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水滸的人與不懂水滸的人,你!到底懂不懂水滸?

懂水滸的人與不懂水滸的人,你!到底懂不懂水滸?

1、問水滸裡誰武藝天下無敵,不懂水滸的人會說林沖、武松,而懂水滸的人會說盧俊義、史文恭。

2、問水滸裡誰和張飛最有關係,不懂水滸的人會說是李逵,而懂水滸的人知道林沖有個外號叫小張飛。

3、問水滸裡哪些人和關羽有關係,不懂水滸的人會說是關勝,而懂水滸的人知道還有朱仝和楊雄。

4、提起《水滸傳》,不懂水滸的人認為宣揚的是俠意識,梁山好漢打抱不平殺富濟貧,而懂水滸的人則認為俠意識有,但更多的還霸意識,只殺富不濟貧不過是一群土匪。

5、在那些自稱“無產階級文學評論家”的誘導下,不懂水滸的人認為這是一部講述“農民起義”的小說,而懂水滸的人知道梁山108好漢中,即使把陶宗旺算作農民的話,也僅有這一人是農民出身。

6、提起《水滸傳》的版本,不懂水滸的人只會看亂改的舊版新版電視劇,而懂水滸的人知道原著有七十回版、一百回版和一百二十回版(後補二十回不是原作者所寫),並且關於作者,學術界還存在爭議。

懂水滸的人與不懂水滸的人,你!到底懂不懂水滸?

7、提起108將,不懂水滸的人津津樂道於背誦他們的綽號和排名,而懂水滸的人則研究這些人的排名受到哪些因素的綜合影響。

8、提起高俅為何先出場,不懂水滸的人僅僅以為是交代背景,而懂水滸的人知道如果先寫108人而不寫高俅則是“亂自下作”混亂源自民間,先寫高俅而後寫108人則是“亂自上作”混亂出自朝廷。

9、提起水泊梁山這個江湖,不懂水滸的人認為這是個絕對團結的理想國,而懂水滸的人明白這裡面也派系林立,明爭暗鬥。

懂水滸的人與不懂水滸的人,你!到底懂不懂水滸?

10、提起“逼上梁山”,不懂水滸的人會立馬想到官逼民反,而懂水滸的人知道其實許多人都是被自己人騙、被自己人逼的。

11、提起“智取生辰綱”,不懂水滸的人會認為完美無缺簡直是傳奇,而懂水滸的人則知道這不到一個月就被官方以簡單的手法破案,白勝下獄人贓俱獲,七人也險些被抓,簡直失敗至極。

12、提起劫生辰綱,不懂水滸的人會想到晁等八人很“成功”,而懂水滸的人則知道更高明的是一年前的那次劫案,縱觀全書都沒有任何線索(也有人懷疑是羅真人所為,並給出推理依據,此處不討論)。

13、提起宋江,不懂水滸的人只會大罵不絕,而懂水滸的人會讚歎一下他的營銷才華,理解一下他的政治路線,同情一下他的可憐之處,最後再罵一罵他的權詐、假忠義。

14、提起吳用,不懂水滸的人以為他不會打架,而懂水滸的人知道他還會使兩條銅鏈。

15、提起吳用,不懂水滸的人對他的智慧和忠義讚不絕口,而懂水滸的人會知道他不過是個在晁、宋之間見風使舵,對三阮兄弟薄情寡義的牆頭草以及排擠朱武、孤立盧俊義的小人。

16、提起公孫勝,不懂水滸的人認為他徒有其名無真才實學,而懂水滸的人知道他呼風喚雨,道法高明,兩次歸隱,城府很深。

17、提起八十萬禁軍教頭,不懂水滸的人以為林沖的官職很大,而懂水滸的人知道這跟呼延灼、秦明還遠遠比不上。

18、提起蒲東巡檢,不懂水滸的人以為關勝的官職也很大,而懂水滸的人知道其實跟林沖半斤八兩,且林沖還是個京官。

懂水滸的人與不懂水滸的人,你!到底懂不懂水滸?

