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笔法“千古不易”的“不易”具体是指的什么?你怎么看?

佳顺书法网院力行老师


谢谢你的提问。赵孟頫“用笔千古不易”是他在《定武兰亭序》 的十三个题跋中写下的,原文比较长,也是《兰亭十三跋》中最引入注意到一句,也是解释分歧比较大的核心词句。

赵孟頫的原话是这样的:

“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右军字势,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齐梁间人,结字非不古,而乏俊气,此又存乎其人,然古法终不可失也。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右军字势,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齐梁间人,结字非不古,而乏俊气,此又存乎其人,然古法终不可失也”。


如果我们孤立来看赵孟頫的这句话,确实感觉“用笔千古不易”好像违背了书法发展史,从篆书到楷书,书法的用笔一直是在变的,怎么会不变呢?

但是,从赵孟頫后面的话句来看,就感觉不是那么回事了。

他说“右军字势,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齐梁间人,结字非不古,而乏俊气,此又存乎其人,然古法终不可失也”。

赵孟頫这里已经提到“右军字势,古法一变”了,他怎么会认为书法用笔从来也不变呢?

而且,我们都知道,赵孟頫是书法大师,也是书法巨匠,他不但精通真草隶篆四体,而且旁及魏碑、章草等等。

所以,他对书法的认知是非常深刻全面的。


那么在书法中究竟什么是不变的呢!这就是赵孟頫提出的“雄秀之气”,如果书法的雄秀之气失去,那就是书法“用笔”没了!

所以,赵孟頫提出,书法用笔要高杨“雄秀之气”这才是“古法”“古意”,这才是王羲之的精神。

赵孟頫在《定武兰亭序》中,题了那么多,不乏对王羲之的赞美之词,核心就是一个字“古”。王羲之的书法,继承了“古法”,这个“法”说一千道一万,就是要有“雄秀之气”,而这种雄秀之气,是具有书法普遍性的。

比如说,篆书、隶书、行书、草书,都需要有“雄秀之气”,如果没有“雄秀之气”那就是“古法尽失”了!

为什么赵孟頫的“古法”都集中在王羲之,而没有涉及篆书楷书等等?


这并不矛盾。因为赵孟頫时代进入了楷书、行书、草书三体书法的书法现代化了,这个时代的大众“书法”,不涉及篆书、隶书,赵孟頫只是希望今天(他那个时代)的书法,不要失去书法精神的根本,这里的“雄秀之气”,也是《兰亭》的根本精神。

