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華、陳羽凡都患有B肝,B肝究竟有多可怕?

五美元的剋星


乙肝疾病的發生,常常會讓患者們十分恐慌,不知道究竟如何是好。事實上,乙肝並不可怕。

患有乙肝往往是由於患者機體感染了乙型的肝炎病毒,抑或為HBV的攜帶者。雖然乙肝是一種體液傳播的傳染病,但是不會經口傳播,更別說是通過身體觸碰,公用日常用品這些方式了,所以日常生活中並不需要隔離。

乙肝可以通過母嬰或者是血液傳播等方式傳播,但是如果母親不小心患上了乙肝疾病,與此同時其子女在出生時只要能夠及時進行乙肝疫苗的注射,那麼子女是可以避免成為乙肝病毒的攜帶者的。

針對乙肝本人,雖然有患者常常會表現出身體乏力、經常噁心、容易腹脹等不良症狀,但是如果能控制好病毒量,肝功能保持正常,是可以正常生活的。

需要明確的是,與一般人相比,乙肝患者的免疫力處於較低的水平,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飲食習慣,避免其肝炎疾病最終向肝癌進行轉變。患者們可以嘗試在平時的生活中,多多選擇富含優質蛋白的食物,但是對於辛辣和油炸類的食物,則應當要儘可能少吃,以免損傷自身肝臟,與此同時減輕機體肝臟的負擔。

從事消化內科專業二十年,多次在華西醫院消化內科進修,對消化科的常見病及疑難雜症的診治有豐富經驗。


醫聯媒體


天王劉德華曾在採訪中說,自己很小的時候就攜帶了乙肝的病毒,這麼多年過去了,天王身價不菲,可是乙肝始終伴隨,沒有治癒。還有歌手陳羽凡也是乙肝,這些名人應該有比普通人更好的治療機會,可是一樣沒有辦法,可見乙肝的治療是醫療技術水平的問題。現在還沒有能完全治癒這種疾病的藥物,手術。

我國是乙肝的高發區,很多人都是乙肝病毒攜帶者。如果感染乙肝病毒後六個月內沒有清除,那就會發展成慢性感染。而且最初的慢性感染是沒有任何不適症狀的,所以感染的患者通常是意識不到自己已經感染了乙肝病毒,無法及時採取治療措施。此時乙肝病毒在體內不斷複製,損傷肝臟細胞,乙肝的可怕之處,在於它可能會導致肝硬化和肝癌。乙型病毒肝炎反覆傷害肝臟細胞,時間長了會導致肝臟上各種瘢痕,後續就會導致肝臟的纖維化,肝臟纖維化嚴重了就會引起肝臟硬化,肝臟硬化再發展,就是肝癌了。有數據統計,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患者中,有2%最終患肝癌。

目前治療乙肝的藥物主要是抗病毒。其實個人覺得,預防比治療更重要,定期做好體檢中的乙肝檢查項目,不要反覆使用注射器,不接觸不明的血液等,保護好自己。其實乙肝在生活中很少會通過唾沫空氣等傳染,共同生活幾十年的夫妻一方患有乙肝,而另一方沒事。大家可以不必恐慌,害怕,或者對乙肝病毒攜帶者抱有歧視。就像劉德華雖然有乙肝,但是他的千金是健康的,沒有乙肝的。希望在不久的將來,人們可以找到治療乙肝的辦法。


藥事健康


乙肝在中國其實很常見,隨著現代醫學的進步,抗乙肝病毒藥物的研發上市,其實很多活動期有傳染性的乙肝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中國的乙型肝炎病毒攜帶者人數雖然很多,但是並沒有大家想想的那樣恐怖和可怕,你看劉德華、陳羽凡等那些名人不都是好好的嘛。


認識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是一種損害肝臟的嚴重疾病,本病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該病毒通過體液接觸而在人與人之間傳播。最常見最有可能的傳播途徑是性交或共用針頭。

您還可能是通過以下途徑而感染了此病:

●用帶有病毒的針進行紋身、針刺治療或身體穿孔

●與被感染者共用牙刷、剃鬚刀或其他個人物品

如果您患有乙型肝炎並且懷孕,則可能將病毒傳給您的孩子。


如何避免被傳染為乙型肝炎?