19、提起關勝,不懂水滸的人以為他獨戰林秦二將,武藝在林沖之上,而懂水滸的人知道他的武功不比林沖強,且他排在林前面主要是因為血統和派系,跟武藝沒關係。

20、一連說起張飛、趙雲、劉備、馬超,不懂水滸的人會懷疑這是不是還在繼續講水滸,而懂水滸的人會聯想起林沖——燕頜虎鬚如張飛,長槍無敵似趙雲,委曲求全像劉備,鬱鬱而終同馬超。

21、提起林沖的悲劇人生,不懂水滸的人會想到他屢遭奸人陷害,最後的結局也悽慘,而懂水滸的人會知道他更大的悲劇是以大局為重扶起了宋江,卻遭到宋江的排擠、打壓。

22、提起梁山五虎將,不懂水滸的人只知道他們打仗很厲害,而懂水滸的人能夠說出他們之間打仗風格各有什麼特點。

23、提起關勝如何打仗,不懂水滸的人只知道他會使大刀像他祖宗,而懂水滸的人知道他招式繼承祖宗大開大合、如大江灌浪綿延不絕的特點,以凌厲的氣勢向對手施壓,最終壓力層層疊加使對方不堪重負敗下陣來。性格上比祖宗更加謙遜,因此打架時更能抵禦暗器。缺點是遇強則認真發揮,而遇弱則以調侃的心態先放水再斬殺。

24、提起林沖如何打仗,不懂水滸的人只知道他生擒扈三娘殺敵無數從無敗績,而懂水滸的人知道他技術功底雄厚,只因前期人生歷程屢受打擊,故後期打仗異常洩憤,招式狠毒再無活捉,遇弱則一擊必殺(比關勝效率高),遇強則以纏鬥為主,先通過平手的交鋒麻痺對方,待摸清底細找出破綻隨後突然爆發,“大喝一聲”刺死敵人。

25、提起秦明如何打仗,不懂水滸的人只知道他善使狼牙棒氣勢無人可擋人稱霹靂火,而懂水滸的人知道他與關勝相仿靠氣勢壓人,只是來勢更猛,後勁不足,頭腦簡單喜歡追擊敵人再遭暗算,抵禦暗器的能力不高。但他敢打遭遇戰,遇弱高效解決,遇強不畏,只圖一馬當先奮力一搏,這是典型的“亮劍”精神。

26、提起呼延灼如何打仗,不懂水滸的人只知道他也是名門之後善使雙鞭且會連環馬,而懂水滸的人知道雙短武器的特點是防禦強於進攻,故他攻擊不夠犀利但能立足不敗,除此之外他還精通槍法。與林沖主打殲滅戰相比,他則主打擊潰戰,擒斬率低。

懂水滸的人與不懂水滸的人,你!到底懂不懂水滸?

27、提起董平如何打仗,不懂水滸的人只知道他善使雙槍打架很牛,而懂水滸的人知道他技藝精湛,攻擊強於防禦,是梁山馬軍中最能衝的三人之一(另兩位是秦明索超),喜歡深入敵陣橫衝直撞,雙槍到處所向披靡,人稱“董一撞”,其氣勢來源於衝擊力而不是力量,最後也是死於“一直撞”的莽性,作戰精神是敢衝敢拼,奮不顧身。

28、提起花榮,不懂水滸的人立馬想到他很能射箭,而懂水滸的人知道他的槍法也在一流之列,徐寧與他並稱“金槍”“銀槍”。

29、提起魯智深,不懂水滸的人只知道他步鬥從無敗績,不愧是步軍大頭領,而懂水滸的人知道他也曾馬戰打平呼延灼。

30、提起武松,不懂水滸的人只知道他是個“大英雄”,而懂水滸的人也知道他血濺鴛鴦樓時的那份殘暴,如李逵一樣濫殺無辜。

31、提起楊志,不懂水滸的人想起他是將門虎子,武藝高強,而懂水滸的人則知道他上梁山之後士氣更加低落,戰績不佳,徵方臘時乾脆病倒最後鬱鬱而終,都嘆息他的英雄氣短。

32、提起張清,不懂水滸的人只知道他飛石功夫了得,而懂水滸的人知道他的槍法不過是二流水平。

33、提起殺老虎,不懂水滸的人想到的是武松力打和李逵怒殺,而懂水滸的人還知道解珍解寶在山上背靠背打盹,老虎來了就中了自動發射的藥箭,兄弟倆用高科技裝備一邊睡覺一邊殺老虎。

34、提起神行法,不懂水滸的人立刻想到了戴宗,而懂水滸的人知道戴宗栓四個甲馬最快能日行八百里,馬靈踏兩個風火輪最快能日行一千里。

懂水滸的人與不懂水滸的人,你!到底懂不懂水滸?

