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古代夏天有多熱嗎?你都無法想像的炎熱

你知道古代夏天有多熱嗎?你都無法想象的炎熱

雖然在科技落後的古代,並沒有像現代一樣精確的氣溫測量技術。但是煌煌史冊裡,依然有不少生動的記錄,足以令千百年後的現代人,切身感受古時的炎熱程度。

你知道古代夏天有多熱嗎?你都無法想象的炎熱

其一是是古代詩人們的詩詞詠歎。

詩歌繁榮的唐代,李白就在詩裡描寫過當時的熱。他說吳地耐熱的水牛,都熱得難受,以至於夜晚看到月亮,都誤以為是太陽,痛苦地對著月亮大喘氣。本該涼快的夜晚,耐熱的水牛都熱到這地步,可想而知天氣多熱。而比肩李白的“詩聖”杜甫,卻在作品《早秋苦熱,堆案相仍》裡,寫下了切身的炎熱感受。雖然夏天已經過去,但那天氣還是非常熱。這樣的天氣讓人寢食難安,這炎熱的感覺,已經讓人熱得都不由的想把自己的頭髮束起來和把自己的雙腳踩在冰上。當時的人們就是這麼抓狂啊,也可見確實是太熱了。沒有空調和電扇,只能忍受高溫的煎熬。

你知道古代夏天有多熱嗎?你都無法想象的炎熱

而且不要以為,只有唐朝的夏天才這麼熱的抓狂。范成大也說過:但得曙光如寇退,不辭老境似潮來。只要能涼快一些,我寶貴的青春也不要了。蒼天快讓我變老吧。就連古代這些生活條件相對優越的詩人們,都能連呼熱成這樣。古代平民百姓的夏季生活,那更是想想都苦。所以比詩文更切身的記錄,就是古代史料裡,那些因為炎熱而發生的災害。

比如《宋史》裡就記載,南宋嘉定八年,南宋王朝就遭遇了一次空前的炎熱夏天,以至於安徽江蘇湖南各地“草木枯蒿,百泉皆竭”。也就是熱到所有的水源都已經乾枯,草木竟然也曬成了幹。更見證這炎熱的,則是當時的水價:杭州一斛水的價格,竟然已經到了上百錢,換算成現代價格,等於是十塊錢人民幣才可喝一小杯水,以至於“渴死者甚眾”。

你知道古代夏天有多熱嗎?你都無法想象的炎熱

比這更恐怖的,則是《清史稿》裡,清朝乾隆八年的熱浪:當時這空前的炎熱天氣,幾乎席捲了中國北方大地。身在北京城的法國傳教士宋君榮,也親筆記錄了北京城裡的災難:酷熱的北京街頭上,常見有人走著路就突然倒斃。僅北京城和城郊,死於炎熱的人就有上萬之多。《青城縣誌》等地方誌更證實,北方各地的酷熱,到了“土石皆焦”的地步,就連大樹也紛紛枯死。北方各地“路人多熱死”,災情十分嚴重。

你知道古代夏天有多熱嗎?你都無法想象的炎熱

這樣的災難,在漫長的中國古代史上,也絕非是個例,而是歷代都有的恐怖景象。對待夏季酷熱,歷代王朝統治者也不敢放鬆,宋代時就有“高溫假”,酷熱天氣下,京城的工匠也可以在家休息。每到酷熱災害發生時,歷代王朝也都採取措施,在城門等處免費發放避暑藥物。夏季炎熱,這個看上去不稀奇的自然現象,從古至今,都是決不能輕視的健康威脅。

請使用手機"掃一掃" x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