●在性交時使用乳膠避孕套

●不與他人共用剃鬚刀、牙刷或任何可能沾染了血液的物品

●不與他人共用針頭或注射器

●採用繃帶覆蓋傷口和開放性潰瘍

●確保您的家人和親密朋友進行了乙型肝炎的檢測和疫苗接種


陳舟醫生


在沒有發明抗病毒治療藥物之前,乙肝的確很可怕。一說起某某某是乙肝,馬上就被聯想到肝硬化、肝癌、肝腹水、肝昏迷。甚至因為這個原因,很多人不敢戀愛、結婚、生孩子。因為只要反覆肝功能不正常的話,經過20年左右的積累,乙肝病人就會變成肝硬化甚至肝癌。

但自從1997年,拉米夫定這類抗病毒藥上市以來,只要定期複查,按醫生要求在需要抗病毒治療的時候,及時開始治療的乙肝病人,便能夠長期保持肝臟情況穩定,也不會變成肝硬化、肝癌了。所以,目前有些樂觀的肝病專家就說:“現在,乙肝幾乎不是個病了,乙肝病人只是比別人多吃一片藥而已,其他都跟普通人是一模一樣的了。”

很多乙肝病人會問醫生,我有乙肝,是個這輩子都不能治癒的慢性病人,是不是就不能工作了。而且,也真真見過這種從沒有任何症狀就不工作的乙肝病毒攜帶者。

還有一些乙肝病人會問,我是乙肝,還能不能游泳、跑半馬,或者舉鐵呢?

這時候,我也會舉劉德華這個栗子了。呵呵😄😄

華仔作為一個一線明星,幾乎不用替身拍了那麼多打打殺殺、消耗體力的動作片。😜😜😜咱們又有什麼理由不工作、不運動,天天躺床上養“病”呢?

只要肝功正常,乙肝病人完全可以像普通人那樣去做愛做的事情呢。不論是工作,還是運動,不論是跑半馬,還是爬珠峰,以及上演——動—作—片,統統都沒有任何禁忌啊。

而現在,如果真正因為乙肝發作導致肝功不正常的話,通過吃抗病毒藥,就可以在短時間恢復正常。然後長期服用這類抗病毒藥,就會長期保持肝功正常的。所以,我們才有底氣說“乙肝不是病”這樣🐮的話了。


肝病醫生閆傑


一提到某人患有乙肝,身邊的朋友、同事多數會遠離他,生怕會傳染給自己,甚至會讓人聯想到肝硬化、肝癌。那麼乙肝真的有那麼可怕嗎?

什麼是乙肝?乙肝簡單來說就是由乙型肝炎病毒侵襲肝臟從而導致的一種傳染性的疾病。臨床多表現為噁心嘔吐、食慾減退、肝區不適、全身乏力等症,更甚者會出現少尿、腹水、黃疸等症狀。若不及時接受治療或慢性肝炎日久,可能會使患者逐步出現“肝炎-肝硬化-肝癌”等疾病。

乙肝是怎樣傳播的呢?乙肝主要有四種傳播方式,包括血液、母嬰、醫源性及性接觸傳播。因此,與乙肝患者共同工作及握手、擁抱等接觸,同住一個宿舍、共同進餐等無體液、血液暴露的接觸是安全的,並不會傳染給自己的。

乙肝對肝臟的不可逆的損害不容小覷。如發現自己得了乙肝,建議及時去正規醫院就診,諮詢專科醫生,接受合理治療,使用正規抗病毒藥物。乙肝抗病毒治療是一個比較複雜的、漫長的過程,患者應有足夠的耐心及信心。同時建議乙肝患者儘量每半年或一年檢查一次肝功能及上腹部彩超,如有變化,應及時進行進一步治療。

乙肝疫苗是預防乙肝的有效藥物,接種疫苗後機體可以產生保護性抗體以對抗乙肝病毒。大家可以去醫院檢測乙肝五項確定是否有乙肝抗體,如果有乙肝抗體,機體遇到乙肝病毒的時候,就會立即向其“開火”,將其清除,避免感染。


杏花島


乙肝是由於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引起肝臟自身免疫而導致肝臟炎症反應的一種疾病。它具有一定的傳染性,主要通過消化系統及血液傳播,比如使用乙肝患者使用過得且沒有被充分消毒的碗筷、盤子等炊具就容易被感染乙肝病毒而患肝炎,同時如果使用了被乙肝患者血液感染的注射器等其他東西,或者輸了含有乙肝病毒的血液也容易被感染乙肝病毒而患上乙肝!