35、提起扈三娘,不懂水滸的人想到的是她漂亮的臉蛋、絕倫的武功,而懂水滸的人則想到了她那不遜於林沖的悲慘命運。

36、提起王英,不懂水滸的人立刻想到了他是梁山第一大色狼,而懂水滸的人還知道其實史進也很風流,老家在陝西卻勾搭上山東東平府的娼妓,並且“往來情熟”,其作戰距離之遠、時間之久足矣讓王英自愧不如。

37、提起孫立,不懂水滸的人以為他不過是個打醬油的偏將,而懂水滸的人則知道他是登州派系的老大,像呼延一樣精通鞭法與槍法,武藝一流堪比八驃,且戰功卓著,只是由於馬軍人多,他專業重疊又不是宋江嫡系,故排名未進天罡星。

38、提起朱武,不懂水滸的人以為作為地煞之首已經很不錯了,而懂水滸的人則知道他上梁山是個錯誤,梁山待他很不公,他對梁山的感情也很淡。其本事不在吳用之下甚至更勝一籌,卻一直被吳用排擠,招安後只能跑到盧俊義那邊去立功了。

39、提起“三山聚義打青州,眾虎同心歸水泊”,不懂水滸的人看得熱血沸騰,而懂水滸的人知道,二龍山本不願歸順梁山的,正當他們要完成對桃花山、白虎山的吞併之時,宋江果斷出手,最終這樁兼併案由於各種原因以梁山的大獲全勝而告終。

40、提起晁、宋不和,不懂水滸的人絲毫未察覺,而懂水滸的人知道早在晁蓋領人打了江州救回宋江時開始,他就看宋江不順眼了。

41、提起晁蓋中箭,不懂水滸的人會認為是史文恭射的,而懂水滸的人則知道其實幕後主使是宋江。

42、提起晁蓋的遺言,不懂水滸的人以為這也沒什麼,而懂水滸的人則知道他暗示將寨主之位還給林沖。

懂水滸的人與不懂水滸的人,你!到底懂不懂水滸?

43、提起賺盧俊義上山,不懂水滸的人會以為這是宋江真要為晁蓋報仇,而懂水滸的人則知道盧不過是宋想要將自己寨主之位“合法化”的一個棋子。

44、提起盧俊義活捉史文恭,不懂水滸的人覺得盧一回合就解決實在是太牛了,而懂水滸的人知道當時情況複雜根本沒可比性。

45、提起招安路線,不懂水滸的人會一味罵宋江“投降主義”,而懂水滸的人則想到起義不外乎成功、被鎮壓、投降三種結局,理解宋江也是經過了理性的思考,他只是敗在了對奸臣的信任、對昏君的愚忠、對世道的誤判。

46、提起梁山內部的鬥爭,不懂水滸的人只想到了主張招安與反對招安,而懂水滸的人則知道除此之外,大到前期的晁派宋派之爭、後期的宋派盧派各行其是,小到幾個座次、幾個職位,另外還夾雜著各種人際派系、地理派系,各種明爭暗鬥林林總總複雜多變。

47、提起支持招安的一方,不懂水滸的人認為似乎只有宋江一人,而懂水滸的人則知道這是一個大群體,囊括了宋江大部分嫡系(沒有李逵武松),其中主要是原朝廷官員,“招安”就是當初宋江籠絡他們落草為寇的最大誘餌,最典型的是關勝呼延灼楊志徐寧董平張清等大將,而黑社會出身的頭領中,也有一部分想下半輩子噹噹官,體驗新鮮生活也不錯,因此也支持招安。

懂水滸的人與不懂水滸的人,你!到底懂不懂水滸?

48、提起反對招安的一方,不懂水滸的人認為主要是魯智深武松李逵,而懂水滸的人則知道有小部分原朝廷官員(林沖魯智深武松)看透了官場的昏暗而反對招安(林沖沒有喊出來,卻以梁山的團結為重,把苦水嚥到了肚子裡),公孫勝與晁蓋也向來反招安,公孫不像吳用那樣投靠了宋江,而是以兩次歸隱表明態度。大部分黑社會出身的頭領過慣了逍遙快活的日子不想受朝廷管束,也不願意招安。其他頭領如阮七,晁死後屢受排擠沒有林魯武等那麼大的影響力,他沒有吶喊卻把反招安做成了實事,“代表作”為偷換御酒和穿龍袍藐視皇權。此外如秦明黃信孫立這樣的官員則對招安持無所謂的態度。

49、提起擒方臘,不懂水滸的人會說是武松獨臂顯英雄,而懂水滸的人則說這是魯智深乾的。

50、讀完這篇文章,不懂水滸的人會認為看到了神貼,而懂水滸的人則知道其實作者水平也一般般。

懂水滸的人與不懂水滸的人,你!到底懂不懂水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