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吴南蔡”中的“蔡”指的是蔡锷,“吴”指的是谁?

我们知道,近代云南的蔡锷,以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多方面的才能在革命党人中享有崇高威望。那么,能与蔡锷齐名的“吴”指的是谁呢?

他就是时称“盖世之杰”、“大将军”的吴禄贞。

云南的蔡锷眷恋小凤仙,而吴禄贞在东北纳女伶尤鑫培为妾,加上两人都是当时名震一时的豪杰,于是时称“北吴南蔡”。

吴禄贞,湖北云梦人,青少年时代就参加兴中会和自立军起义。后赴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留学,与满洲贵族

良弼是同学,并在后者的推荐下当上了新军第六镇统制。

“北吴南蔡”中的“蔡”指的是蔡锷,“吴”指的是谁?

吴禄贞

不过,这还不足以让他被世人所熟知。

这时出现的“间岛问题”,给了吴禄贞建功立业的好机会。

间岛包括中国吉林省延吉、汪清、和龙、珲春地区,实际上这是日本为侵略中国领土强强取的名称。原本是指图们江北岸吉林省延边地区和龙县光霁峪前的一处中国领土,只不过是允许“韩民租种”。日俄战争后,日本成为朝鲜的保护国,强行将“间岛”范围扩展到包括延吉、汪清、和龙、珲春等在内的大片领土,并制造“间岛问题”企图实施侵略。

1907年,吴禄贞随徐世昌赴奉天,任军事参议,很快又转任延吉边务帮办,并据实地考察写成《延吉边务报告书》,论证延吉自古为中国领土,力破日本侵略图谋。

此外,吴禄贞还是袁世凯唯一惧怕的革命党人。

前面我们讲过吴禄贞在同学良弼的推荐下当上了

新军第六镇统制。

“北吴南蔡”中的“蔡”指的是蔡锷,“吴”指的是谁?

表面上看,这只是清政府一次普普通通的任命,但仔细研究就会发现,其中的奥妙可大了。

要知道,清朝新军第六镇是由袁世凯小站练兵的部队改编的,可以说是袁的私人武装也不为过。

清政府有意任命吴禄贞为新军第六镇统制,目的就是为了限制袁世凯。据说良弼是希望通过吴禄贞这样的“士官系”来排挤袁,才“举荐”吴的。

但是,让清政府始料不及的是,武昌起义后,吴禄贞却联合革命党,屯兵威胁北京。其实,吴禄贞是"中央革命论"的倡导者,历来主张在清政府的心脏北方地区发动起义。

这样一来,作为革命党人的吴禄贞同时得罪了两个大BOOS。

辛亥革命爆发后,清政府为笼络控制吴禄贞,任他为山西巡抚。这次清政府的如意算盘再次落空。吴禄贞与阎锡山会面后随即组织燕晋联军,推吴禄贞为大都督,阎锡山、张绍曾为副都督,并约定在同年11月7日清晨通电全国,通告直隶独立,然后北上一举推翻清王朝。

当天晚上,吴禄贞宣布完次日清晨起义后,到车站的站长办公室进一步筹划起义准备工作,一直到起义的枪声将要打响。

谁知就在这时,一群兵突然冲进办公室开枪乱打,年仅三十一岁的吴禄贞,以及参谋张世膺、副官周维桢等人牺牲。吴的头颅不知去向,下葬时,阎锡山专门请木工做了一个木人头,安放在其尸身颈腔上。

在赵润生、马亮宽合著的《直隶惊雷--辛亥革命在京津冀》里认为,“吴禄贞之死在当时产生了重大影响,它直接导致了滦州兵谏的失败,致使北方辛亥革命大联盟陷入瘫痪,也使南方独立各省承受了更大压力,革命党人因此而蒙受了严重受损,此后北方地区长期陷入黑暗统治之中。”

“北吴南蔡”中的“蔡”指的是蔡锷,“吴”指的是谁?

袁世凯称帝

那么,是谁主谋刺杀吴禄贞的呢?不过,肯定与吴禄贞得罪的两个“大BOOS”有关。

因为吴禄贞不仅严重威胁到清王朝的统治,还是袁世凯唯一惧怕的革命党人。如果吴的计划成功了,清王朝将迅速瓦解,袁世凯也将腹背受敌,根本无力掌控快速蔓延的革命,更无筹码与南方革命党谈判,结果是辛亥革命将取得完全胜利。

可见,清王朝和袁世凯都有可能谋杀吴禄贞。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吴禄贞与邹容一起被追认为“大将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