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粵港澳大灣區銀行支持科技創新?

改革開放40週年之際,廣東正踐行總書記囑託,奮力實現“四個走在全國前列”。如何打造現代化金融體系,發揮金融業優化配置資源的作用,進一步推動產業創新、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打造廣深港澳科創走廊?這是廣東進一步改革開放,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環節。

帶著這一命題,今年上半年,南方日報記者走訪了紐約、波士頓、舊金山、倫敦等全球八大金融中心,推出系列深調研報道,解碼全球金融中心的發展秘訣。下半年,南方日報調研團隊將探索目光轉向國內,深入北京、上海、杭州、深圳、香港等地調研,借鑑學習先進城市的成功經驗,尋找廣東建設現代金融體系的發力點和突破口。

即日起,我們開設“尋找廣東金融四梁八柱國內深調研”專欄,以五組系列報道呈現調研成果,為打造廣東現代金融體系建言獻策。

9月23日4時,香港西九龍站內大堂,嚐鮮廣深港高鐵“頭啖湯”的大灣區居民聚在“動感號”列車前拍照留念。當日,廣深港高鐵香港段正式通車。

這一刻,距去年《深化粵港澳合作 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簽署僅一年多,粵港澳大灣區1小時優質生活圈正在加速從構想變為現實。

數日後,在這趟列車的終點廣州,廣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陳志英在一份情況通報中表示,廣州市政府將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作為頭號工程,探索設立粵港澳大灣區國際商業銀行。

這一政策動向令人關注。為什麼要設立粵港澳大灣區國際商業銀行?這家銀行會是什麼模樣?它能為大灣區發展提供哪些新動能?粵港澳三地金融資源應如何協同服務大灣區建設?記者赴北京、上海、香港等地尋訪了10多名專家學者、業界精英,以期為政府的決策提供參考。

●南方日報記者 唐柳雯 郭家軒 張俊 唐子湉 彭琳 實習生 聶遠格

它將發揮“鯰魚”作用?

“銀行市場也需要一點鯰魚效應。只有增加新的有效金融供給,才能產生新的金融服務。”

俯瞰香港中環、深圳福田、廣州珠江新城,無不是一片摩登的金融CBD景象。鱗次櫛比的摩天大樓向人們透露一個信息:粵港澳大灣區金融實力不可小覷。

三地銀行業體量更是驚人——截至2017年,粵港澳三地銀行總資產合計約7萬億美元,銀行存款總額高達4.7萬億美元,均超過紐約灣區和舊金山灣區。

龐大的體量之下,激烈的行業競爭暗流湧動。近期披露的上市銀行半年報中,不難嗅到各家銀行搶佔先機的火藥味——不少機構已提前佈局,目標直指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歷史機遇。其中,中國銀行半年報中9次出現“大灣區”關鍵詞;中信銀行則稱將“圍繞基礎設施建設、科技創新、產業升級、國企混改、產業遷移、跨境投融資服務等領域,積極助力粵港澳大灣區經濟建設”;交通銀行選擇聯合匯豐銀行,已於上半年召開會議探討攜手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方案。

外資銀行機構自然也不想錯過這一難能可貴的發展機遇。以新加坡華僑銀行集團為例,其佈局粵港澳大灣區的戰略已發佈,計劃2023年前在粵港澳大灣區實現10億元新幣的稅前利潤。

市場競爭已如此激烈,是否還需要一家全新的銀行呢?接受記者採訪的專家學者和業界精英均持肯定態度。

“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還有很多的路可以走。每家銀行服務實體經濟都有自己獨特的角度和切入點,這就會為市場帶來更豐富的產品,從而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在位於上海浦東的辦公室裡,恆生中國副董事兼行長宋躍升表示,他坦然看待銀行之間的良性競爭。

無獨有偶,渣打銀行(中國)副行長謝雯也對新的市場力量加入表示歡迎:“大灣區商業銀行可以和現有的商業銀行進行業務聯動。”

這家正在探索設立的銀行或許會成為一條“鯰魚”。在位於北京知春路的辦公室裡,民生銀行研究院院長黃劍輝告訴記者,龐大的金融供給並不代表高質量的服務。“銀行市場也需要一點鯰魚效應。只有增加新的有效金融供給,才能產生新的金融服務。”他建議,可由“銀行辦銀行”,即灣區內銀行可以作為主要股東參股粵港澳大灣區國際商業銀行,工商企業也可作為財務投資人參股。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郭田勇也提出,可將民間資本、外資引入粵港澳大灣區國際商業銀行,“還可從境外引進專業化管理團隊”,做一家更為開放的銀行。

它該是家“科技銀行”!

“科技銀行要以老師、教練、顧問的身份,把科技企業帶入科創生態系統中。”

一家新生的粵港澳大灣區國際商業銀行,應如何在這繁盛的銀行“叢林”中生存下來?

