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書精華--五分鐘看完全書核心理論

知識工作不能用數量來衡量,也不能用成本來衡量,衡量知識工作主要看其結果,而不看機構規模或管理工作的繁簡。 7


在組織的內部不會有成果出現,一切成果都存在於組織之外。 13

對於外部的情況,真正重要的不是趨勢,而是趨勢的轉變,這是決定成敗的關鍵。 16

管理者對不能轉化成電腦邏輯和語言的資料和刺激,恐怕會不屑一顧,可能因此失去觀察力(對情況的察覺),而僅僅重視事實(即情況發生之後的數字)了,這樣一來,大量的電腦信息反而會使他們與外界的實際隔離。 17

電腦只能反映已存在的情況,如果不能有意識地去察覺外部世界,則組織內部的事物必將矇蔽他們,看不見真正的事實。 17

管理者有效的基礎:

●記錄時間

●管理時間

●統一安排時間 24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書精華--五分鐘看完全書核心理論

一個平靜無波的工廠,必是管理上了軌道,如果一個工廠常是高潮迭現,在參觀者看來大家忙的不可開交,就必是管理不善,管理好的工廠,總是單調無味,沒有任何刺激動人的事件,那是因為凡是可能發生的危機都早已預見,且已把解決辦法變成例行工作了。 41

人們以為可以晚上加班,因此反倒沒有抓緊白天的工作時間,早上花90分鐘在家開始工作。 49

我可以做出什麼貢獻。 53

另一個浪費時間的原因,組織不健全,其表現是會議太多。 42

知識工作者並不生產“實物”,他生產的是構想,信息和觀念。 60

流水線式的組織,誰也不受誰的管理和指揮,為一個目標而工作,在自己的工作範圍有絕對的權利。 65

以任務需求為基礎的標準,而不是個人設定的標準。 66

充分發揮人的長處,才是組織存在的唯一目的。因人設事,而非因事設人,通常先有了某一個職位,再物色人選來出任該職位,這樣的步驟,往往引人走入歧途,物色的人選往往只是最不至於出差錯,也就是僅合乎最低要求的人選,結果,難免都是平平庸庸的人選了。 73

組織的好壞不是油天才來驗證的,只有讓平凡人都能做出不平凡的事的組織,才是好組織。 78

壓力總是偏愛機構內部的事務,偏愛已經發生的事情而忽視未來,總是喜歡危機而忽視機遇,總是傾向急功近利而對真正的現實世界視而不見,總是看重緊急事務而對關係重大的事務反應木然。 106

優先次序的重要原則:

●重將來而不重過去

●重視機會,不能只看到困難

●選擇自己的方向,而不盲從

●目標要高,要有創新,不能只求安全方便 108

決策先從管理者的見解開始,不是從蒐集事實開始,先要有自己的見解,假設是不必辯論的,卻必須經得起驗證,經得起驗證的假設才值得我們重視。 139

好的決策,應以互相沖突的意見為基礎,從不同觀點和不同的判斷中選擇,所以,除非有不同的見解,否則就不可能有決策,這是決策第一原則。 143

新決策的兩點原則

●如果利益遠大於成本和風險,就該行動。

●行動或不行動,切記只做一半或折中。 15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