如果你是写篆书、隶书,同样会要求你要有“雄秀之气”而不是萎靡不振的平庸之气。

这是一个书法价值观的问题,也是书法正义精神的提倡。

从这些实践来看,赵孟頫的“用笔千古不易”中,“不易”二字就是不改变书法精神的意思。

书法的精神是从笔法体现出来,笔法没有雄秀之气,就没有雄秀之气的精神。所以,赵孟頫也把笔法放在了书法的首要位置。


所以书法要提倡“用笔为上”,那么“上”在哪里?赵孟頫《定武兰亭序十三跋》中心推崇的王羲之就是“上”,因为王羲之是一个没有失去“古法”的大师。

而王羲之的“古法”,不是复古而是把古代的精神用新的结字体现出来了,这就是自古一贯的“雄秀之气”。

所以,我们不要误解笔法“不易”就是不要改变“古法”,恰恰相反,只有努力把古人的精神体现出来,才是真正的继承了古人,也是继承了真正的笔法。

这就是创新的真正含义。

赵孟頫时代,是宋元交替之际,但是,文化上仍然是南宋书法萎靡不振的局面。已经到了“古法尽失”的可悲时代了。


宋代是中国书法史上一个重要的时代。

北宋,还有苏黄米蔡四大家,南宋就没有什么大书法家了,南宋末的张即之,已经非常难能可贵了。

到了元初,国家的精神面貌也不是很好,失落的汉族士人心理非常矛盾彷徨,因此,书法不振。

赵孟頫高举“复古”大旗,实际上就是矫枉过正,对萎靡不振的书法,指出一个前进的方向,从书法提振民族自信心心理的重建。

像王羲之这种雄秀之气的精神,正是当时非常缺乏的。

如果我们看看与赵孟頫同时代画家的书法,你就会看到,缺乏雄秀之气的书法是一种多么普遍情况了。

例如倪瓒、钱选包括黄公望的书法,都是受南宋萎靡不振的影响。

以“用笔千古不易”这个响亮口号呼唤书法大道,这个意义,就是今天来看,也是非常伟大的。

例如晚清以来,对雄秀之气的追求,正是对萎靡不振馆阁体的批判。


千千千里马


“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

关于“用笔千古不易”的“不易”两个字如何理解,文案官司打了几百年,不但古人的理解有所不同,当代的一些大学教材,也是东拉西扯,含混其词,其解读难以使人信服。

快乐书法营”认为清人周星莲《临池管见》的说法准确可信。

"凡学艺,于古人论说,总须细心体会。粗心浮气,无有是处。尝见某帖跋尾,有驳赵文敏(赵孟頫谥号文敏)笔法不易之说者,谓欧、虞、褚、薛笔法巳是不同,试以褚书笔法为欧书结构,继难相合,安得谓千古不易乎?余窃笑其翻案之谬。盖赵文敏为有元一代大家,岂有道外(答主注:外行话)之语?所谓“千古不易”者,指笔之肌理言之,非指笔之面目言之。集贤(赵孟頫字集贤)所说,只是浑而举之。古人于此等处,不落言诠(答主注:古人在这类地方,不说前人已经反复说过的话,意会即可)。余曾得斯旨,不惮反复言之,亦仅能形容及此。 会心人定当首肯,若以形迹求之,何异痴人说梦 "

这段话的关键词是:

指笔之肌理言之,非指笔之面目言之。

陈方既先生对“肌理”的解释是:肌指用笔形成的有形的笔画,理是用笔的原理,原则。用笔的原理,原则,是千古不变的,共同遵守的用笔原理,原则是相同的,但不同书体,不同风格所形成的面目是各不相同的。

周星莲,陈方既先生这样的解释,应该是发乎其中的,合乎其情其理。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不管其字体如何变化,但其笔法的起笔,行笔,收笔,即“三过其笔,方为法书”的原理,原则,是千古不变的;但因个人的风格不同,其用笔的入纸角度,提按力度,笔画弧度,行笔速度各不相同,形成的书法面目也不尽相同。

一家之言,欢迎书道朋友指正,评论,留言,转发

快乐书法营”专注于书法本体技法的研究与探索,独持己解,不随俗说。一贯秉持的原则是刨根问底,奉献干货。

关注“快乐书法营”,快快乐乐玩书法


快乐书法营


笔法“千古不易”的“不易”具体指的是什么?要理解这句话,我们还需从这句话的背景、出处来理解。这句话是元代赵孟頫在他著名的《兰亭十三跋》的第七跋中提出的,原文如下:

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右军字势,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齐梁间人,结字非不古,而乏俊气,此又存乎其人,然古法终不可失也。

当时是个什么情况下说的这些呢?当时是赵孟頫赴元大都的路上,这一路上他天天把玩出发时独孤长老送给他的《定武兰亭》,把玩之余,心有所感就随时动手记了下来,这就是后世著名的《兰亭十三跋》。

这段文字中比较重要的是:

书法用笔为上,结字亦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这句话在后世引起了很多的讨论。

其实这句话的后面一句,赵孟頫已经做出了解释:

右军字势,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齐梁间人,结字非不古,而乏俊气,此又存乎其人,然古法终不可失也。

王羲之被称为“书圣”,是因为他在书体由隶入楷的过程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这个阶段有两个比较重要的人物,一个是钟繇,一个是王羲之。至少在当时的赵孟頫,在他能得到的有限的文献资料中,他是这么认为的。

钟繇《宣示表》

钟繇的书法还有很强的隶书笔意,而到了王羲之时,基本上已经没有隶书笔意了(至少赵孟頫看到的《定武兰亭》《黄庭经》《乐毅论》等是没有隶意的)。所以赵孟頫有感而发:右军字势,古法一变。王羲之的字雄秀而出自天然,所以后来的人们都以王羲之为师法对象。说白了就是,王羲之成了后世学书法的老祖宗。