有專家建言,認為其應成為一家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和“一帶一路”建設的國際性商業銀行,著重對高科技企業、港澳青年在內地的創業提供金融支持,促進粵港澳深度合作。

“它應該是一家真正的科技銀行。”中共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副所長周天勇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他的推斷不無道理。聚焦祖國東南角,一條穿越珠江東西兩岸的科技創新走廊正在崛起。今年8月15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首次全體會議提出:“要積極吸引和對接全球創新資源,建設‘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科技創新走廊,打造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當前,華為、騰訊、華大基因、大疆等知名科技創新企業早已集結在科創走廊之上,未來則將有更多科創企業在此生根發芽,成長為粵港澳大灣區科創的中堅力量。僅深圳一地,預計“十三五”期末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就將有15000家。

“科技企業需要專業的科技銀行服務,普通銀行很難做成真正的科技銀行。”周天勇直言不諱指出,儘管粵港澳三地銀行總資產超越紐約灣區和舊金山灣區,但鮮有專門服務科技企業的銀行。他提議,粵港澳大灣區國際商業銀行可借鑑美國硅谷銀行經營模式,走“小而美”路線。

硅谷銀行成立於1983年。在周天勇看來,其經營模式有三大“法寶”:與知名投資機構合作,向獲得風投的科技公司提供貸款;銀行要求少量企業股權認購選擇權,減釋貸款風險,當公司成功上市或者進入下一輪融資時,認股權證可能帶來收益;銀行為科技企業老闆和高管提供私人銀行服務。

“我們發放貸款時,不會考慮科技企業有沒有抵押物。”今年3月,硅谷銀行首席執行官格雷格·貝克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硅谷銀行在決定是否向科技企業貸款時,側重考量“誰是它的風投”等因素,並以此決定提供怎樣的貸款結構和貸款規模。

事實上,這一模式已然進入粵港澳大灣區。今年上半年,由浦發銀行與硅谷銀行合資建立的浦發硅谷銀行南下深圳設立分行,正是看中粵港澳大灣區的科創潛力。在浦發硅谷銀行行長蔣德看來,一家優秀的科技銀行所承擔的功能遠超“銀行”二字。“科技銀行之於初創公司,就像父母之外的成年人之於年輕人。科技銀行要以老師、教練、顧問的身份,把科技企業帶入科創生態系統中。”

打通三地現有金融資源

“三地如果能在一些政策允許的框架下,將各自的優勢發揮出來,必將形成區域性優勢。”

全球金融中心最新排名顯示,香港是全球五大國際金融中心之一,深圳和廣州名列第18位和28位。

記者在調研中發現,相比成立一家新的銀行機構,已經在市場中打拼的銀行人更關注的議題是:如何打通粵港澳三地金融資資源,充分利用各方優勢,服務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

黃劍輝表給出了一項答案:“要打破粵港澳三地之間的藩籬,通過一定的制度設計實現一體化運作。”

縱覽粵港澳三地,其在金融、科技、產業等領域各展所長,互補優勢明顯。其中,廣東在經濟規模和金融創新上處於中國的領頭位置,實體經濟壯大,對金融服務需求旺盛;香港作為國際性金融中心,擁有全球優質金融資源和較強科研實力,法律法規體系相對非常健全;澳門則是中國與葡語系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臺。

“三地如果能在一些政策允許的框架下,將各自的優勢發揮出來,即把國際化的金融服務水平、市場服務水平、法律框架與巨大的市場潛力結合起來,必將形成區域性優勢。”宋躍升直言。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部部長趙昌文更看重“協同”二字,他認為:“最重要的就是協同讓市場的力量發揮作用。”

謝雯建議,可在粵港澳大灣區中設置一張銀行“負面清單”,將“不可為”明確下來。“還可以設一個框架,讓銀行在框架之內進行創新,讓銀行自己去判斷風險。”

宋躍升也提出,可依託廣東自貿區安排,進行資金跨境流動、人員跨境流動政策的放鬆和試點,“如果有成功經驗,則可複製到大灣區的其他地方。”

事實上,廣東自貿區改革創新的腳步從未停止。今年4月,廣東自貿區南沙、橫琴片區開展資本項目收入支付便利化改革試點。試點企業合法資本項目外匯收入在用於境內支付使用時,銀行無需事前、逐筆審核資金使用的真實性證明材料,可憑試點企業提交的支付命令函直接為其辦理資本項目外匯收入支付手續。

策劃統籌:謝美琴 羅彥軍 張瑩

數說

1、截至2017年,粵港澳三地銀行總資產合計約7萬億美元,銀行存款總額高達4.7萬億美元,均超過紐約灣區和舊金山灣區。

2、全球金融中心最新排名顯示,香港是全球五大國際金融中心之一,深圳和廣州分別排名第18位和第28位。

3、2017年,粵港澳大灣區內跨境資金流動量約為4.6萬億元人民幣。

4、廣東銀行業體量居全國前列,截至2018年6月末,廣東銀行業金融機構資產總額約為23.1萬億元。

5、截至2017年末,廣東銀監局轄內銀行機構外部投貸聯動業務貸款餘額8.05億元。銀行參與設立各類產業投資基金總數49只,基金總規模2453.91億元。

■記者觀察

成立科技銀行

不可照搬“硅谷銀行”模式

在銀行雲集的粵港澳大灣區內成立一家全新的銀行,除必須達到監管對持牌的各項要求外,還應考慮好銀行的主營方向再“擼起袖子幹”。

目前,在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內的重大項目方面,已有國有大行、政策性銀行、開發性金融機構佔據絕大多數市場份額。初創的粵港澳大灣區國際商業銀行不宜與上述大機構“硬碰硬”,搶奪大項目市場份額。

相反的,將粵港澳大灣區國際商業銀行定位為科技銀行,走“小而美”路線,專門為科技企業服務,的確是一條可行道路。

不過,滋養硅谷銀行的美國舊金山灣區與粵港澳大灣區仍在體制機制、創投生態、監管體系等諸多方面存在差異。因此,粵港澳大灣區國際商業銀行切不可完全照搬“硅谷銀行模式”,而是應該走出一條符合建設“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科技創新走廊要求的發展路子,因地制宜地為打造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提供新動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