亂,身體就越來越差。

2、“自愈力屢創奇蹟。”

美國一本最新的書《Spontaneous Healing》.[美]Andrew Will.說了一個這樣的故事:

一個年輕女人,煙抽得很厲害,還患有糖尿病,且由於心臟病發作躺在監護病房裡昏迷不醒,心臟功能急速衰退,醫生心急如焚,卻又束手無策。

意想不到的是,第二天清晨,她不僅甦醒過來了,而且能夠說話,情況明顯好轉。

由此可見,人體的自愈功能十分強大,甚至可以創造奇蹟。

只要積極激發人體自愈力,就可以消除致病因素,修復受損的機體,身體越來越健康!

3、“激發自愈力,別給‘神醫’幫倒忙。”

世界自然醫學會聯合總會主席馬永華說:

自愈力人人都有,是個天然的東西,但是,天然的東西最怕干預。

干預過度,就會擾亂“自愈力神醫”的步驟,你想一下,是不是藥越吃越多,身體越來越差,這就說明你是在給“自愈力神醫”幫倒忙。

如何正確激發五臟自愈力,看下面,做記錄,嚴格操作:

1、激發心臟、血管自愈力

所有的血管都是和心臟相連的,心臟自愈力上來了,血管有點毛病,都可以自己恢復。

加點醋,減點鹽。

為了增強心臟自愈力,不吃鹽,過著苦行僧的生活。這時可以找些高鹽調味料的替代品,比如醋、番茄等,兩不誤。

加點鉀,助排鈉。

鈉吃多了,會降低心臟自愈能力,造成胸悶、心悸,高鉀食物(香蕉、海帶、菠菜)有利於排鈉,增強自愈能力。

加點鈣,護血管。

中老年人,每天吃脫脂牛奶250-300毫升,激發血管自愈力。

2、激發骨骼自愈力

發生骨折時,骨骼中的活性成分骨細胞就會被自動激活,它對骨頭修復發揮著關鍵作用。

談到骨骼大家就會想到維生素D,其實這種觀點比較陳舊,真正鎖定骨細胞的,是維他命K。

激發方法:每天要吃一次菠菜或西蘭花,它們還有豐富的維生素K。

溫馨提示:骨折發生6周後,應適當活動以刺激骨細胞,加速骨骼修復。

3、激發肝臟自愈力

肝臟是唯一即使切除部分壞死組織,也可自我修復的器官。

激發方法:平常可以補充葉酸和B族維生素,以激發肝臟的自愈力。

4、激發腎臟自愈力

很多人不知道,人類的腎臟具有很強的自我修復能力。

談到腎自愈力的問題,腎病研究專家鄭新教授提供了一個方子——

激發方法:黃芪熬湯煮飯。黃期先熬水,然後煮飯,一天的用量在100克內。

5、激發胃腸道自愈力

胃腸道細胞是人體更新速度最快的細胞,平均一兩天就會更新一次。抓住這個時間:

激發方法:早餐吃全穀物食品,就是老玉米和燕麥,而不要吃粉、面這種油脂重的;饅頭、包子這種精製的。

這樣用食,為胃部自愈力的激發提速。

6、激發肺部自愈力

煙霧等嚴重汙染會加重肺臟負擔,破壞它的自我修復功能。視黃酸有助於肺臟自愈力激發。

激發方法:胡蘿蔔、紅薯和芒果要每天吃,量不應低於900毫克。

7、激發大腦自愈力

其實,我們的腦子並不是老了才會老化,人的大腦在我們上高中的時候就停止產生神經元,走下坡路了。但不要絕望。

激發神經元生成,充分喚醒沉睡的大腦自愈力:

激發方法:快步走。每天至少30分鐘,每週2—3天。

你看那些不幸老年痴呆的朋友都是整年不運動的,這種行為就是給自愈力搗亂。

你們看,這上面7種臟器的自愈力激發方法,在健康的時候可以用,生病的時候也可以用,而不是單單隻靠用藥的。每種藥物都有副作用,這就是為什麼:醫療條件越來越好,藥越吃越多、病卻越來越重——不注意生活調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