王羲之《兰亭序》

南朝齐梁间的人,与王羲之的年代相隔不远,结字没有大的变化,因此不能说不古。但是与王羲之相比却缺乏俊气,这是因为当时的人对书法的理解和审美造成的(当时的人喜欢妩媚的书法),但是王羲之的笔法(这里古法是指羲之的笔法)始终没有失去。


南朝王僧虔的书法

赵孟頫当时就在思考,自古历代书法家都以王羲之为师法对象,但却写出了不同的面貌,这是为什么呢?赵孟頫最后的思考结果就是,书法的笔法其实变化不大,无非就是中锋、侧锋的运用,无非就是提按、顿挫、轻重、方圆、快慢等等,这些并没有太大的不同,不同之处在于书写的时候如何运用这些笔法。如何运用笔法,表现出个人对书法的审美,这跟一个人的性格和时代的风气有关。所以才有了“结字因时相传”的话。

米芾《蜀素帖》

古人学书法,自古都是把笔法放到首位的,只有笔法学到位了,运用娴熟才能再去谈性情的表现。古人写书法的目的与今天的人不同,今天学书法的人大多数为了参展,为了扬名。古人把书法当作书法心意的工具,“书法,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如其人。”

所以这里的“千古不易”的“不易”是指书法的基本技法,自从羲之变法之后,没有大的变化。但笔法的运用千变万化,也就造就了不同的面貌。


翰墨今香


大致看了几条评论,洋洋洒洒一大篇,都说不到点子上!我用一句话来概括,无需一本正经地引经据典来背书,那是没用的

“用笔千古不易”是指不论任何时代不论何种书体,用笔的总原则只有一个“入笔能铺毫,收笔要聚锋”(专指毛笔,其他工具不论)

至于入笔中锋铺毫到什么程度,取决于书体不同,小楷一类就轻轻铺开一点点就好,篆隶铺毫就要厉害些,个人书写习惯不同就会风格不同,收笔聚锋,保存锋正,则什么情况下都要做得这一点!顺便讲一下“结字因时相传”,这是指每个时代都会有自己自然形成的时代特征,审美特征!比如先秦篆籀,汉时隶书,到了汉末两晋,书体发展5体完备,没有新的书体出现了,但以后每个时代书写的风格特征还是明显有区别



书法不神秘


"笔法千古不易",此句话出在赵孟頫书论中。"笔法千古不易,结字也须用功"。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写字用笔的方法,历经几千年,都是最不容易的,而字的结构也要功夫。

俗话说"行家伸伸手,便知有没有。"。

王羲之是书家圣人。笔法精绝,千百年来是书家必须的课程!下面几副图片,请大家欣赏。由于图数有限制,有的发不上来。











新浪阳春白雪


笔法的千古不易的“不易”具体指的什么?有何见解?

这句话出自赵孟頫的一句书法见解。笔法千古不易,其中不易,非不容易之义,在此理解不变化之喻。全句可以理解用笔千古不变。

其另一句为结体因时而不传,此传乃特指包含法度,规则的意思,理解全句,结体因年代不同就有不同的法则。

两句理解,用笔规律不变的,结体是随时可以变革的。

由此分析,赵孟頫在当时的理解,一定中肯王羲之的笔法,效尤之,尊崇之,因此说王羲之的笔法千古不变。而为何到了唐宋代有了变化?,于是找到原因,结体有了变化。因时代不同才有的不同的规则变化。

