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創作精英組成的鐘祥鄉土作家羣

被稱為“一種奇特的農村文化現象”的鍾祥鄉土作家群

,享譽中華大地,曾獲得湖北省“一縣一品”文化品牌創建獎,受到中宣部、省委宣傳部、省文聯以及《人民日報》、《中國文化報》、《文藝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湖北日報》、湖北電視臺等40多家媒體和社會的廣泛關注。

文化創作精英組成的鐘祥鄉土作家群

鍾祥鄉土作家群形成於上世紀80年代,初為鍾祥縣文學創作學會後更名為作家協會。協會先後成立6個分會,每個分會聯絡2至3個鄉鎮 形成覆蓋全市鄉土作家隊伍的網絡。現有鄉土作家400多人,年齡最大的90歲,最小的18歲,其中,中國作協會員2人,湖北省作協會員52人,荊門市作協會員67人。農民作家佔會員總數的三分之二以上。全市鄉土作家隊伍累計出版文學專著300多部,在國家級、省級報刊發表詩歌、散文、小說等文學作品2萬多篇。近幾年,鍾祥鄉土作家群的隊伍日益壯大,作品不斷創新。

現在鍾祥鄉土作家群的創作現狀大體可分為三類 一是工作、生活在鄉鎮的純農民作家,主要是業餘創作,大約佔三分之二,二是城鎮及企事業單位的公務員和退休人員,也是業餘創作,約佔三分之一;三是從事專業文學工作或創作的準作家他們靠創作發表文學作品和編輯出版專著維持生計,雖然人數不多,但他們都是創作精英。如今鄉土作家除了已故的馮道信先生,既有像蔡章田、王世春、楊道金、董玉傑、陳軍、艾晶晶、周樺、全淅林、饒秀珍、劉正權等一批鄉土文學領軍人物,也培養出像昊閒雲、周秀鳳、張軍蘭、杜愛華、都俊、馬俊芳、蘭雲峰、劉琛琛等眾多新銳作家,還孕育了一大批優秀的地方文學人才,創作了一大批優秀文學作品,農民作家楊道金專寫世界領袖人物,他創作的《平民領袖》、《布衣總理》、《普京傳》等作品,在全國乃至世界引起較大反響。被譽為“農民寫百萬言鉅著第一人”的陳軍創作的《嚴嵩》、《村裡回來了狀元女》、《北京城裡的農民工》、《孫悟空與嘉靖皇帝》等多部作品已分別由河北大學出版社和中國社會出版社出版發行。由馮道信同朱學忠、廖運孚、候書雲等人歷時3年編著長達70萬字的《鍾祥五千年》,是荊門市乃至湖北省迄今為止唯一的一部縣史。移民作家仝淅林的長篇報告文學《移民大柴胡》2005年被評為全省重點文藝作品中標項目;青年女作家鄧德玉創作的長篇小說《后土灣》榮獲湖北省文學院楚文學新秀獎。劉正權的《遺憾再一次飄過》、《傷已逝愛才開始》等六部小說集和網絡寫手吳閒雲的 《博弈三國》、《煮酒探西遊》、《窺破金瓶》、《黑水滸》四部隨筆分別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青年女作家艾晶晶的《寂寞空庭春曉晚》等24部系列言情小說由北京新世紀出版社出版,成為青年讀者追捧的暢銷書。文學新秀劉琛琛出版的新書《紅顏控》已經銷售到美國和臺灣。

文化創作精英組成的鐘祥鄉土作家群

鄉土作家“以上為本”,取身邊的素材,寫身邊的故事,抒發內心的情感。其作品散發著濃郁的鄉土氣息,因此頻頻在國內獲得大獎。農民作家王世春的中篇小說《春忙·春茫》獲“當代文學獎”,《白瑪》2004年獲“第二屆全國青年文學獎”和湖北省第六屆“屈原道學獎”《耗子·女人和牛》及《秋獲·秋惑》分別獲首屆、第二屆“路遙青年文學獎”;農民作家劉樺的小說《哭泣的漢江》獲第三屆“路遙青年文學獎”;青年作家劉正權創作的小小說《細腰》獲第六屆全國微型小說作品獎年度二等獎;女作家魏庭梅《我也有解釋權啊》獲得第九屆全國微型小說年度評比三等獎。青年作家鄂俊的散文 《幸福的庭院》獲2012年全國散文作家論壇大賽一等獎。肖立寬創作的詩詞獲中華詩詞研究會主辦的“迎亞運”詩詞大賽二等獎。董玉潔散文《玲兒·玲兒》獲2006年度中國優秀散文獎,《奶奶和1953年諾貝爾獎》在2006年度中國散文排行榜中榜上有名,《我想你們》 人選新加坡中學生課本《金魚的死法》人選上海語文教材;饒秀珍的散文《鍾祥,有個名揚全國的鄉土作家群》在2008年8月省文聯舉辦的《親吻歲月——改革開放30年湖北文藝界真情回眸》散文隨筆徵文大賽中獲一等獎;青年作家黃顯銘的文章多次被《幸福》、《知音》、《青年一代》等多家報刊雜誌刊登;女作家周秀鳳創作的散文《如花的歲月》、《公公的酒文化》分別發表於《散文百家》和《散文選刊》;蘭雲峰的《真的不好笑》在《今古傳奇·故事版》奪取榜首。王麗的作品《差點摔了一踐》在《小小說大世界》刊登。青年作家張軍蘭作品上過《詩刊》、《小說月刊》。

鍾祥鄉土作家群創作的電視專題片和電視劇也取得顯著成果。先後有近百條(部)廣播電視藝術精品在市內外展播。

原文地址:http://www.shoushanmen.com/culture/965.htm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