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戰犯幾乎都臭名昭著,爲什麼沙漠之狐隆美爾卻是例外

二戰時期戰犯大都雙手沾滿人類的鮮血,罪孽深重,自然臭名昭著,那麼為什麼隆美爾卻是例外呢?

有書君認為這與隆美爾的個人魅力有關:

一、尊重戰爭對手

尊重別人,才能讓人尊敬。

隆美爾之所以受人尊敬,雖是“二戰縱火犯”,卻不留人話柄,就是一個懂得尊重別人的軍事家。

二戰戰犯幾乎都臭名昭著,為什麼沙漠之狐隆美爾卻是例外

他不但尊重己方陣營中的軍人,哪怕是普通士兵,就是敵方陣營的軍人也一視同仁。

隆美爾軍旅生涯生活十分簡樸,與士兵住同樣的軍營,和士兵吃同樣的伙食,配備同樣的給養。

真正做到了與士兵同甘共苦,他關心士兵的的疾苦,稱士兵為家人,他從不驅趕士兵去做無畏的犧牲,因此隆美爾深受士兵愛戴。

隆美爾不但深受納粹德國士兵愛戴,而且令對手對他也讚賞有加。

隆美爾有職業軍人的特質,只要對手已投降,成為俘虜,他從不虐待,尊重他們。

盟軍中一個伍爾德里奇的被捕了,隆美爾不但沒有嚴刑逼供,反而給他啤酒和飯菜。

雖然希特勒已下令對英國間諜格殺勿論,但是隆美爾卻讓伍爾德里奇做了戰俘,伍爾德里奇奇蹟般活至戰後。

1941年,英國曾派59人刺殺隆美爾,行動失敗。

刺殺小隊隊長凱斯被殺,隆美爾為他舉行了軍人葬禮,還把他的葬禮和墓地照片郵寄到他家中,表示對對手的尊重。

隆美爾對對手的尊重與寬容,這如大海般寬廣的胸懷讓隆美爾獲得了敵人的尊重,聲名遠播。

二、善待平民百姓

二戰中的戰犯大都像屠夫一樣,以殺戮為樂,以殘暴著稱,燒殺搶掠,屠殺無辜平民。

二戰戰犯幾乎都臭名昭著,為什麼沙漠之狐隆美爾卻是例外

用戰俘做細菌實驗,採用生化武器作戰,然而隆美爾不同於那些戰犯,他從來不對手無寸鐵的平民百姓下手。

沒有沾上無辜百姓的鮮血,這也是他免受戰後審判的原因之一。

三、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

隆美爾戰功顯赫,跟他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息息相關。

第一次世界大戰,隆美爾就顯示了出色的軍事才幹,先後獲兩次十字勳章,並寫出了作戰經典之作《步兵進攻》。

第二次世界大戰,隆美爾的指揮才幹進一步發揮,最值得一提的是在利比亞援助意大利軍隊時,用汽車改裝成假戰車。

靈活使用機械化部隊,以最快的速度,以少勝多戰勝英軍,獲得“沙漠之狐”“帝國之鷹”之稱。

1942年6月,德軍攻克託卜魯克要塞,51歲的隆美爾提升為元帥。不久,蒙哥馬利打敗缺糧缺彈的德軍,隆美爾失寵。

隆美爾是個軍事天才,戰術造詣很深,這不僅讓他在德軍享有聲譽,獲得殊榮,獲得大量粉絲,而且令對手佩服。

連丘吉爾都說:“儘管我們在戰爭中互相廝殺,但請允許我說,他是一位偉大的將軍。”

四、堅守不屠殺無辜的原則

隆美爾作為職業軍人,以服從命令而天職。為國而戰是不得已而為之,充當了納粹德國的犬鷹,在侵略戰爭中犯下不可避免的罪行。

與其他殺人惡魔不同的是他反對滅絕人性的大屠殺,反對希特勒的種族滅絕主義,從不參與屠殺無辜者的暴行,是一個純粹的職業軍人。

因為他堅守不屠殺無辜的原則,獲得了敵對雙方的認可,贏得了純粹戰神的稱號。

五、對愛情的堅貞對家人的呵護

隆美爾戰場上稱為戰神,愛情也絕對是個情種。

他對妻子露西千般寵愛,即便戰爭條件艱苦,他也擠出時間給露西寫了一千多封情書,盡灑溫情。

二戰戰犯幾乎都臭名昭著,為什麼沙漠之狐隆美爾卻是例外

更重要的是他能為妻子兒子慷慨赴死。

1944年,震驚世界“7·20事件”謀殺希特勒失敗。

馬丁·鮑曼誣陷了隆美爾也參與其中,希特勒不敢公審隆美爾,希特勒逼迫山他自盡,答應善待他的家人,領取陸軍元帥的全部撫卹金。

53歲的隆美爾就這樣為了家人的安寧,沒有接受任何審判,服下毒藥,人生就此落幕。

一位尊重戰爭對手,善待平民百姓,有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堅守不屠殺無辜的原則。

對愛情的堅貞對家人呵護有加的職業軍人——隆美爾,必然是受人敬仰,令人歎服,名揚天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