在整个字用笔规律不变,而是结构变换了姿态。

从这里理解有点朴素的道理,但是有一定的局限性。

根据辩证法,来理解就有不同的答案。

用笔决定结体,纵观古今用笔的普遍性不变,如学习王羲之的用笔没有变,而每一个人都有个性化,用笔又有主观的特殊性。因此两者统一性决定了用笔是有变化的论断。

所以赵孟頫的话说对了一半,即学习兰亭笔意,是普遍性的,而不同的人书写临摹课又有不同的特殊性。出现差异的用笔方法。

那么推理,用笔在变化,没有不变的道理。假使不变为何书法有了发展。

而有的人自圆其说赵孟頫的所论,都是没有辩证的方法看待问题。

而何有旁引例证,用笔不变,是结体变化。因为事物的联系相互依存,用笔决定着结构。何有不变的理由。用笔变化才有结体的大变。颜体用笔变化,米芾用笔的变化,都在变化了结体,各类书体的变化,说白了就是一个用笔变化。楷与草,笔法不同用笔变化,结体自然也就变了。

由此强调用笔千古不易,结体因时不传,说对了部分,没有全部诠释结体与用笔的辩证关系。从而看问题的偏颇性。

如此理解



狂喜淡墨a


“易”,在古代含有多重意义:

1、简易,即“大道至简”。

2、变易,即“易”是讲变化之道的,是“辩证”的。

3、不易,即“易”虽讲变化,但这变化之“道”却是永恒不变的,也就是可以“以不变应万变”。

了解了“易”,那么对笔法中“千古不易”中的“不易”,就会有全面的理解。

为什么赵孟頫要说“用笔千古不易”呢?

自毛笔发明以来,其形制虽然有变化,但是“尖、齐、圆、健”的特性几乎没有变化,而“纸”和“墨”也几乎是同样的情形。

而汉字的书写,除了字体本身有变化,其他的也几乎一贯地传承下来了。作为最主要的书写工具和材料的不变或没有根本性、颠覆性的变化,必然带来书写方式的固定。

尤其是毛笔,据传为蒙恬发明,但出土实物已证明毛笔在蒙恬之前就已存在,蒙恬可能是做了关键的改良。秦始皇统一了各国对毛笔的不同称呼,遂延续至今。

几千年来,存世的毛笔字书写作品留存数量巨大,但是符合书法艺术审美的作品具有类似的特点,一代一代的“书写者”们总结提炼了这一规律,那就是“中锋用笔”。这一点,成为古来大多数书家的共识,即使偶有其他探索,也无法撼动。

这一点,恐怕也是受到“软”的毛笔的局限而破出的“没办法的办法”吧。比如现在的钢笔和中性笔的书写,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

赵孟頫作为一代书画巨擘,此言当在其探索实践之后的真言。这句话的前半是“结字因时相传”,是指字形结构可以因时代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但是“用笔千古不易”,即用笔的笔法是不变的——既不需要变,也变不了——那就守住了吧。

历来的书家,不乏对用笔的技巧做过大量的探索实践,也极大地丰富了笔法的技巧,但是,无论是执笔,起笔,收笔,绞转,捻管,折笔、搭笔等等,无非是保障在书写过程中,始终“令笔锋在笔画中间行”,也可以理解为:这些技巧,无不是为“中锋行笔”服务的,是为了实现“中锋行笔”的。

除“中锋行笔”之外的其他方法,要么淹没在历史中,要么变为中锋行笔的补充。因此,“用笔千古不易”,本身也是符合“易”的道理的。

本文为昭明书馆原创,代表昭明书馆的理解和观点,希望对题主及读者朋友们有所助益。











昭明书馆


赵孟頫讲:用笔千古不易。要搞清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白,什么是笔法?

有书法家认为,以右手经典执笔法,有规律地来回转动毛笔,令笔画纵横自如的方法,即为笔法。


运用这种笔法,即为用笔。

李煜的“擫、压、钩、揭、抵、拒、导、送”,崔子玉的“永字八法”,欧阳询的“三十六法”,古代诸家论用笔,实际上大同小异,只是从各自的角度、体会出发,说法不同而已,围绕着转笔的技巧和方法的中心没有变。

笔法是历史形成的共性,共性是“不易”的。当然,笔法的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也不是绝对不变的,个性的创变是共性发展的来源。

总之,笔法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但基本原则是不变的。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千年兰亭


这句话出自赵孟頫口中。用以说明书法技法的难度之深。当然这个技法的深奥并非是通用技法因为通用技法只要花时间,即可熟能生巧。这个笔法我个人认为分为二个方面。以下我说一说。

