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田写正楷时有哪些笔法是错误的?

字画娱乐圈


我认为,出此题目者,意在让大家专门针对田楷的笔法问题进行探讨,以便对初学者有所启迪,避免他们误入歧途。这个初衷是好的!


我先说一下对笔法这个概念的理解。

笔法,特指笔锋在纸面上行走过程中,根据书写者所需做出的各种姿态,如顺势、逆势、露锋、藏锋、中锋、侧锋、提按、驶转……总之,是为塑造笔画形制和线条神采,以及章法气韵等,所采取的一系列技术处理方法。通常将其概括的称之为笔法动动,简称笔法。


笔法主要体现在书写笔画和结字法则这两个方面。关于欧楷、田楷笔法问题,不妨谈谈我的看法。


田楷源于欧楷,但是,它并不完全等于欧楷,因为,他们写的楷书作品,不是实临日课稿,而是出帖创作,这一点,他们的作法是非常正确的,符合书法上所讲的化古为今的法则。

确切地说,田楷是自创的现代字体,只不过是保留了欧楷的字体构架,而笔法动作及其个别笔画形态,却不是欧楷的原滋原味。

以横、竖为例,欧楷正确的笔法是这样的,如图:

其实,长横、垂露竖的收笔法,实质上相当于点法收势。即使是竖钩,在作出锋收势之前,也是点法。如图:


通过上述几例演示,足以证明,欧楷是以侧锋法为主的,极少使用中锋笔法。

而田楷的笔法则不同,一方面,强调“笔笔中锋”,另一方面,刻意附加一些多余的动作。

比如,横画、竖画的收笔法,他们是用“提上~下按~再回描”的动作写出来的,这是描画而不是书写。

再如,竖钩的收笔法,笔法动作是,“提笔腹~笔尖顺着外侧画弧~将笔锋反按~向左上弹出”,他把这种写法自命名为“跪笔弹锋”。

我认为,这种写法,可以定性为: 纯粹的田楷写法。


另外,看他们的书写过程,尤其是田英章书法讲座视频,至少有三个大问题。

一个问题是,书写单个字时,不一气呵成,笔画处于个个独立状况,彼此之间没有笔断意连、顾盼呼应关系,写完一画停一下,琢磨琢磨再写下一画。在书法艺术层面上讲,这是犯规的!

如果是初学乍练的新手,刚起步入门,初始临帖,由于技术不熟练,看一眼写一笔道是情有可原。你田英章是已经写了几十年楷书的高手啊,人称大师了,怎么还犹豫不决,像玩儿拼图游戏似的呢?没有道理。

另一个问题是,笔画起、行、收过程,期间没有节奏与速度概念,尤其缺少韵律感,丝毫没有注入带有艺术情调的元素,给人的感觉是,似乎怎么写都行,其实,这是不正确的!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thumb_url": "8e2c0001f17fce807a2c\

潘茂生书法文化研究



题主认为的二田楷书的错误笔法是不是指的不符合欧阳询法帖的笔法?

这个问题有很多人在讨论。

他们纷纷指出二田书法中与欧阳询笔法不同的地方,认为二田的笔法不对,不是欧体正宗。

先看一张图:



这是从网上搜到的一张图,指出了多处田英章临欧阳询《九成宫》中笔法的不同之处。

寻找笔法不同之处,学习提高是好的,但是“钻牛角尖”就不好了。


一、欧阳询也不能保证笔法相同

1、碑是经过加工的,当年欧阳询是怎么写的,没有人能知道,只是以风化后的石碑为标准,是不是有些欠妥?

苏东坡说:“书至于颜鲁公”意思是说笔法真传到颜真卿就断了。

欧阳询的笔法也只能从他的碑帖和墨迹中去揣摩。

欧阳询之后,历史上的学欧大家,你尽可以与原碑对比,都能找出不同,不信你试试。

没有人能写的与欧阳询完全一样,即使是他的儿子欧阳通。

看看欧阳通的书法。 再看姚孟起临的《九成宫》学欧大家黄自元

都无法做到与欧阳询笔法完全相同。


2、欧阳询除了《九成宫》外,还有《化度寺碑》、《皇甫君》、《虞恭公》等碑。

每个碑的风格也是不同的,即使每个碑中的字的写也会不同,哪个是正宗呢?