但是患了乙肝並不可怕,只要我們及時去正規醫院積極配合醫生進行治療,按時按量服用醫生開的抗病毒藥物,及時做相關的檢查,就一定能遏制乙肝病毒的進展,就可以是乙肝大三陽轉化為小三陽,使乙肝小三陽轉陰。當乙肝小三陽轉陰以後乙肝病毒就不會對我們身體造成危害了。但是乙肝患者必須得綜生服用抗病毒藥物,以防止乙肝病毒死恢復燃。

關注“醫學慕課”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醫學慕課


明星也患有乙肝,同時擁有成功的事業和性福的家庭,恰恰說明乙肝可怕也不可怕。化用毛爺爺的一句話,我們要從戰略上藐視乙肝,從戰術上重視乙肝。

明確傳播途徑

1 接種乙肝疫苗

通過接種疫苗可以保護自己免患乙型肝炎。乙型肝炎疫苗具有傑出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記錄。自1982年以來,全世界已使用超過10億劑疫苗。該疫苗在預防形成慢性感染方面的有效性高達95%,保護至少持續20年,世衛組織迄今未建議接種加強劑。

2 阻斷傳播,特別是母嬰傳播

避免母嬰傳播、不安全的注射和輸血、未加保護的性接觸,特別是母嬰傳播,通過孕產期疾病篩查,即使干預,是可以進行阻斷的。

3 反對歧視

同時我們也要明確共用餐具,母乳餵養,蚊蟲叮咬擁抱,接吻,握手,咳嗽,噴嚏,或在公共遊泳池玩耍或類似行為

不會傳播乙肝。總之日常生活接觸和消化道傳播一般是不傳播乙肝病毒的

4 防止乙肝轉慢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6個月後依然反覆感染,會發展成慢性肝炎,造成肝組織損失,部分會發展成肝硬化和/或肝癌。成為慢性疾患的可能性取決於一個人被感染時的年齡。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6歲以下兒童轉為慢性感染的可能性最大。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健康成年人中,低於5%的人轉為慢性感染。

5 定期複查,密切關注關鍵指標

慢性乙肝轉肝硬化的危險因素有:

年齡大、男性,發生HBeAg血清學轉換時年齡>40歲,ALT持續升高,HBV DNA>2000IU/ml,HBeAg持續陽性,C基因型,合併丙肝、丁肝或HIV感染,飲酒,肥胖——都是成年人慢性乙肝轉肝硬化的高危因素

根據每個人的不同情況,醫生會制定相應的抗病毒治療和保肝治療方案,一定要堅持治療,每半年進行復查。

同時注意生活方式的改變:戒酒、注意飲食健康、積極鍛鍊、勞逸結合。




浙江新聞與大家分享一則關於乙肝危害的新聞:

河南小學生小趙今年13歲,本來正是備戰中考的時候,可今年1月,他像平常一樣正常吃飯,飯後突然吐血了。這可把當時一同坐在桌旁的父母嚇壞了,趕緊將兒子送到當地醫院救治。

“到了醫院後,他還是吐血,而且一直和我說,頭暈沒力氣。”小趙的媽媽說,醫院當時診斷為“上消化道出血”,兒子全血細胞減少,隨即就被轉入了重症監護室。但小孩好好的,怎麼會突然消化道大出血呢?小趙爸媽百思不得其解,為了進一步查明病因,帶著兒子輾轉到武漢求醫。

“當時住進醫院後,做了全面檢查,醫生說考慮是乙肝肝硬化失代償期,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導致出血,建議我們做肝移植治療。”小趙媽媽恍然大悟,後悔不已。

原來,小趙的媽媽就患有慢性乙肝,13年前生下小趙時,通過母嬰傳播給了孩子。然而,因為母親的乙肝疾病仍處於代償期,平時沒有症狀,於是疏忽治療,不想讓孩子遭受如此大的病痛。