控笔能力

书法中的控笔能力每个人理解的都不太一样。你手里拿着笔,无论以何种形式拿笔,在书写的时候,都不能存在阻力。如果你只会一种执笔方式,那么你永远不可能达到精深熟练的控笔能力。

控笔能力的提高可以从各种执笔法的练习中获得。每一个字或者每一行字都可以用不同的执笔方式去书写,直到每种执笔方式都可以熟练书写为之。因为你在自然创作的过程中,因为艺术思维意识的作用,有的时候兴起,会不知不觉的改变执笔姿势或者方法。这样也不怕某一个字会书写失误。也就是预防败笔的出现。知道为何二王几乎无败笔出现了吧。因为他们绝对是控笔高手。笔为我所用,我所想,即为所书,不差分毫。



自然书写中的调锋意识

关于自然书写中的调锋,其实就是一种意识问题。当然这必须拥有扎实的技法和结构基础,要对自然书写的规则足够精通。只有没障碍了,才会实现流利畅通的自然书写状态。还要去除刻意为之的心态,这都需要日久天长的磨炼心性才能达到。如果书法的高深,你只想到了刻苦临摹,刻苦书写,那么你将一事无成,最多只是个印刷字书写的匠人而已。


调锋意识最主要的是对笔法技法的熟练掌握,在运笔过程中不定时的,根据单字结构和空间安排的需要进行中,侧锋的不断变化,还有诸如提按的轻重变化等。当然某些不自主的回锋也是可以出现的。会有不同的感觉。

就说这么多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书法影响力


用笔千古不易。赵孟頫说的用笔千古不易,以翰墨书道的理解,用笔千古不易是相对的千古不易,不能绝对化的理解。用笔技法从理论上上来说,就那么几种。什么中锋、侧锋、提按顿挫、逆起回收等等。实际用笔技法有的确是有千古不易的情况,就是那些经典的用笔技法,就是那些经过数百年甚至千年留传与理论或经典作品的的技法,确实如此。



不过这些技法并不是一个人独自发明创造的,而是许多书法家创作的,不过有些书法家非常善于广采博取,善于提炼概括,由此形成了自己的书法,并同时形成一套书法技法理论,或成熟的技法,这些成熟的技法最后被大众认可,形成了现在我们能够知道的经典书法的技法。

就行汉字的发展之初,同样并不是一个人创造的,而是许多的人,你创造一个,我创造一个,随着创造的字形符合越来越多,就形成了一套系统的记录语言的符合。在古代不同的地域,同样的内容表达的汉字字形也是不一样,最著名的要属秦始皇统一文字了。同样具有这样一个厚积薄发的特点。

最后那些被大众完全认可并约定俗成固定下来的字形,就成为了经典,也就"不易"了。书法的技法同样如此,确实存在千古不易的用笔技法,比如中锋、侧锋等大约也十几种。这些技法为什么会不易呢,经典,已经成为书法的经典技法。已经形成固定的技法模式,所以就不在发生质的变化了,或消失。千古不易的用笔用笔技法就是指的那些经典的技法。经典就不能被人打破的,否则就不是经典,就像物理中的定律。

实际上,用笔技法还是在不断的发展变化的,几乎每一位独居个性的书法家在经典书法技法的基础上或之外,都有完全属于自己的用笔技法。不过这种技法非常微妙,甚至难以用语言描述。甚至同样的经典书法的用笔技法,在不同的书法家腕下也是有非常微妙的区别的。所以说用笔千古不易,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无论结构和用笔,包括书体或字体的造型的点画同样如此,即具有共性的内容,也也有个性的内容。共性是质,本质;个性是性,自我的本性。二者在同一书法家身上是共存的,不可被割裂的。就像人的形体那样,五官,四肢,这些零件都是一样,的具体到一个人身上,却是千差万别,没有一人是一模一样的。

用笔千古不易的大约就是那些经典书法的用笔技法。我们认识这个问题要一分为二,辩证的看待。否则,就会无我之艺术,当然对于初学书法技法者来说,无我,没有毛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