哪个都正宗。

每个人都不能保证风格完全相同,欧阳询也一样。

看看欧阳询的《化度寺碑》



下图《皇甫君》碑

再看下图《虞恭公》 碑

欧阳询在每个碑中的笔法也不同。


3、欧阳询《九成宫》碑帖中的字变化丰富,完全按照整个碑文的章法灵活调整,所以同一个笔画在不同字中表现手法又不一样,因此,学欧难就难在写出原碑的神来。



二、田蕴章和田英章的学书经历和取法,决定了不可能完全与欧阳询笔法相同。

1、二田写的已不是纯欧。

田蕴章在自述学书经历的时候说过,

他先是学习近代天津欧楷书名家王竺邻与陈景三的字帖。

之后才对欧阳询法帖《化度寺碑》、《九成宫》、《皇甫君》、《虞恭公》进行了系统的对临、通临、背临和意临。


(田蕴章临九成宫)

田蕴章又对历代写欧高手如文徵明、成亲王、翁方纲、黄自元等名家墨迹进行了长时间的参照学习。

同时他还对二王、钟绍京、赵孟頫、柳公权、颜真卿、虞世南、褚遂良和津门名家魏恩锡等前贤的楷书和行书进行了深入临习。

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2、二田已然是学欧出于欧不泥于欧,他们楷书已经有了自己的面目。

当然,这个能不能接受历史的考验而流传下去另当别论。

但并不能简单的说田是学欧楷不到位,把欧楷写错了。


(田英章临九成宫)

准确的说应当是他们有了自己的理解,有了新的继承和发展。


三、我只能公正地说,田氏将欧体笔画简化统一了,更迎合了现代人的审美,缺少了古欧体的变化,形成了“欧底赵面”的个人风格。

现代人若直接学欧很难入手,高度太高,眼见周围很多学欧原碑的,几十年都不能入门。

最起码,二田的楷书对初学上手还是值得称道的。


以上文字,本人原创,仅代表个人观点。

我是剑飞斋主人。


剑飞斋主人


首先就感觉题主的问题确实有点不太严谨。只是就个人的理解聊聊。

首先个人感觉笔法在大面来看有一定的规矩和通常的写法和用法,但是涉及到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候用不同的笔在不同的纸上写不同的字体笔法都是不一样的。其实很简单也如我们拿钢笔写字,小时候父母,老师等等都教过我们怎么执笔,而且跟毛笔不同,钢笔执笔确实是有规范的;但是现在看看几乎每个人的执笔都不一样,并且也可以看到硬笔书家的执笔也是不一样的。所以个人觉得对于软笔是一样的,每个人的生理特点,习惯,心里特质等等决定了他们的执笔各不相同;现在推荐的执笔方法是根据大多数人的生理特点和汉字特点及众多书家的经验所选取的最适合大众的一种执笔方式;那怎么算是执笔是正确的呢?一是尽可能的能够发挥毛笔的优点并尽可能避免毛笔的缺点,二是根据个人的写字姿势和环境,毛笔,纸张等等客观因素能够充分的利用毛笔的特点来表达出您想表达出的字体的特点的执笔方式就是正确的执笔方式,举个简单的例子,苏轼的执笔根据现有的文字记载,其执笔方式更加接近于现在人们的钢笔的执笔方式,这样的执笔方式体现在苏轼的小行书上面就是整体往左略倾,笔法飘逸,左展而右撑;非常漂亮,跟他的性格特点也非常吻合;其书法看起来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和感染力。再过来看其执笔的方式对于自作向右书写的横画更加的容易平顺,自由;对点和撇等等左向的笔画更加容易控制的随心所欲,气韵生动。但是这样的执笔方式也有很大的局限,比如右画(右点还好点尤其是右向的长捺)由于手型大的限制就不是十分的舒展和大气,并且该执笔方式对于整体的篇幅的控制并不是十分理想。

但是大家都知道欧阳询自己的执笔方式则基本跟苏轼的正好相反,但是欧阳询的正楷碑帖则列入了四大家。

所以个人感觉还是那句话,执笔无定式,写好字的执笔就是好的执笔(个人也相信欧阳旭老先生在日常自己生活中的书写笔记等等中的执笔方式是和写碑帖的是不一样的)

再一个就是二田,如不出意外大家所指的二田大多数指的是田蕴章和田英章兄弟。因为流行,个人也看了很多二位老先生的教学视频;在个人的眼中二位老先生无论执笔还是书法特点都有着很大的差异。但就执笔来看兄执笔更高一些,掌中更虚一些(比如能放个鸡蛋)更灵活一些,更加接近现代书法界推荐的标准执笔方式,并且其笔大部分时间是垂直于纸面的。弟弟执笔更低,更实,更紧一些,有点类似满把攥的感觉(看看他雪松公子就更容易明白一些)。所以这就造成二者的作品有着非常明显的风格,兄更加飘逸,灵活,险峻,多变化并且整体观更好,田英章老先生写作品呢则更加偏向于标准,端正,方平,在整幅的作品中字和字之间的联系性很少,就如大家所说的更倾向于印刷体和拼字作品。

