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時代只是一場新認知革命的前戲 ? !

很多人會說,互聯網世界觀對應的是達爾文理論,它就是牛頓世界觀的下一代認知革命的“技術”體現啊。可這一點我還是存在一些疑惑的

互聯網時代只是一場新認知革命的前戲 ? !

互聯網可能僅僅是這一場認知革命的預熱(或催化劑)而已,單看互聯網帶來的效應,其實是一場關於速度的革命,這一點我兩年前就曾提過,互聯網沒有形成在物理空間中速度的顛覆,卻開闢了一個虛擬的網絡,這個網絡可以迅速統一全球大腦的認知,是更大範圍,更多思想力量的融合,在這樣的全球頭腦風暴下,促成了人類認知的互通,激發了更多的創新

舉個例子,互聯網創業的大潮中,中國創業者往往抄襲美國人創造的產品,在中國實踐、修正、演進、迭代,當這些中國實踐牛逼後會產生新的創新產品,而這些移動互聯網時代的中國創新又會反補西方

因此,從這個角度講,我更願意將互聯網時代與哥倫布開啟的大航海時代相比較,這幾乎是人類歷史上擴大交流範圍,使認知融合效率提升的最重要的兩個事件,而互聯網所帶來的融合效率遠高於大航海

換句話說,世界觀升級的理論基石已經不缺,需要一個刺激它不斷髮酵升級的誘因,當下就是互聯網

當然,我們不知道下一個融合升級的分水嶺在哪裡?也許是在宇宙拓展中遇到新物種吧

互聯網時代只是一場新認知革命的前戲 ? !

互聯網時代的深遠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三點:

1、互聯網推動各行各業變革(互聯網+),是於商業模式的創新,效率優化

2、互聯網同時也推動了科學技術的創新,加速了各種黑科技的誕生和應用,這一推動也許很快真正將應用量子理論的產品變成現實,在不久將來的某一天,也許沒有人再說牛頓更偉大,愛因斯坦才是英雄,回頭看牛頓時代的人都好傻啊

3、互聯網也推動了人進一步掌控自我的熱情

  • 對內,追求健康長壽、追求感官的延伸(VR)

    人工智能的發展將解放人類所有非創意部分所耗費的時間,釋放工業時代生存壓力對思想的束縛,人人都可以時時仰望星空,發揮想象力,然後讓人工智能模擬驗證,最後通過成果轉化成現實產品,飛速的改變世界

  • 對外,人類將能走多遠走多遠,走向太空,成為宇宙人,放大了整個人類的疆土邊界,那時地球上的一國、一城之爭將不再重要,人類有可能像科幻小說中一樣,被由鉅額資本掌控的一個或少數幾個集團統籌,他們會不斷革新技術,增強自身向宇宙縱深的延伸能力,直到遇到新的邊界

互聯網時代只是一場新認知革命的前戲 ?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