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孩子必备的能力有哪些?

说起人工智能,大家应该都不陌生,三天两头都有新闻,不是新的智能产品问世,就是哪项人工智能产品签约。连国家也发表文件需培养人工智能人才。

面对即将来临的人工智能浪潮,很多家长都非常焦虑,人工智能时代,孩子应该具备怎么样的能力?我们能为孩子做些什么?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人工智能时代哪些能力必不可失。

一、自主学习能力

陈女士家的两个孩子在不同的学校上学,她明显感受到两所学校教育方式的不同。

大宝学校的教育方式比较传统,做作业也都是老师布置相同的作业,学生做完作业还需要家长手动检查作业有没有写错,确认无误后再签字。

而小宝的作业更多的是在电脑上完成,有的作业系统还会限制完成时间,极大的提高了孩子做作业的速度。提交作业后系统会自动打分并生成错题分析,还有错题知识点的巩固分析。家长收到的成绩单上不仅仅只有分数,还有与其他考试的对比折线图,孩子是进步还是退步一目了然。

人工智能可以通过追踪和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为学生提供量身定做的学习计划,那些在学习上

具有主动性和自律性的孩子可以很好地根据人工智能反馈的计划一步一步执行,从而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激发对学习的兴趣、更长远的进步,形成良性循环。而缺乏学习自主性的孩子很可能对学习任务敷衍了事,恶性循环

人工智能时代,孩子必备的能力有哪些?

二、创新实践能力

这个时代什么最值钱,毋容置疑是“创新。

大家都听过这样的话:未来人工智能会取代人类50%以上的工作,这不是谣言,未来那些重复性、纯知识性的工作将全部会由机器完成。

人工智能的时代,唯有创新,才有出路,当机器都已经实现了海量的记忆储存,我们却还在一味地进行简单的知识传授,看重孩子的记忆能力,让孩子死记硬背那些公式,这样一定会被时代淘汰。

人类的独有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是任何人工智能所不能模拟和替代的。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创新实践能力呢,很多学校都制定了不一样的教学内容,西宁市的一小学更是在网上建起了“假期作业超市”,货架上陈列了各种特色作业,有为家人或小伙伴拍摄完整的视频,帮大人计算年货开支的,制定年俗文化思维导图、制定压岁钱使用方案等等。

不同于传统的知识巩固和机械记忆的作业,这些活动更需要孩子一些创新的思维,没有标准答案,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想法和创意最重要。

引发孩子的好奇心,让孩子主动探究,这是教育必不可失的一部分,未来的趋势一定是这样的:人类去探究、去发现,然后再交由人工智能去学习去分析。

人工智能时代,孩子必备的能力有哪些?

三、计算思维能力

北大一位信息科学的教授曾说过:计算思维能帮助人把看似复杂的问题相对简单化,培养计算思维能够帮助人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具备更强的适应信息社会的能力。

现在又很多的小学都开设了科学素质教育的课堂,让同学们学习电脑编程和人工智能。

课堂上,一个个图形化的程序模块从孩子们的电脑屏幕上搭建起来。孩子们虽然不懂编程语言,但在图形化的界面中,用点击拖拽的便捷操作方式,学生同样可以深度学习技术,进行AI模型的设计生产。

计算思维不仅仅是面对编程,面对人工智能时才有作用,它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时候它是数据分析能力,有时候它又可以是逻辑思维能力,更多时候它是解决问题的能力。

无论你希望孩子以后做什么的工作,孩子学习编程是否有兴趣,但掌握计算思维能力都是必须的,家长有必要让孩子从小就接触和了解未他们未来生活的重要媒介,并培养与之相适应的计算思维能力

人工智能时代,孩子必备的能力有哪些?

人工智能时代,孩子必备的能力有哪些?

四、情感处理能力

俞敏洪曾在一次演讲中说:“在10年内,老师70%的教学内容会被机器取代。涉及情感的教学内容则无法被取代。”

我们与机器最大区别除了创造力和想象力还有就是我们人类独有的情感能力。

人与人之间少不得会牵涉到情感二字,亲人之间的亲情,朋友间的友情,爱人间的爱情,陌生人之间的怜悯之情,丰富的情感是我们人类最特有、最宝贵的;而在未来这样的情感也不会消失。

情感的处理能力,决定这我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就是放在目前,情商高的人,通常都会比较受欢迎,所以说情感的处理能力不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必须是我们必须学会的能力。

人工智能时代,孩子必备的能力有哪些?

家长不仅要关注人工智能会给人类带来的便利,更应该看到在面对人工智能时,哪些能力是不可或缺的,从而着重去培养孩子的这些能力。

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专家系统……这些听起来“高大上”的科技名词,已经从实验室逐步走进了中小学来到了我们身边。

面对即将到来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人工智能革命,家长们要顺势而为,让孩子的成长能够真正面向未来。

人工智能时代,孩子必备的能力有哪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