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年清朝和英国的差距与1937年民国和日本的差距,哪个更大

虽然1840年的大清,在当时占有更高比例的世界财富,但和英国的差距其实比后来的民国对日本更大。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反差,是因为民国好歹是经历了很长时间的现代化改造。虽然成果不佳,但毕竟出了效果。而清朝本质上只是一个古代帝国。

1840年清朝和英国的差距与1937年民国和日本的差距,哪个更大

清朝在鸦片战争开始时,依然是保持了大一统的集权帝国。但整个国家的架构与组织形式都是古代世界的模样,面对走在近现代化前列的英国,差距是非常明显的。不仅仅是因为英国已经完成了第一轮的工业化进程,还在于他们有着完备的早期国际金融体系。所以一个东印度公司就可以聚集起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兵力规模,并将之投送到距离本方基地非常远的地方。

1840年清朝和英国的差距与1937年民国和日本的差距,哪个更大

清朝空有多于一个东印度公司的资源,却根本没有能力全部发挥出来。在农业时代都不显得突出的组织和通信能力,限制了清军在战争中的快速反应水平。滞后的军事训练与后勤补给能力,让清军在几乎每一个战场上都处于以少打多的局面。哪怕是精心布置的浙东反击战,都把理论上的兵力优势打成了一个个局部的兵力劣势。

1840年清朝和英国的差距与1937年民国和日本的差距,哪个更大

这就是为什么清朝总是能有憋出巨额赔款的资源,却不能将之转化为应有战斗力的最大原因。而英国虽然看似出兵有限,实则一直在各个战区掌握着多于清军的兵力和资源。英军的机动优势,不仅仅来源于他们的海军。还包括了情报优势,补给优势和部队组织的先进性。合格的职业军团队伍与常备军士兵,都在平时花费着比清军更多的资源。放在局部战役层面之下,优势更为凸显。

1840年清朝和英国的差距与1937年民国和日本的差距,哪个更大

何况清朝在实质上还不是一个整体高度一致的帝国。长城内的十八省是典型吏制帝国模式,长城外的边地则是封建联盟形式。古代吏制帝国的军队一贯因为压制和管控而战斗力较低。士兵素质差而军官的指挥能力也很弱。封建联盟的各地方精英部队,又需要长途跋涉的进入陌生战场。面对多次近代化改革的英军,只能是杯水车薪。甚至会出现英军比外省客军更熟悉战区地形的乌龙事件。

1840年清朝和英国的差距与1937年民国和日本的差距,哪个更大

加上清朝的金融体系近乎为零,在漕运被掐断的情况下就几乎失去了大半的作战能力。因为你很难想象清廷去通过山西的晋商和西域的胡商,为自己从俄罗斯与中亚再购买新的军火和军粮。相比英军的补给能力,简直差的不是一丁半点。

1840年清朝和英国的差距与1937年民国和日本的差距,哪个更大

再看看后来和日本作战的民国,就在这些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虽然国军和同时代的日军相比,也有着巨大的差距。但两者都属于跨入同一门槛的现代军队,不会有鸦片战争中那种近代军队吊打古代军队的场面。纵使民国各地的军阀,长期军令、政令都不一致,也都是根据近现代军事准则在编练军事力量。

1840年清朝和英国的差距与1937年民国和日本的差距,哪个更大

另外就是民国的国家组织水平,已经不是过去的清朝所能比拟。经过了几十年的民族主义教育和熏陶,培养出一代能够进行总动员的合格兵力。哪怕民国的教育普及率会一直被人诟病,但各省各地方上培养出来的骨干小知识份子,却可以成为基层动员的核心。他们本身也可以担任部队中的下级军官,接受现代式的军事操作规范,保证国军不至于被日军拉开代差。

1840年清朝和英国的差距与1937年民国和日本的差距,哪个更大

1840年清朝和英国的差距与1937年民国和日本的差距,哪个更大

也是由于民国已经是一个现代式国家,所以具有较为完整的国家金融体系。在外交层面也有很多清朝所没有的交涉手段。这就为寻找合格的外援,帮助对日作战有了巨大帮助。从37年战争爆发时的对德军事合作,到39年开始的接受苏联军事援助,一直坚持到40年开始的美国对华援助。都是前清所无法做到的事情。期间数次危机关头,还能从诸如英法等国买到雪中送炭的军事物资,帮助自身渡过难关。

1840年清朝和英国的差距与1937年民国和日本的差距,哪个更大

若是没有这样的近现代国家运作,那么民国可能早就失去了抵抗能力。清朝因为维系漕运安全的南京面临威胁,就选择了议和。而民国则不会因为自己失去了长三角与珠三角两个主要经济贡献区域而立即屈服。哪怕是长江中游的武汉陷落,唯一的油田兰州都在日军飞机的空袭之下,都会坚持抗争。40年开通的滇缅公路与后来争取美国援助的驼峰航线,都是清廷意识不到也拉不下脸来做的事情。

1840年清朝和英国的差距与1937年民国和日本的差距,哪个更大

所以,从清朝和民国的具体表现来说,民国距离日本的差距无疑更小一些。这还是在日本对民国野心,远远大于英国对清朝野心的基础上的。如果是日本仅仅希望用军事手段惩戒民国,那么很可能最终也无法获得太多的实际利益。而英军若是希望能够逼迫清朝皇帝顺服。那么满洲皇帝真有可能在1841-1842年后,退回关外的龙兴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