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子鼓学习的好处,看完之后,再来聊聊爵士乐

架子鼓又名爵士鼓,英文:Drum,最早起源于美国,后传入中国,真正让大家知道这门乐器是80年代未,当时随着歌舞团的兴盛也使老百姓知道了有这么一个乐器。

而让架子鼓发展起来却是当时北京的一些乐队鼓手,在当时教材资料和教学极其匮乏的情况下,他们因为热爱摇滚音乐,所以利用手边仅有的资料刻苦的研究和练习架子鼓的技术。也就是他们才逐渐把架子鼓的演奏技术和教学普及发展到中国其他地方。时至今日,架子鼓在我国的发展已经不可同日而言,尤其是近几年随着国外一些鼓音乐家的来访交流,我国的架子鼓演奏和教学都已经基本跟上国际的轨道。在某些地区的架子鼓培训班经常有上百人的学员在进行着架子鼓的学习。

下面将给大家详细介绍下架子鼓的作用和构成。 架子鼓一般由五个鼓,4-5片镲构成,并且可以随自己的需要随意增加,有的甚至多达十几个鼓和镲。而这么多的乐器都是组合在一起由一个人演奏,所以对于四肢的协调和大脑对身体的控制力有相当高的要求,因为它需要你的四肢同时演奏,因此相对于其他乐器如钢琴、小提琴、二胡等等乐器,架子鼓对左、右脑的开发和训练,增强身体的协调性等有着不可比拟的作用,并且它也是一个相当好的发泄情感的乐器。让你能忘却心里的烦恼,用音乐来净化心灵。

架子鼓学习的好处,看完之后,再来聊聊爵士乐

打架子鼓的好处八种好处:

一、促进右脑潜能的开发和左右脑平衡发展。

二、锻炼四肢协调的能力和平衡能力。

三、能促进增强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思维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及自我心理控制能力。

四、培养在音乐方面有一技之长,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

五、可以培养良好的节奏感,掌握好音乐基础。

六、另外儿童学习打击乐可提高儿童非智力的因素,比如:注意力、反应力、控制力、毅力......对儿童的成长大有益处。

七、改变孩子的脾气性格,内向的孩子学架子鼓能使其性格变得更开朗、活泼、坚毅、自信。

八、全国每年的音乐考级(包括钢琴,小提琴等)中没通过的学生有70-80%是因为节奏没掌握好!所以掌握好节奏是学习音乐的基础

架子鼓学习的好处,看完之后,再来聊聊爵士乐

对于儿童的作用

现在中国有相当多的儿童已经开始在4、5岁的时候就学习架子鼓,因为它不仅有强烈的节奏,而且能简单快速的掌握基本演奏技能,更重要的就是对大脑的开发和对身体协调性的训练,而这个特点已经不仅仅是乐器演奏了,它已经演变成了对体能和大脑训练的一种方法,所以我们也倡导家长可以让小孩从小学习这种乐器,因为这对与他们以后的其他学习是有着很大的帮助。通过学架子鼓后,他们的性格从而开朗活泼了,同时增强了其自信心变更聪明了而且并不影响学习。

对于成年人的作用

而对于现在的年轻人上班一族来说,越来越大的社会竞争力和公司的工作压力,会使他们身心俱疲,这种疲惫与压抑甚至已经无法用正常的休闲方式来排解。因为众所周知,音乐是缓解心理压力和身体的最好特效药,而架子鼓又是一种精神发泄的最好工具,现在有些心理诊所用于发泄的工具里除了拳击运动外,也已经增加了架子鼓,让你在鼓声中发泄掉你的压力。而且架子鼓的学习比较其他乐器来说特别简单,这种乐器的学习不需要你懂多少乐理知识,就可以让你很快的入门,只要你再稍加练习,就可以进行简单演奏,对于成年人来说比较好掌握的一门乐器,也是比较受大家喜欢的一门乐器。

村上春树自己说过自己是一个重度的爵士乐爱好者,他在写作之余,除了抱猫就是在听爵士乐了。他和和田诚一起完成的那本《爵士乐群英谱》里,他用将当代的26个爵士乐好手用一个个故事记录下来。他的文字、和田诚的绘画还有那些爵士乐,仿佛都是不可或缺的搭配一样。

今天就来听一听村上春树给大家推荐的几首爵士乐吧?

架子鼓学习的好处,看完之后,再来聊聊爵士乐

#01

Eric Dolphy

Out There

架子鼓学习的好处,看完之后,再来聊聊爵士乐

封套背后印有Eric Dolphy本人的这样几句话:“即将有什么新的事情发生。至于那是什么,我不知道,但那是新的东西、好的东西,并将立即发生。而此时此刻我能置身纽约,委实妙不可言。”

唱片录制时间是1960年8月,保守的50年代终于落下帷幕,约翰肯尼迪总统即将当选。不得不长期在幽暗场所过着寄人篱下生活的Eric Dolphy也从这时开始受到阳光的惠顾,音乐上突飞猛进。然而他得以充分施展才华的时间实在过于短暂,1964年6月他因突发心脏病溘然长逝。

