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營商爲何也要搶占無人駕駛車道?

汽車,終於成為了各方面爭奪的對象,傳統的汽車廠商再也不能穩坐釣魚臺了。不管是已經上市的蔚來,還是小鵬汽車,或者是遙遙無期的賈躍亭FF,互聯網汽車廠商已經在特斯拉之後形成了團隊力量,當然,更強大的如谷歌、阿里巴巴、百度也快速出手。

如今,在5G的大旗下,此前溫文爾雅的運營商們也按捺不住的激動,開始在無人駕駛方面挺進汽車領域,中國移動、中國聯通開始“造車”。

運營商此前與車的結合並不成功,車聯網做了多少年,成績並不大,甚至讓很多人都感覺不到運營商在汽車行業的存在。中國電信與中國移動曾經都藉助安吉星這樣的系統切入汽車導航等領域,也僅僅是提供號碼和網絡支持而已。

5G是物聯網的時代,因為超低的時延,汽車被認為是最可能在5G時代火熱起來的場景,因此,流量經營日漸慘淡的運營商紛紛殺入垂直領域,在無人駕駛方面行動頻頻。

9月19日,由北京市房山區人民政府、中國移動聯合主辦,中國移動全資子公司中移智行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承辦的首屆中國移動5G自動駕駛峰會在京舉行。會上,中國第一條5G自動駕駛車輛測試道路、5G自動駕駛聯盟成立及領先計劃、中國移動“和路通”智能ETC的重磅發佈,開啟了5G車聯網應用的序幕。

據瞭解,“和路通”智能ETC產品是一款集ETC出行、行車記錄、智能導航、在線音樂、智能語音交互、WiFi熱點、FM發射等功能於一身的智能車載終端產品。該產品將ETC應用與移動網絡、車聯網技術進行整合,簡化了繁瑣的ETC辦理及繳費流程,提升用戶出行效率及安全駕駛體驗。

此前,中國移動已經在雄安新區進行了第一次的5G-V2X自動遠程駕駛的啟動以及駕駛測試,實現了利用5G網絡來進行遠程控制二十公里以外的車輛來完成啟動和駕駛以及加減速、轉向的問題。該實驗開始於2017年9月份,當時中國移動在雄安新區部署5G和遠程自動駕駛項目。

近期,廣東聯通與自動駕駛初創企業景馳科技達成5G戰略合作,共同建立基於L4級無人駕駛的“5G聯合創新實驗室”,這也是全國首個基於端到端應用測試的5G應用創新聯合實驗室。

就在幾乎同時, 2018杭州雲棲大會的“機器革命人工智能峰會”上,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實驗室正式獲得了由杭州市政府頒發的無人駕駛路測牌照,而這張車牌號為”浙A4390試“的牌照也是杭州第一張無人駕駛路測牌照!同時,阿里巴巴集團宣佈升級汽車戰略:由車向路延展,利用車路協同技術打造全新的“智能高速公路”。這一戰略將由AliOS聯合阿里雲、達摩院、高德、支付寶、千尋位置、斑馬網絡等共同完成。

中國電信研究院總工程師畢奇認為,推動垂直行業的發展需要變革思維,能否提供個性化的服務,將是決定未來5G成功與否的鑰匙。今天要改變我們的思維,要變成大數據、人工智能、個性化服務,我們認為個性化服務是今後5G成功的一把鑰匙,如果不做個性化服務,那5G發展就會碰到比較大的瓶頸。而發展垂直行業,實際上就是個性化服務的過程。

由此,我們看到,電信運營商們開始進入垂直領域,但方式卻是開放合作,這與此前十幾年的運營完全不同,不再侷限於大平臺大流量大帶寬的規模運營,而是開始在範圍經濟方面展開拓展。


運營商為何也要搶佔無人駕駛車道?


資料顯示,中國移動為已經組建了“5G自動駕駛聯盟”,該聯盟由中國移動聯合通信、交通、互聯網等領域的企業、高校、研究機構發起成立,將開展5G環境下的自動駕駛關鍵技術研究、仿真測試、標準制定,以及自動駕駛業務示範、產業推廣、交流合作、創新孵化等工作,領先計劃包括構建基於5G的分級自動駕駛體系,構建終端-邊緣-雲三級自動駕駛平臺,提供五維時空服務、高精度定位服務、邊緣計算和存儲服務。

此外,更大的層面上,中國移動還聯合通信企業、互聯網企業及垂直應用行業合作伙伴,推動基礎通信能力的成熟,促進5G創新應用發展,並構建跨行業融合生態系統,組建了5G聯合創新中心,目前已有華為、愛立信、高通、英特爾、海爾、海信等多家世界知名企業共計39名成員夥伴。

總之,抱著金碗要飯吃的運營商們終於準備在5G時代重新確立新的商業模式,通過多方面的合作爭取主動權,而不是僅僅成為修路養護的管道商,無人駕駛成為了運營商們關注的重要領域,下一個是什麼,當然是智能家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