其实二位老先生的成就都非常高,在如今都可以成为家。但是执笔方式的不同也导致了明显不同风格的作品。无所谓谁的是正确的,谁的是错误的。只是风格不同或者更适合某种作品。


jtzho


二田写楷书的时候应该是没有错误的笔法的。

主要有下面几点原因,大家可以简单的思考一下。

我们经常说这个人的笔法有错误,他的笔法有问题,几乎说的都是初学者

然后我们说这个人的笔法不实,用笔不稳健,用笔很死,一般说的就是有一些基础,但是基础不太牢固的。

也就是说,只要一个有一些基础的人,他的笔法是不会出现“错误”这个问题的,起码就楷书来说是如此,行草书就需要另当别论。

所谓的笔法,其实通俗来讲就是用毛笔的方法,一个很合理的方法,即符合审美,又符合毛笔的特性。

这些笔法都是通过字帖来学习,并且加深的。也就是说,只要我们临帖临到一定基础写楷书的话,笔法肯定是不会有错误的。



比如这两个字,这两个字不是田英章写的。是学田楷的人写的。

其实行笔的过程并没有问题,只不过行笔中或者收笔过程中有一些瑕疵,这个严格来说,并不算笔法有问题,只能算笔病,就是一些用笔的小毛病,不好的小习惯。


再来看看田英章本人的字,他的字笔法肯定是没有问题的了,一个初学者,最多只是笔法有问题,一个有基础的人最多只是有笔病,一个跟毛笔快过了一辈子的人,他是写不出错误的笔法的。

一个非常了解毛笔的人,他是写不出错误的笔法的,即使有一些瑕疵也是可以经过调整改正的。

如果说田的笔法是错误的,那一定要建立在另一个参考系里。

如果按照临帖的标准,临欧阳询的标准,田英章的笔法肯定是有一些不准的,如果以欧阳询的字帖维队,那么田英章不符合的地方,就只能说是错的。



如果只是写字来说,他们是不会错的,只不过其二人的特点和欧阳询有一些区别,所以在笔法上肯定是有一些差异的。

当然,如果这么说的话,就有些无理取闹了。

我的意思就是说笔法在一定的基础上有一定的水平了,他是不会错的,怎么写都不会错?即使是随便写,他也是有法度的写,因为它符合毛笔的特性。

其实临帖就是一个熟悉古人运用毛笔的方法的过程,这么多的书法家已经把使用毛笔的方法摸得很透彻了,到我们这只需要学就行了,所以在一定程度来说说只要我们临帖就不会写错笔法,只要一些基础就不会写错笔法,充其量是写的不准而已。


这些字笔法没问题,但是用别的细节问题不少。
再说了,笔法千千万,每个人的都不一样,其实简单来说,只要我随便写一笔,把它放在正确的位置,他就是一个正确的笔法,如果没放到一个正确的位置,只放了一张白纸上,那这就是错误的笔法。

在颜真卿之前在张旭之前是没有人用篆籀笔法写草书的,那你说这种笔法是对是错呢?赵孟府临兰亭序,董其昌临麻姑仙坛记,王铎临王献之笔法,这些笔法都跟原帖不一样,那他们是对是错呢?

这个问题的意思好如同:李小龙耍双截棍,是不是能抽到自己呢?


梁宇航


二田都在描字、画字。所以哪有笔法可言?对此,我在悟空回答专门已有过阐述,不再多叙,放图片和欧体对比。我拿九成宫第一个字而且只有两笔的九字做对比,首先,结构不同,至于笔法那和欧体没有半毛关系!二田只不过是扯虎皮拉大旗而已。






42年的大伯


田楷的问题是有一些笔画是画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其实这歌问他不仅仅存在于田楷,大多数写楷书得或多或少有画的部分,原因很简单,就是没有懂笔法。如果真的懂了,不就出书法家了吗?


智障禅师53


我觉得书法艺术应该把书法和艺术分开来谈比较清楚。书法就是严格按着毛笔字的写字规矩(所谓的“法”)中规中矩的写出来就是书法,从这个角度看,田楷无疑就是书法,而且是很好的书法。虽然田是出自于欧,但我觉得也不应该拿欧阳询的标准去衡量田楷,只要他的字符合法度很漂亮就足够了。但如果在书法的后面再加上艺术俩字,那就截然不同了,这就使毛笔字书法上升到更高的境地——艺术的范畴,这就对书法要求产生了质的飞跃,它的功能也从传递信息功能传化为纯欣赏功能,从书法艺术的角度,就不仅仅是单纯的守法问题了,它要求作者用抽象的线条给欣赏者带来更多的视觉感受,甚至线条以外的东西,从这点看,大家觉得田楷则差了点什么,所以争论不休也就不奇怪了。


