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企业退休人员都说自己工资低!

企业职工的退休工资,指的是职工参加养老保险后领取到的养老金。很多时候我们喜欢把养老金和退休金混为一谈,认为养老金就是退休金,但实际上养老金和退休金是有本质区别的。绝大部分企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后都是领的养老金,退休工资只是养老金的“俗称”。

为什么企业退休人员都说自己工资低!

企业职工的养老金低,相对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养老金就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之前,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无需缴费,退休后领的养老金比企业职工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与企业职工共同缴费,缴费年限仅为4年,现在退休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养老金还是比企业职工高。

养老金并轨已经完成,为何企事业单位人员的养老金差距还是这么大呢?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有一个“多缴多得”的原则,缴费越多,职工退休后领到的养老金就越多。个人认为,社保费用由单位代扣代缴,并不是职工想多缴就能多缴费的,将“多缴多得”改为“长缴多得”更为贴切!

我国90年代初建立社会保险制度,对于1997年至2006年退休的老人来说,他们的养老金没有体现“多缴多得”的原则。1997年出台的“国务院26号文件”规定,退休人员的基础养老金为社会平均工资的20%,职工缴费10年和20年,最后都是按平均工资的20%发放,交多交少都一样。

为了体现养老保险“多缴多得”的原则,2005年国务院出台了“38号文件”,规定从2006年1月1日起,基础养老金要按照缴费年限计算,最低年限15年。90年代各地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逐步完成,2006年之后退休的职工,缴费15年和缴费30年的养老金差距就逐步显现出来了。

男性职工60岁,女性职工55岁(女干部60岁),就可以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养老金。在退休当年,职工养老金一般按照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计算。从第二年起,职工养老金会在上年度的基础上按照定额调整、挂钩调整、适当倾斜的方式增发,增发的幅度与本省退休职工养老金上调幅度大体相同(2018年上调幅度为5%)。也就是说,企业退休职工的养老金不会出现较大的增长,每年的涨幅基本在100元~300元。

由于企事业单位人员缴纳社会保险时缴费基数不同,养老金并轨后差距还是存在的。跟以前不同的是,现在的调整方案和幅度都是公开的,人们可以很直观的看到二者之间的差距。这也是公务员考试、机关事业单位考试、国企银行招聘越来越火爆的原因之一。

对于年龄较大的企业职工来说,养老金额度较低的原因有3个:企业人员工作不稳定,缴费年限低;工资不高,缴费水平低;福利较差,目前还有很多中小企业没有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

福利待遇问题仅靠政策改革是不够的,因为没人等得起。在期待社会保险缴费基数趋于平等的同时,企业职工还需要尽可能地提高自己的收入水平,收入提高才是真正的“公平”!你说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