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註:扶貧項目更要注重提高效益

關注:扶貧項目更要注重提高效益

項目化推進是保證扶貧工作落實的基本思路,十多年來,隨著一輪又一輪的投入建設,包括物業經濟、種養殖業、農業觀光體驗、民宿旅遊在內的一大批扶貧項目建成運營。應該說,一些項目的建設,給農村經濟發展注入了新活力,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村集體和農民收入的增長,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但有些地方幫扶單位存在單純的任務觀念,加之對項目前景缺乏市場預測,導致部分項目效益不高、農民獲得感不強的問題還明顯存在:少數項目投入產出比嚴重失衡;一些扶貧資金投在少數種養殖大戶的項目上,大部分農民特別是低收入貧困戶得不到項目收益;一些項目建設確實改善了農民生產經營條件,提高了土地產出率和勞動生產率,但生產的農產品賣不出去的問題亟待解決,甚至出現生產越多虧得越多的現象;由於近年來電商銷售異軍突起,很多實體店生存艱難,導致門面房出租價格下降,許多村集體物業租金收不回;一些項目不但一次性建設投入較大,工程建成後的運營維護仍需繼續投入,由於接續投入來源無著落,導致項目在經營前幾年尚有效益,幾年後則難以維持。

關注:扶貧項目更要注重提高效益

要提高扶貧項目建設經濟效益,增強的農民獲得感,首先要高度體現精準。扶貧資金不是工商資本,重在雪中送炭,不要錦上添花,任何扶貧資金的使用和項目的謀劃建設,都要牢牢把握這個原則。檢驗扶貧資金的使用效率和項目建設的經濟效益,增加貧困人口的收入、改善生活是基本標準。其次要廣泛聯接農民利益。就是要以扶貧項目建設和經營為紐帶、以帶動全體農戶,尤其是貧困人口收入增加為目標,通過生產合作互助,形成以項目為核心的利益聯盟。還要防止風險隱患。新建的扶貧項目在謀劃階段就要充分進行可行性論證,防止盲目建設和急躁冒進,避免造成資金浪費和農民財產損失。

關注:扶貧項目更要注重提高效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