乙肝傳播途徑

“做父母的心裡難過懊悔,這次無論如何要把孩子的病治了,絕不再留遺憾。”於是,一家人又從武漢慕名來到了杭州,找到樹蘭醫院,希望鄭樹森院士為孩子做肝移植。

這麼小的年紀就做肝移植嗎?鄭樹森院士與肝膽胰外科團隊進行詳細會診評估後,考慮小趙年紀尚輕,肝功能尚可,暫時沒有肝移植手術指徵,建議轉入消化內科治療。

“這位小患者轉來後,我們進行會診討論,他因為肝硬化導致凝血功能很差,全血細胞也減少,各項檢查都顯示有嚴重的門脈高壓,伴脾腎分流,反覆出血的可能性極大。”消化內科鍾燕敏副主任醫師建議,為了不影響孩子之後的生活和學習,建議內鏡治療,雖然治療風險比較大,但是眼下最合適的治療方式了。

上個月初,鍾燕敏副主任醫師為小趙進行無痛內鏡下食道曲張靜脈套扎,“他非常幸運,食道靜脈曲張與胃底靜脈曲張是‘一脈相連’的,當食道靜脈曲張進過套扎治療後,胃底靜脈曲張也消失了。”

手術治療後,小趙的情況很快得到了改善,正常進食後也沒有再出血。最近小趙來到樹蘭醫院消化內科門診複查,胃鏡檢查發現原來重度曲張的靜脈已經消失,他又可以像以前一樣回到學校正常學習生活了。

醫生提醒,母嬰傳播是兒童感染乙肝的重要傳播途徑,國內外研究和實踐經驗表明,通過孕產期疾病篩查,為感染孕產婦及所生嬰兒提供及時、綜合的干預措施,能夠有效預防乙肝母嬰傳播發生。


浙江新聞


對於乙肝患者來說,他們也很關心身邊到底有多少人和自己一樣也是乙肝戰友。我們來了解一下關於乙型肝炎在全球以及在中國的流行情況。

乙肝病毒感染在全世界都有流行,但西方國家較少,亞洲和非洲國家流行較嚴重。全球有20億人口曾經感染過乙肝病毒,其中2.4億人為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乙肝病毒感染是肝硬化和肝癌發生的危險因素。在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當中,約有1/3會發展為慢性肝炎,這些慢性乙肝患者如果不進行治療,5年內有12%-25%可能發展為肝硬化。肝硬化的患者如果再不治療,5年內有20%-23%可能發展為肝衰竭,需要肝移植;有6%-15%發生肝細胞癌變。因此,全球每年約有65萬人死於乙肝病毒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原發性肝細胞癌。

我國的乙型肝炎流行情況如何?

1992年以前,我國屬於乙型肝炎高流行地區,人群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攜帶率約為9.75%,大約有1.2億人為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幾乎每10個人中就有1個人是乙肝病毒感染者,每年因乙肝病毒感染相關疾病而死亡的人約有27萬人。

2006年以後,我國的乙肝病毒感染率下降至7.18%。近年來,我國29歲以下人群乙肝病毒感染率繼續下降。2014年全國1-29歲人群乙型肝炎血清學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我國的HBV感染率持續顯著降低,1-4歲、5-14歲、15-29歲人群的感染率已分別降低至0.32%、0.94%和4.38%,但我國仍屬於乙型肝炎中等偏高的流行國家,估計有9300萬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其中2000萬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仍是危害我國人民健康的大問題。

乙型肝炎是怎麼傳播的呢?

