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卑是何时脱离匈奴的?

静草壁影


公元前三世纪末,即秦末汉初,鲜卑族归附匈奴,受其统治与奴役;公元一世纪中叶,即东汉初期,鲜卑族逐渐靠拢东汉朝廷而脱离并抗击匈奴。

鲜卑族为我国东胡族系之一支,先秦时游牧狩猎于大兴安岭山脉中部与北部。秦末汉初,匈奴大破东胡,余众分为二部:退居乌桓山(在今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以北,即大兴安岭南端)为乌桓族,退保鲜卑山(今大兴安岭北段;一说在今内蒙古科尔沁右翼中旗西;一说在今俄罗斯西伯利亚伊尔库兹克北、通古斯卡河南)一支的即为鲜卑族。鲜卑族初为游牧民族,主要以畜牧和射猎捕鱼为生;各部均受匈奴统治和奴役。汉武帝时,汉军屡破东部匈奴,部分鲜卑乘机南下至西拉木伦河流域乌桓故地。东汉初,鲜卑虽然仍役属于匈奴,但逐渐同汉朝发生了关系。汉光武帝建武(25—55)初年,鲜卑曾跟随匈奴、乌桓联合侵扰汉朝北面边境。45年,匈奴与鲜卑分别入侵汉北边塞,匈奴掠上谷、中山,鲜卑扰辽东。48年,匈奴内部分裂,分为南、北匈奴,南匈奴附汉。东汉朝廷遂采取联络拉拢鲜卑、孤立打击北匈奴的政策,以此分化外患的力量。“拉打”政策立见功效,鲜卑大人(大酋长)偏何至辽东归附,辽东太守祭彤指使其反击匈奴在伊育訾部。自此,匈奴同鲜卑年年相攻杀,势力渐衰。54年,鲜卑大人于仇贲、满头率领族人归属汉朝,分别被封为王爵与侯爵,这是鲜卑接受汉朝封号之始。同时,祭彤又赂使偏何出兵袭击移居渔阳的赤山乌桓;偏何攻占赤山,斩乌桓大人。于是“鲜卑大人皆来归附”,并到辽东领赏;汉廷每年竟要耗费两亿七千万钱用作赏金,以保得边塞安宁。随着鲜卑势力的增长,其反抗匈奴的斗争也不断升级。85年,鲜卑、丁零、南匈奴以及西域诸族联手,对北匈奴进行全面攻击。89年——91年,北单于连连战败,被迫从蒙古草原迁走,西徙中亚,鲜卑趁势占据匈奴故地。遗留在草原上的十余万落(户)匈奴人加入鲜卑,鲜卑自此大盛。

两晋南北朝时期,内迁的鲜卑慕容氏曾建立前燕、后燕、西燕、南燕;乞伏氏曾建立西秦;秃发氏建立南凉;拓跋氏先建立代国,后复国建北魏,最终统一北部中国。534年,北魏分裂为东、西魏,紧接着,鲜卑化的汉人高氏与鲜卑化的匈奴人宇文氏分别建立北齐、北周。另有出自鲜卑慕容氏的吐谷浑西迁至青海统治羌人,直到唐初才被吐蕃所灭。隋唐时,鲜卑渐同汉人融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