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天地”做好“大文章”

在“小天地”做好“大文章”

在“小天地”做好“大文章”

2015年底,绵阳市安州区政协在清泉镇、雎水镇、花荄镇3个镇试点设立乡镇政协工作委员会,并在2016年乡镇党委班子换届后选举产生班子成员。两年多来,3个试点乡镇政协工委广泛联系社会各界和基层群众,强化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三大职能,服务乡镇党委政府,推进决策民主化、科学化,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

“人民政协为人民。”安州区政协主席赵奎表示,把政协监督的触角延伸至乡镇,覆盖到“最后一公里”,在乡镇“小天地”做好政协工作“大文章”,是安州区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打造“可靠、有为、和谐、为民”政协的有益探索。

创新履职

充分激发委员活力

“要搞好全域旅游、乡村振兴,依托罗浮山温泉康养旅游资源,发展绿色有机特色农庄不失为一条好路子。”近日,安州区十多名农家乐负责人聚在一起,探讨当地农家乐未来发展思路。这些人还有个特殊身份——花荄镇政协工委特邀人士。

“作为政协的特邀人士,就要围绕党委政府思路,促进各项工作更好更快推进,多走访,多调研,为政府工作提供第一手数据。”蒋军有幸成为花荄镇政协工委特邀人士,他为此感到由衷的自豪。

2017年,花荄镇政协工委结合全镇中心工作,将42名政协特邀人士划分为贫困帮扶、校园环境监督、依法治镇督导、文明城市宣传、返乡创业等五个专项“工作组”,明确职责,围绕重点组织开展相应调研、督促、帮扶工作。“特邀人士的出现,让我们这些政协委员有了压力,但也有了动力。”花荄镇政协工委主任肖霄认为,将政协三大职能延伸到乡镇,可以促使委员更多地俯下身、沉下心,解决老百姓的实际问题。

雎水镇政协工委也多次组织驻镇区政协委员、特邀人士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脱贫攻坚、乡村旅游发展、维护农村和谐稳定等热点、难点问题建言献策,为推动全镇产业发展提供有效参考。清泉镇政协工委则在全镇选聘40名特邀人士,先后收集群众关于村“两委”换届、场镇环境卫生整治、法治文化阵地打造等方面工作的建议30多条。

据了解,目前全区共有97名政协特邀人士,他们在基层围绕脱贫攻坚、文明城市建设、依法治理等开展监督服务工作。

务实监督

展现民主监督“功夫”

清泉镇作为农业乡镇,镇政协工委的工作重心便放在了农村工作上。去年年底,该镇金塔村道路建设、沟渠修建、土地整理项目即将开工,但群众对如何确保工程质量、工期会不会延长、材料转运过程中会不会有污染等问题心中没底。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清泉镇政协工委组织30名特邀人士和4名区政协委员兵分几路,通过入户走访、开坝坝会等形式了解民意,再由村“两委”请施工方予以说明,让群众在项目施工前吃下“定心丸”,全力支持项目建设。

在民主监督过程中,清泉镇政协工委根据农村实际,建立“议需纳入协商事项条目,定协商范畴;议村级重大事项实施方案,定意见建议;议重大事项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定整改措施;议村级重大事项办理、完成情况,定分评判”的工作机制,确保政协对村级重大事务事前、事中、事后全程式民主化监督。

成兰铁路安州客货站建设是安州区重点项目之一。2017年,客货站周边的违章建筑拆除工作受阻,严重影响了项目推进。雎水镇政协工委得知情况后,决定将这一问题列为监督议题,并在深入调研基础上形成了题为《成兰铁路对安州区发展的影响及建议》的视察报告。区政府根据视察报告反映出的问题及相关建议,及时召开工作推进会并开展违章建筑整治行动。一个多月后,客货站周边的违章建筑被全部拆除,得到了项目施工方和当地群众交口称赞。

近年来,安州区乡镇政协工委针对群众期待和社会关注,按照“党委交办、政府领办、政协督办、科室承办、反馈结办”工作流程,侧重从民主监督角度,推动旧城改造、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失地农民养老等调研成果转化落实,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了政协力量。

来 源丨《四川政协报》2018年07月31日第02版

图文编排丨董 彦

校 检丨朱 泳 旭

终 审丨刘 姝 岚

在“小天地”做好“大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