乙型肝炎屬於經血液傳播的疾病。主要是通過輸血或者血製品、不安全注射、未經嚴格消毒的醫療器械傳播、母嬰傳播、性接觸傳播。

母嬰傳播是我國乙型肝炎最主要的傳播途徑。如果不接受乙肝疫苗預防,乙肝媽媽所生的孩子60%在2年內可感染乙肝病毒。e抗原陽性的母親所生的孩子95%在1年內表面抗原陽性,隨著乙肝疫苗聯合乙肝免疫球蛋白的應用,母嬰傳播已經明顯的減少。

乙肝的性傳播試實際也是通過血液傳播。因為乙肝病毒感染者的生殖道分泌物裡有乙肝病毒,在性生活的過程中,乙肝病毒可能通過生殖道或生殖器黏膜的破損傷口進入體內,導致感染。但是乙肝病毒的性傳播機會與是否注射過乙肝疫苗、性夥伴多少、機體健康狀況等多種因素密切相關的。

在沒有接種疫苗的情況下,夫妻一方是乙肝病毒感染者,使另一方成為慢性感染者的概率僅為6%,90%以上乙肝病毒感染者的配偶在性接觸後會自動產生對乙肝病毒的抗體。這是因為成年人感染乙肝病毒和嬰幼兒不同,成年人的免疫系統已經發育成熟,大多數成年人感染乙肝病毒後,可以產生對乙肝病毒的免疫力,將病毒清除。只有少數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能通過性接觸感染,成為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如果對方注射了乙肝疫苗,乙肝病毒的性傳播途徑可大大減少。因此,乙肝病毒感染者在對方接種乙肝疫苗後可以結婚。

那麼我國有這麼多的乙肝人群,我們如何與乙肝病毒感染者相處呢?

根據《指南》,HBV不經呼吸道和消化道傳播,因此,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接觸,比如同一辦公室工作、握手、擁抱、同住一個宿舍、同一個餐廳用餐和共有廁所等無血液暴露的接觸不會傳染HBV。流行病學和試驗研究也沒有發現HBV能經吸血昆蟲傳播。而且現在乙肝疫苗已經廣泛接種,只要有了乙肝表面抗體,不需要擔心被傳染!


肝健康網


那麼,乙肝到底有多可怕?福建醫科大學孟超肝膽醫院肝病內科陳麗芳主任指出,我們生活在自然界裡,周圍充滿了各種病原微生物,乙肝病毒只不過是其中一種,對於成人來說乙肝病毒並不比其他病原微生物更可怕。乙肝病毒感染人體,僅約1/3的成人表現出急性感染的臨床症狀,稱為急性乙型肝炎。約65%的成人不表現臨床症狀,也稱為 呈亞臨床感染。且95%的成人感染者能夠自然徹底清除乙肝病毒,不會轉為慢性,僅有約5%(男性7%,女性2%)的患者可能轉為慢性。所以,其實乙肝並不像大家想象的那麼可怕!

先帶您瞭解一下什麼是乙肝五項(乙肝兩對半)

大三陽:1、3、5三項陽性

小三陽:1、4、5三項陽性

乙肝是怎樣傳播的呢?陳麗芳主任指出,乙肝病毒的傳播途徑主要有:

血液傳播:吸毒者之間公用針具,臨床上輸注帶病毒血液製品或移植了帶病毒的器官等更容易感染了。

性傳播:感染者精液以及陰道分泌液中含有不少病毒,和乙肝感染者進行無保護性行為是導致乙肝傳播的主要途徑之一。

母嬰傳播:病毒傳播可以發生在懷孕時、生產過程及產後。

和乙肝患者一起生活很危險嗎?陳麗芳主任指醒,一般日常接觸不會傳染乙肝。

不能密切接觸的物品及被血液或其他帶病毒體液汙染的生活用品及類似行為。

母親有乙肝會傳染給孩子嗎?陳麗芳主任指出,現在,只要母親在懷孕前進行充分的準備或新生兒出生後接受正規的預防,乙肝病毒基本不會從母親傳染給孩子。

慢性乙型肝炎不能完全治癒,最重要的是:治療要早!堅持用藥!陳麗芳主任指出,近十年來隨著對乙肝病毒的深入認識、長效干擾素及核苷類抗病毒藥物的問世,乙肝的治療有了突破性的進展,長期有效的抗病毒治療能夠明顯延緩病情進展、防止肝硬化、肝癌的發生,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逆轉肝硬化,這在臨床上已經得到廣泛的證實,更可喜的是還有數種新的核苷類抗病毒藥物正在研發過程中,新藥將會比目前上市的藥物有更好的療效、更少的不良反應,所以乙肝的治療前景是非常光明的,所有的乙肝患者要對未來充滿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