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黃金周消費升級勢頭「停不下來」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冉隆楠)雖然今年“十一”黃金週已經落下了帷幕,但不少人還沒有從節日的氛圍中走出來,沉浸美食和美景的餘韻中。長假期間,得益於多種多樣的休假方式,假日消費市場也十分繁榮興旺。據商務部監測,10月1日至7日,全國零售和餐飲企業實現銷售額約1.4萬億元,日均銷售額比去年“十一”黃金週增長9.5%。

提質升級成主旋律

今年“十一”黃金週期間,商品、服務等傳統消費市場紅紅火火,不僅延續了往年黃金週的“旺”勢,還出現了一些新的亮點。

在商品消費方面,提質升級成為主旋律。商務部數據顯示,黃金週期間,各地有機食品、時尚服飾、金銀珠寶、超高清電視、智能手機、智慧家居用品、綠色家裝材料、汽車等商品銷售紅火。陝西、雲南、四川、湖北重點商貿企業銷售額同比分別增長12.7%、12%、11.3%和11.1%,廣西、湖南、重慶、海南分別增長10.5%、10.2%、9.8%和9.8%。上海以舉辦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為契機,打響“上海購物”品牌,圍繞新品首發季、商圈嘉年華等6大主題板塊,組織開展100項促消費活動,重點監測企業銷售額同比增長10%左右。江西、雲南重點監測企業家用電器銷售額同比分別增長12.1%和10.3%。一些重點監測企業大屏幕高清電視銷量同比增長5倍以上,洗幹一體機、淨水器、健康空調、智能馬桶蓋銷量同比增長一至兩倍。廣西汽車交易會成交量同比增長20%,陝西重點監測企業汽車及其用品銷售額同比增長19.8%。

與此同時,各地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充足、品種豐富,價格總體平穩。分品種來看,糧食價格保持穩定,36個大中城市大米、麵粉價格均與節前一週持平。食用油價格略有波動,其中豆油價格上漲0.3%,菜籽油價格下降0.1%,花生油價格持平。肉類價格有漲有跌,其中豬肉價格下降0.1%,牛肉、羊肉價格均上漲0.6%。禽產品價格小幅波動,其中白條雞價格上漲0.2%,雞蛋價格下降0.3%。蔬菜價格有所上漲,30種蔬菜平均價格上漲1.3%。

服務消費也是黃金週期間的“重頭戲”之一,旅遊、看電影、觀演出、逛博物館、泡圖書館等過節方式成為潮流。阿里旗下本地生活服務平臺口碑數據顯示,黃金週期間,全國線下餐飲、休閒娛樂等本地生活服務消費總額環比節前大漲51%。

作為黃金週首選項目,旅遊市場依然十分火熱。商務部數據顯示,黃金週前4天,全國接待國內遊客5.02億人次,同比增長8.8%;實現國內旅遊收入4169億元,同比增長8.1%,個性化、定製化、高品質旅遊產品受到歡迎。攜程旅遊網發佈的“國慶旅遊消費升級報告”顯示,5鑽、私家團、定製遊、當地嚮導等一系列升級型新產品受到熱捧。馬蜂窩旅遊網分析超過一億旅行者的預訂數據發現,更具個性的自駕遊備受遊客關注,新興景點的關注量增長迅速。 馬蜂窩旅遊研究中心負責人馮饒表示,自駕遊的興起是個性化旅遊趨勢下的一種必然,遊客在各個方面對品質要求的提高、對高品質旅遊消費意願的增強,其實都能夠體現旅遊消費升級。

此外,黃金週前6天,全國實現電影票房17.1億元,一批優秀國產電影叫好又叫座。國家大劇院推出29場精彩演出,中國網球公開賽每天吸引上萬觀眾到場觀賽,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前4天入館人數達4.7萬餘人,天津圖書館接待讀者超過3萬人。

消費升級趨勢下,人們在旅遊過程中也更加重視體驗,口碑數據發現,老字號成為本次國慶黃金週的最大贏家之一,各地品質高、口碑好的老字號在這個假期依然吸引了眾多遊客。在江蘇揚州,冶春、富春等老字號茶社每天接待近8000人,創下近兩年國慶黃金週新高,不少茶社都延長了經營時間,並在等候區安排了地方特色的戲曲、民俗活動。

