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將王老吉更至加多寶,從涼茶大王變逃犯這些年他到底經歷了什麼


陳鴻道,廣東東莞人,“涼茶大王”,現為加多寶集團及香港鴻道有限公司董事長。他經營的紅色易拉罐裝王老吉涼茶的銷售額超過100億元人民幣,成為銷售額超越了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的中國罐裝飲料市場第一品牌,帶領王老吉成為“中華第一罐”。2016年胡潤百富榜以180億財富,位居榜單第132位。他年輕時在家鄉做批發生意。雖然生意做得不錯,但是在他看來,自己應該有更長遠的發展,批發生意終究是太受限了。

後到香港尋求發展,並創辦鴻道集團。除了運作“加多寶”,旗下品牌還有“崑崙山”礦泉水。王老吉涼茶起源於清朝道光年間。當時,廣州疫症蔓延,王澤邦以身試藥,終於研製成功了一種涼茶配方,可以緩解鄉民的病痛,並幫助大家預防了多種疫症。一下子,王澤邦名聲大振,被道光皇帝多加封賞,後來他在廣州開設涼茶店,並稱其為“王老吉”。當廣州醫藥集團取得其經營權,王老吉的銷售有著穩定的市場,但銷售業績卻一不上不下。

當時,陳鴻道認為,王老吉之所以沒有打開廣闊的市場,主要是因為營銷策略不匹配。於是在1995年,他以加多寶公司的名義與廣藥集團簽訂商標許可使用合同,取得王老吉涼茶在內地的獨家經營權,產品形式為紅色易拉罐裝,而廣藥集團仍生產綠色包裝的王老吉涼茶,協議約定租金為300萬元/年,期限為15年。經陳鴻道的經營,紅罐王老吉取得不錯成績,連續幾年銷售業績都維持在1億多元,但是這個數字還遠遠沒有達到陳鴻道的目標。


為了進一步開拓市場,陳鴻道決定聘請專業人士為企業出謀劃策。02年,他委託一家諮詢公司為企業的發展做戰略分析,在諮詢公司的報告中,明確指出產品的市場定位應為“防上火”。這一定位正是看到當年全國流行口味比較重的菜系,並提出了一系列的實施方案。看了這個報告之後,陳鴻道非常滿意,馬上在企業內部實行起來。2003年,廣東涼茶被列入預防非典用藥目錄之中,這無疑是一個絕佳機會,促使王老吉開始跨入範圍。

2008年,汶川地震爆發,陳鴻道以加多寶名義捐出1億元,此舉被指為成功營銷,“王老吉”涼茶因此在全國名聲大噪,加多寶當年銷售收入勁增至150億元。到2009年,統治中國飲料市場20多年的可口可樂銷售額達到150億元,而王老吉的銷售額奇蹟般地達到了160億元,業界深深為之震撼。陳鴻道奮戰了14年之久,終於實現了中國涼茶飲料的偉大“崛起”。在王老吉如日中天的時候,一個危機逼近了陳鴻道。

那就是他在內地的王老吉商標,是租借來的。這時候王老吉商標可以說已經是一個會下金蛋的母雞了。於是原來租借商標給陳鴻道的廣藥集團,決定在租借期滿之後,收回自己的商標,自己運營。2012年,廣藥集團與加多寶曾經進行過多次關於王老吉商標的仲裁,後來廣藥集團收回了王老吉商標的使用權。這時候加多寶也將自己的品牌正式更名為加多寶。


在眾人認為陳鴻道時代的“王老吉”已經結束時,誰又會想到,僅在短短的兩個月後,一句“中國好聲音,中國好涼茶”的廣告詞讓一個全新的“加多寶”版本涼茶逆襲成功。當年銷量突破200億元。“加多寶”超越可口可樂、雪碧等,居全國罐裝飲料市場銷量第一名。隨著廣藥集團狀告陳鴻道,用300萬港元買通原廣藥集團總經理李益民,用不到國際慣例1%的商標使用費又簽訂了兩份補充協議,將王老吉商標許可期限延長至2020年。

東窗事發,陳鴻道隨後棄保外逃香港至今。說陳鴻道是“涼茶大王”,不如說他是“營銷奇才”更貼切。在加多寶的紅罐“王老吉”賺得盆滿缽滿時,廣藥生產的綠色盒裝“王老吉”一直銷路平平。陳鴻道能將“王老吉”推上商業化運作的巔峰,又帶領加多寶品牌逆襲成功,這一切並非偶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