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這句家長愛說孩子愛聽的話,危害這麼大!

1

每當家長們聚在一起聊孩子時,家長和老師見面交流時,有句話的使用頻率非常高,那就是——“我家那孩子啊,腦子可靈活了,就是懶,心思不放在學習上,他要是不懶,學習一定好得很。”說這話的家長,語氣中透露中一種淡淡的自豪感,即使他家孩子學習真的不咋滴。

這句話是不是聽起來特別熟悉?之所以這句話使用頻率如此之高是因為家長愛說,老師愛說,孩子也愛聽。

可是,它的危害卻很大。其實這句話是明貶實褒,表面上聽著好像是說話者在責怪孩子懶惰、貪玩、不上進,實際上,是在說孩子聰明、有能力。

不管是在父母、老師還是孩子的心理上,

說因為孩子懶惰所以成績不佳、表現不良,

總比說孩子本身能力有問題要明智、巧妙、耐聽的多。

至此,明明是一個大寫的缺點的“懶惰”,

反而神不知鬼不覺地變成了一把心理上的“保護傘”,

它悄悄保護著父母的心理,反正我的孩子能力是有的,他要是再勤奮點就更完美了。

它悄悄保護著老師的心理,反正我的學生是聰明的,

他只要再稍微下點功夫就能取得更大的進步。

它更悄悄保護著孩子的心理,反正不是因為我無能,我只不過懶惰不學,

所以成績才沒有理想中那麼好罷了。

2

個體心理學認為每個孩子天生都有一種追求優越的心理,而教育者的任務就是把這種追求引向富有成就和有益的方向,並確保這種追求給孩子帶來的是精神健康和幸福。“懶惰行為”看似和“兒童天生的追求優越感心理”相矛盾,我們責備兒童,就是因為他們沒有表現出追求優越的渴望和雄心。不過,如果仔細觀察他們,就會發現這種普遍流行的觀點是錯誤的。

懶惰的兒童其實正在享受懶惰的好處。懶惰的兒童不需要揹負別人對他的期望,不需要努力,總表現出一種無所謂和閒散的樣子,他即使沒有什麼成績,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人們的諒解。不過,他的懶惰卻使他成為人們關注的對象,最起碼他的父母要為他操心。想想看,有多少孩子為了引起別人的注意而不惜代價。這樣我們就會明白,這些孩子為什麼會通過懶惰來達到引人注意的目的了。

如果,家長和老師常常說文章開頭的那句話,把“懶惰”當成孩子學習不好,表現不佳的擋箭牌,那麼“懶惰”給孩子帶來的“優越感”就更多了,他也就更不願意去改正這個毛病了。當家長說“如果他不是懶惰,他什麼都能幹!”孩子對這種說法常常暗自竊喜,因為這是一個不錯的藉口,此外,這種說法還成了一個成就補償,這個富有欺騙性的“如果句式”使得他的毫無成就變得理所當然,一旦孩子取得某些成就,這些微小的成就與他之前的毫無建樹形成鮮明的對比,也恰好驗證了家長說的那句話,因此也將受到人們的激勵讚揚。而其他那些一直埋頭努力的孩子雖然取得了更大的成績,但受到的讚揚卻未必更大,也許還會被人說成:“勤能補拙”。即使是犯同樣的錯,人們對於懶惰者的批評也總比其他孩子要溫和的多。

原來,這句家長愛說孩子愛聽的話,危害這麼大!

看看,一個“懶惰”的特質,一個家長愛說孩子愛聽的“如果就”句式,給缺乏自信又懶惰的孩子帶來了多大的益處。他們就像走在鋼絲上的人,他們行走的鋼絲下面總是張著保護網,這樣,即使他們掉下去,所受的傷害也會大大減小甚至完全沒有受傷。顯然,說他們懶惰比說他們無能所帶來的傷害小,懶惰是那些缺乏自信的人的一種自我保護屏障,但同時也阻礙了他們努力解決所面臨的問題。這一點,不僅在孩子身上有體現,大人也一樣,只是社會輿論對於孩子懶惰的容忍程度比對懶惰的成人要大得多。

3

那麼,要怎樣幫助孩子糾正這樣的錯誤認知,把他們引導到正確的追求優越感的路上來呢?責備看上去是收效甚微,越是責備一個懶惰的孩子,就越是正中他們的下懷,因為對“懶惰”的過分關注和責罵轉移了人們對他能力問題的注意,而這一直是他期望的。

如果一個這樣的孩子真的發生了轉變,那是因為他的處境發生了變化。

例如,這個孩子意外取得了某項成功;原來嚴厲的老師不再教他,新來的老師比較溫和,同時又理解他,與他認真談話,給了她新的勇氣;家長不再糾結於孩子是否懶惰,而是更加客觀地和孩子分析原因,探討解決方法……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可能會突然變得勤快起來。

所以,作為家長的我們不能自己總是拿著這塊“懶惰”的擋箭牌,

不能輕而易舉地就將孩子目前的無所成就歸結為“懶惰”的結果,

而應該多多鼓勵他們去嘗試,去犯錯,

進而一步一步建立孩子對自己能力的信心

而一旦擁有了對自己能力的正確認識和信心,

他們就不會想去一直依賴“懶惰”的藉口,

逃避自己去努力的責任,

孩子反而會不知不覺地勤快起來。

類似的心理,不僅體現在這一點上,還有很多表現方式,比如孩子在考試期間表現得異常緊張,特別愛哭鬧,因為哭喊和精神緊張都是他們獲取特權的手段,所以家長們,在面對孩子的一些不良行為時,要和孩子溝通,分析內在的深層原因,再有針對性地進行正確的引導。千萬不要被孩子的“小把戲”給矇混了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