長假期間,各地婚慶喜宴、家庭聚餐市場也十分紅火,大眾化、特色化餐飲廣受青睞。陝西、江蘇、湖北重點監測餐飲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分別增長13.2%、12.6%和12.5%,廣西、吉林、四川分別增長11.2%、10.2%和9%。北京老字號餐飲生意火爆,午餐翻檯率在2次以上,晚餐翻檯率甚至達到3次以上,一些企業營業額增長超過10%。四川南充婚宴需求旺盛,10家重點監測企業營業額同比增長28%。山東青島特色餐飲店生意火爆,營業額同比增長超過20%。

口碑數據發現,老字號成為本次國慶黃金週的最大贏家之一。長假前三天,餐飲類老字號商家的交易規模環比節前增長近7成。80後、90後成為支撐老字號銷售額穩定增長的主力軍,他們貢獻了近6成消費。而95後則是老字號消費支出增長最快的群體,較去年同期增長近20%。

據瞭解,老字號如此受到年輕群體的青睞,與其不斷升級服務、營造智能化消費體驗有關。今年黃金週是武漢餐飲老字號蔡林記的智慧餐廳落地後的首個長假,從數據看,門店銷售異常火爆,交易規模較去年同期上漲55%,客流量也增長了27%。

新興消費引關注

黃金週期間,不僅傳統消費市場亮點紛呈,新興消費模式也引發大眾關注,網絡購物、網上訂餐、定製旅遊、共享民宿、移動支付等新消費模式持續火熱。

商務部數據顯示,黃金週前6天,一些電商平臺交易額同比增長20%以上,部分網絡訂餐平臺訂單數同比增長50%以上。北京眾多餐飲企業通過第三方外賣平臺擴大消費群體,利用微信、手機APP等手段與消費者互動,受到年輕群體歡迎。一些短租平臺共享民宿預訂量同比增長5倍,部分線上旅遊平臺定製旅遊銷量增長50%以上。移動支付日益普及,消費者一部手機就能解決吃住行、遊購娛等各類需求。

以移動消費為例,不僅在中國移動消費十分普及,現在隨著出境遊的火爆,中國遊客也把移動支付帶到了全球各地。據悉,中國遊客已連續五年蟬聯出境遊第一大客源國,單看2018年國慶黃金週,出境遊人數就高達700萬人次。支付寶的數據顯示,出境遊消費升級的趨勢顯著。其中,二線城市居民境外消費表現搶眼,福州以70%的人均消費增長率首次超越北上廣(北京45%、上海60%、深圳28%、廣州27%),成為境外移動支付消費增長最快的城市。其他二線城市也緊隨其後:杭州(50%)、武漢(31%)、天津(30%)、成都(26%)、重慶(21%)。

與此同時,各年齡層都展現了強勁的境外消費趨勢。口碑數據顯示,其中,“60後”境外遊消費人數暴增了9成,位列增速首位,這意味著越來越多的中國大媽、中國大伯在出境時選擇了手機付款。而“70後”“80後”境外出遊人均消費的增幅最大,皆達到了35%。

中國人出境遊消費升級也帶動了全球的消費數據增長,由此衍生出了新一批網紅目的地。支付寶發佈的數據顯示,這個“十一”黃金週,在首批40個出境遊不帶錢包地標中,英國比斯特購物村以移動支付增長90倍的速度領跑所有熱門目的地,日本大阪道頓崛商圈增長70倍,澳大利亞悉尼機場增長55倍。

此外,今年長假,50歲以上的老年群體也表現出了空前消費力。口碑數據顯示,相較去年同期,銀髮族的餐飲消費增長16%,遠超其他人群。

這些老年消費人群在吃這件事上“潮”的程度也絲毫不亞於年輕人。以奶茶店為代表的網紅店,已經不再只是年輕人消費的專屬陣地。黃金週期間,在這些網紅奶茶店,消費規模增長最快的人群,既不是80後也不是90後,而是50歲以上人群——他們在網紅奶茶店的消費環比節前大增68%,同比上漲近3成。

同時,老年消費者逐“潮”的需求已經不僅限於“嚐鮮”,他們也在學習和掌握能讓消費體驗變得更好的互聯網新功能。不少網紅奶茶店已經接入口碑App等平臺的手機預點單功能。消費者提前點好單,預約時間即可到店取走,免受排隊之苦。這類新功能也受到了不少銀髮族的歡迎。黃金週期間,老年消費者通過手機預點奶茶的訂單數環比節前增長近84%。

總體而言,今年“十一”黃金週,全國消費市場保持平穩較快增長,吃穿用等傳統消費提質升級,文化、旅遊、體育等新興消費亮點紛呈,線上線下融合、智慧商店、移動支付、綠色共享等新模式蓬勃發展,品質化、個性化、體驗式消費引領潮流,消費升級勢頭不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