#02

Thelonious Monk

5 by Monk by 5

架子鼓学习的好处,看完之后,再来聊聊爵士乐

每次听到蒙克超凡脱俗——如同以奇妙的角度削凿坚冰——的钢琴声,我都心想这才是爵士乐……浓浓的黑咖啡、堆满烟头的烟灰缸、jbl大型组合音箱、刚读开头的小说(例如福克纳)、秋天最初的毛衣、都市一角冷冰冰的孤独——如此情景在我心中总是马上同蒙克结合在一起。

这张唱片翻来覆去听了很久,百听不厌。所有的声音和乐句都浸满了永不枯竭的营养。而作为年轻人的特权,我拼命吸取那些营养,直至其充满每一个细胞。

#03

Chet Baker

Chet Baker Quartet

在爵士乐全盛时代留下名字的音乐家固然为数不少,但让人如此活生生感受到“青春”气息的人,除了Chet Baker还有谁呢?

Baker创作的音乐里有一种令人胸颤的痛楚,一种萦绕心头的印象,而那是唯独他的音色和如歌的乐句才能传达的。他可以将其作为空气极为自然地吸入肺腑,再作为气息呼出体外。

#04

Miles Davis

‘Four’ & More

迈尔斯在这张唱片中的演奏入木三分、掷地有声。他所设定的节奏快得异乎寻常,简直吵架一般。Tony Williams 敲击的如白色月牙一般锐利明晰的鼓点从背后阵阵传来,而迈尔斯将魔术般的音楔毫不留情地打入其空间中大凡看得见的缝隙。他什么也不寻求,什么也不给予。没有理应被寻求的共鸣,没有理应给予的救赎。有的只是纯粹意义上的一个“行为”。

#05

Duke Ellington

In A Mellotone

《In A Mellotone》(美乐曲)这张唱片除了著名的同名曲外,还有《All Too Soon》和《Rocks in My Bed》等我所喜爱的不无涩味的曲目。《Solitude》、《Satin Doll》等埃林顿创作的名曲当然也无可挑剔,不过,即使不很有名的曲目之中也有几首能够沉静而真切地打动听者的心。如此以个人口味用自己的耳朵一首首发现藏而未露的名曲,也是走进埃林顿音乐森林——一望无边的森林——的一个莫大喜悦。

#06

Sonny Rollins

The Bridge

Sonny Rollins的唱片中,我最喜欢听的是《桥》,那是他在经过一次时间最长的沉默后灌制的第一张。声音的纵向排列栩栩如生,每个声音都具有迄今未有的沉实的芯,却又不失原来的音速,飘荡着含有阴影的内省。……每次听《桥》时我都奇异地受到激励。或许不能称为Rollins的最杰出作品,但其中确实有一种东西如温柔的钝器击打自己的心。

#07

Ornette Coleman

Town Hall

架子鼓学习的好处,看完之后,再来聊聊爵士乐

越战持续的时候,新宿一带喷云吐雾的爵士乐酒吧里,许多年轻人皱着眉头,用大音量屏息敛气地倾听从乌黑的jbl组合音响中奔涌出来的Ornette Coleman音乐,简直像要从音符的暗号式洪水中抓取重要信息。在当时,听Ornette Coleman这一行为,和读大江健三郎、看帕索里尼的电影一样,都有一种特殊感触,意义早已输入同对方接触的程序中。

#08

Clifford Brown

Study in Brown

架子鼓学习的好处,看完之后,再来聊聊爵士乐

Clifford Brown无论哪一张唱片都质量超群、充满激情,而且别开生面。唱片录制时间加起来不过四年,但布朗抓住其间大凡能抓住的机会,拼死拼活大吹特吹,毫不犹豫,勇往直前,而在登峰造极之际遭遇交通事故不幸去世。他完全远离毒品,这在当时很鲜见,却比任何人去世都早,简直是一个讽刺。我甚至觉得,未必是他“活得急”,而有可能是因为某种人生从一开始便被设定得无法忍耐人生的漫长

#09

Wes Montgomery

Full House

第一次听Wes Montgomery弹奏吉他时感觉到的,是此人的演奏和其他人截然有别。无论调子还是弹法都绝对新鲜。而且,和绞尽脑汁想出来的东西相比,更有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仿佛从哪里自然喷涌出来的,不能不为之心悦诚服。……这种发乎自然的魅力以完美形式流光溢彩的,无论如何都是现场演奏的《Full House》。也是因为有Johnny Griffin炽烈而又恰到好处的次中音萨克斯相助的关系,演奏的确精彩至极。

#10

Charles Mingus

Pithecanthropus Erectus

架子鼓学习的好处,看完之后,再来聊聊爵士乐

第一次听《直立猿人》是上高中的时候。不过说实话,并不能完全理解它的内容,也不觉得够刺激,单单困惑罢了,心想这是什么呀?尤其《雾天》(foggy day)那嗷嗷不休、吵吵闹闹的幽默感,怎么都欣赏不来。那时我想:那么中规中矩的乐曲何必歪曲到这个地步呢?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张唱片开始不知不觉滲入我的心田。以前听起来污浊、错乱的节句,渐渐变成“此处非它莫可的存在”。比如,无论听谁演奏的《雾天》,Mingus版的都必然作为一个范本蓦然浮上脑海。也真是怪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