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财富15年小传:火了飘了凉了,然后呢?

生活真是幽默大师,券商分析师们做噩梦都想不到整天挂在嘴边的黑天鹅会出在自己身上。

事关身家前途的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活动突然暂停,留下正到处拉票一脸懵逼的分析师们。

这个往年因拉票路演求支持而异常忙碌的9月,突然就无事可做。

在方大证券饭局不雅视频流出来之前,券商分析师还在为如何争取上今年新财富的榜单而绞尽脑汁,有的分析师已经向各买方投票者喊话:投票必须在中秋节之前给我完成!

然而中秋前夕,新财富评选“凉了”。

饭局视频流出后,30家券商宣布退出新财富评选,证券业协会表态支持,最后新财富自己宣布暂停今年度最佳分析师评选投票。

虽说是暂停,但大家都知道这场盛典从此走向黯淡了。

因为证券业协会要求,退出评选的券商,以后都不能再参加这场评选。

大风始于青萍之末,大厦倾塌也非一夕之事。

因其评选机制存在的弊病以及巨大的影响力,如今的新财富评选活动与其创立初衷已有所偏离,“券商奥斯卡”背后隐藏着一个“名利江湖”。

新财富15年小传:火了飘了凉了,然后呢?

巨大的利益刺激下,没实力的人投机取巧,有实力的人生怕被刷。

主动的也好,被动的也罢,在投票制评选的规则下,分析师使尽浑身解数为自己拉票。

每年一度的“新财富拜票季”,各种拉票手段层出不穷。

早年有光大证券举办的内衣泳装秀夺人眼球,随后中金公司不甘示弱来了一场豪华游艇酒会,还有各大证券公司的小哥哥小姐姐集体靓照博出位,“颜值攻略”屡试不爽。

新财富15年小传:火了飘了凉了,然后呢?

新财富分析师评选被诟病为“选美比赛”

当然,“金钱攻略”也遇佛杀佛,某银行统一用红包换投票,走心的分析师率领团队小到爱心早餐,大到十几万的礼品卡,送上人情毫不手软……一届又一届,评选的味道越变越烈。

新财富评选中存在的拜票、不公平拉票、贿选等现象一定程度上损害了金融机构的信用,危害了整个资本市场的健康,在金融监管趋严的背景下,这样扰乱市场秩序的存在是有关部门所不能容忍的。

新财富15年小传:火了飘了凉了,然后呢?

各种拉票手段层出不穷

新财富评选的暂停看似是一起黑天鹅事件,实质上却是灰犀牛。

但国内分析师评选活动并非新财富独有,第一财经、金融界、水晶球奖、金牛奖等都是类似活动,可评选制度相同的情形下,为什么只有新财富成为众矢之的?

原因之一在于影响力。

新财富评选活动2003年开办,当时的中国还没有一个权威的金融分析师排行榜。

新财富分析师排行榜由于其投票人是最贴近市场的基金经理,确实发掘出了很多优秀的分析师,如在2008年坚定看好中国经济复苏的褚建芳(上榜9次)、2014年准确预测A股5000点的任泽平(上榜2次)。

新财富15年小传:火了飘了凉了,然后呢?

任泽平

天时地利人和使得这个榜单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成为国内最权威的分析师榜单,直至近日暂停。

另一个原因是新财富得到买卖双方的深度认可。

这个评选的确推动了市场对卖方研究的重视、券商对证券研究的投入;推动了分析师身价的市场化定价,也曾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卖方研究质量的上升。

券商是需要品牌宣传的,新财富的诞生让券商的品牌宣传有了落地,以提升各家券商研究的排名来提升市场形象,如果没有新财富,可能就不会有当前各家对卖方研究如此大力度的投入,卖方研究也不会发展到当前的规模。

新财富15年小传:火了飘了凉了,然后呢?

券商界流行段子

这也是买卖双方对新财富榜单产生高度认同的原因,而买卖双方的高度认同也是其会滋生腐败内幕交易、成为名利场的原因。

从很大程度上来讲,新财富始终是权威的,否则它也不可能光辉发展15年——早夭折在旁人不信服的轻视中。

所以,因为新财富暂停而全盘否定其价值的言论是偏激且对行业健康发展起不了任何推动意义的。

思考“评选为什么会走到今天这步”以及“后新财富时代的评选活动”才是关键所在。

新财富15年小传:火了飘了凉了,然后呢?

新财富分析师评选活动影响力不容否定

将责任全部推在新财富评选的“买方投票”规则上并不客观,海外一样是买方投票,为什么《机构投资者》的分析师评选顺风顺水了50年,并且鲜有幺蛾子事件发生呢?

造成这种差别的是投资环境与监管环境的不同。

在中国,由于监管落后,法律更新缓慢,投行/卖方分析师,和上市公司大股东,买方机构(包括公募,私募,自营等)勾结,操纵信息和股价屡见不鲜。

新财富15年小传:火了飘了凉了,然后呢?

但在欧美,这个领域一直是监管机构打扫的对象,强制投行的卖方投研部门和买方的自营/资产管理部门隔离,对违法违规现象处罚极其严厉,紧箍咒不断收紧,导致投行的合规和法务经费上涨。

于是卖方必须削减投研开支,将工作独立外包给第三方投研机构。与卖方削减投研开支相反的是,第三方独立投研的市场越来越大,尤其alpha-capture业务,对分析员的采取类似MOM的管理模式,投研报告业绩驱动。

Alpha Capture模式改变了游戏规则,投研机构无论大小,出身高低,同台竞技。报告的质量越高,业绩越好,越能获得买方机构的交易。

而新财富评选的痛点正是:在当前的评选机制下,分析师更看重形式化的排名。当前更多的是浮在表面、缺乏深度思考的模板化报告。尤其这几年来,低端化报告泛滥,博眼球的动作越来越多。

新财富15年小传:火了飘了凉了,然后呢?

某券商团队靓照博出位

但未来,随着金融监管的趋严,资本市场环境更为健康,投资者的理念也更加成熟,那么分析师的研究能力、优秀的投研报告才是大伙愿意买账的东西,分析师本人的价值淡化,那些乱七八糟的手段也就没有了依附的本体。

那么分析师评选实至名归也就是顺其自然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