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只打了兩場不光彩的戰爭,卻影響了中國歷史兩千年!

此人只打了兩場不光彩的戰爭,卻影響了中國歷史兩千年!

春秋時期,齊桓公去世之後,齊孝公無力繼承霸業,無法繼續擔當“尊王攘夷”的重任。處於南方的楚國一家獨大,楚成王趁機逐鹿中原,楚國組織諸侯聯軍攻打宋國,宋國被迫向晉國求援。此時流亡在外十九年的晉公子重耳剛剛即位,也就是晉文公,晉國想要稱霸,與楚國必有一戰。

中軍元帥先軫力勸晉文公救援宋國,晉軍順便滅掉了楚國的盟國曹國和衛國。先軫提議讓宋國賄賂中立的齊國、秦國,讓齊、秦替宋求情,勸楚撤兵,齊、秦兩國出面調停被楚國拒絕,齊、秦轉而支持晉國。楚成王老謀深算,眼見難度升級便撤回了楚國大軍,留下統帥子玉帶領少量楚軍駐紮在宋國,並讓他不要擅自出戰。

此人只打了兩場不光彩的戰爭,卻影響了中國歷史兩千年!

子玉想到一個計謀,他派出使者來到晉國,說只要晉國放過曹、衛,楚軍就解除對宋國的包圍。先軫將計就計,秘密答應曹、衛復國,但必須和楚國斷絕關係,並扣押了楚國的使者。於是曹、衛二國派使者和楚國斷絕關係,以善戰著稱的子玉大怒,不顧楚成王的命令揮師北上攻打晉軍。

晉文公遵守當年與楚成王的諾言,軍隊後退九十里,子玉卻繼續追擊,兩軍在城濮展開決戰。戰爭從開始就沒有懸念,一邊是晉、齊、秦、宋四國的軍隊,另一邊是子玉帶領的少量楚軍。晉下軍佐胥臣用虎皮蒙馬,率先擊潰了戰鬥力最弱的楚軍右軍;晉上軍將狐毛、下軍將欒枝誘敵深入,楚軍左軍步步緊逼暴露了側翼,先軫率領中軍攔腰攻擊楚左軍,楚左軍也潰敗。

此人只打了兩場不光彩的戰爭,卻影響了中國歷史兩千年!

最後三軍合力進攻楚軍中軍,子玉只能匆忙收拾殘敗的楚軍撤出戰場。城濮之戰打得比較不光彩,但卻幫助晉國稱霸,中國古代戰爭的模式也從此改變。此前基本上都是硬碰硬,而城濮之戰後,戰爭不僅靠武力,還要靠智謀。

晉文公去世後,秦國趁晉國新君嗣位與霸業動搖的空隙,長途奔襲鄭國。《燭之武退秦師》中留下的三名幫助鄭國守城的秦將,向秦穆公發出了邀請函。秦軍一路浩浩蕩蕩殺奔鄭國,連洛邑的周天子都出來看熱鬧。沒想到半路上遇到了鄭國商人弦高,弦高一面通知鄭國,一面裝作鄭國使者,用12頭牛犒勞秦軍。

此人只打了兩場不光彩的戰爭,卻影響了中國歷史兩千年!

秦軍以為鄭國已有準備,只好班師回國,但大軍出征勞民傷財,於是改變計劃,滅掉了晉國的鄰國滑國。先軫得到情報後,認為晉文公還沒有下葬,秦國就公然挑戰晉國的霸權,並主張伏擊秦軍。繼任的晉襄公和晉國大臣都認為,還沒報答秦國出兵平亂、擁立晉文公的恩施,反而攻打秦國的軍隊,會愧對死去的晉文公。

此人只打了兩場不光彩的戰爭,卻影響了中國歷史兩千年!

先軫歷數秦國的罪狀,友鄰君主去世不弔喪,在不借道的情況下擅自越過晉國邊境,攻滅晉國的同姓國滑國。於是先軫力排眾議,率軍在崤的狹路設伏攔截秦軍。此戰中,秦軍滿載戰利品又勞師遠征沒什麼戰鬥力,晉軍佔據有利地形伏擊,崤之戰就是一場屠殺。在晉與姜戎夾擊下,秦軍三萬多人全軍覆沒,孟明視、西乞術、白乙丙三帥被俘,春秋時期的三萬人已經很多了。

此人只打了兩場不光彩的戰爭,卻影響了中國歷史兩千年!

崤之戰雖然不光彩,但卻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漂亮的殲滅戰,從此之後,下戰書約定列陣的戰爭模式,變成了隨時都可能開戰,不再進行君子戰,也就是不再按套路出牌,戰爭形勢變得更加不可捉摸和預測。而城濮之戰和崤之戰中屢出奇計的中軍元帥先軫,成為了中國歷史上名副其實的第一元帥,通過這兩次戰爭,晉國打敗了強大的楚國和秦國,世代稱霸諸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