苍茫风雨漫闲行1


最主要的是钩,欧公的钩不是那样写的。


三少爷_33997


你去读文学史,读艺术史,每一个流派都有必然性,都有代表人物,都在某一门类的历央上产生大小不同的影响。回过头来说书法,说二王,他二人都宗欧,又都对欧字作了规范。欧字艰深难学,是因其在不平衡中求平𧗾,田字的一个特点是平稳,使欧字变得好学。二田宗欧,但他们的字不同于欧,形成了与欧字相近又有自己系统审美价值的字体。他们自己的点划结构章法肯定是和谐统一的。因此,不能再要求他们的字与欧老一样。回过头来说,欧帖里的字也不能说个个完美,欧的几个帖风格也有区别。黄自元的字也不是欧字的摹写。书法这东西很怪,这么多学欧高手,常读帖的人一眼就能看出不是欧老的字,不需要考证,仅仅凭印象就可以作到。田英章的字在日本已经为字典字模,学字模自然会有印刷体味道,但这不是二田的错。二田的字那么多人喜欢那么多人学,不能说人家写的不好,也不能否认人家是书法教育家。还有一个问题,那么多人练书法,一种是学生,必修。二种是爱好者,包括提水桶用布条做笔在广场地上写字的老翁,写得相当好,但未必想成家。第三种是书法家,有较高艺术造诣和个人艺术风范,作品能挂润例卖钱买房了。第三种人是极少数,这极少数人中能在书法史上留名的更是极极少数。而书法教育的目的是传承中华为化,让中国人把字写得工整好看些并为人们增添一些艺术细胞和爱好,最后,在第一第二种人的基础上产生少数书法教师乃至书法家。而书法家只学一个老师的一种字体是难成功的。还要说,学二田的字的那些人是自愿的,没有人强迫。综上所述,二田写字不错,受到广大学写字人的追捧,功劳大大的,抹黑,争论,毫无意义。还要再说另一方面,书法也要百花齐放,学颜的学柳的学赵的学禇大夫的书家请站出来担负起如二田般导师的使命。学书者也可开阔眼界选学他帖,二田并没有强迫你学,更不会违款哟。顺便说,笔者少年时学欧浅浅,深知艰难。又因喜欢沈尹默正楷方正遒劲而于衰年重拾笔墨临沈老帖,消遣而己。于二田之字,看过,未学过,望诸网友勿生误会。多读帖欣赏,多临帖练笔,多挥洒情志。罗卜白菜各有所爱。


老马230317996


既然好好提问都没有办法进行了,干脆给你一错到底算了。

注意,以下纯属扯淡,如有冒犯,请检查你的问题提的对不对再说。纯属娱乐,切莫当真!

我觉得你说的太对啦,真是好样的。为了摸黑别人不惜一切代价,真实大大的赞,先给你奖励一朵小红花戴戴哈。

接下来我也不藏着掖着了。我们来看看,你是多么有先见之明,是多么能从鸡蛋里挑骨头。

实话给你说吧,二田不仅笔法是错的,连他写的字也是错的。

他错就错在遵循故人的法则上,他错就错在学习欧阳询的书法上,他错就错在对于古人有一颗敬畏之心上,他错就错在用毛笔写字,而且还写的那么好看,那么得法,那么优美动人上。他错就错在,写的那么好,让你们这些黑粉一点把柄都抓不到,干着急,胡乱扣帽子,直接说人家书法是错误上!


他的书法那么好,难怪有些本来就写不好字的人会说,甚至从心里期待二田的书法不好,开始期望二田的书法不完美,有瑕疵,甚至完全不得法。这样,这些人通过对其他人得讽刺、否定来获得对于自己的肯定。

真是聪明呢。

既然,田错那么厉害,该怎么改正呢。

首先,要进江湖书法培训班进行培训训练。

先交上几十万学费再说。混个某某理事证书了事。从此,宇宙第一牛人江湖书法联盟就有了地位了。

然后,给他换毛笔。

毛笔算什么啊,毛太小,笔杆太细,不行!要换拖把,这种拖把,不能用新的,得是公厕里经过精华七七四十九年浸泡的老拖把。

只有这样的拖把,才能“病树前头万木春”,写出具有别样“风味”的创新书法来。从新中取得具有“味道”的书法 。


最后,换执笔部位。什么用手执笔,什么五字执笔法,都太传统,保守,该用脚夹,用嘴咬,用鼻孔插,蘸上五颜六色得墨水,这叫墨色变化,墨色艺术,用其他部分执笔,这叫取法自然,不做作。

重中之中是,要找一大帮人来吹捧啊,说这些书法勇于抛弃成见,胆大创新,风格奇幻自然,沟通人神,真是天地造化之产物,堪称当代书圣!

这样之后,二田是不是笔法就没错误了?是不是你就满意了呢?

可悲书法,可叹艺术!

献给那些老是想挑刺却永远挑不出来的小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