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不怕远征难,天王山之战,两位顶尖教练之间的博弈

10月7日晚23点30分利物浦主场对阵曼城,这么一场天王山之战,两位顶尖教练之间的博弈,如果还在纠结点球、争吵、黑蜜,实在是暴殄天物了。先说说一些值得玩味的细节吧。

克洛普和瓜迪奥拉在开场时做出的选择都比较保守。克洛普在首发右后卫上选择了用戈麦斯,这也就意味着在后防线上排出了三名高大且具有中卫属性的球员,结合罗伯逊大幅前插以及比赛某些时刻的站位,我个人觉得克洛普是有意识的在使用三个半的打法。瓜迪奥拉则选择了相对保守的4-4-1-1阵型,并在一开场就保证4-4的两层防线,门迪和沃克的压上也相较面对大多数对手时来的保守。瓜迪奥拉第一次选择了以更加稳妥的方式与善于高位压迫和中场绞杀的克洛普周旋。

红军不怕远征难,天王山之战,两位顶尖教练之间的博弈

瓜迪奥拉出人意料的选择可能打了克洛普一个措手不及,尽管尝试抢开局的克洛普多次进入曼城的三十米区域,但始终没有制造出制胜的机会,也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利物浦中场精于绞杀与快速向前出球,但是在30米内的能力相对匮乏的缺点,而且球队的疲劳也开始逐渐浮现,米尔纳无对抗下的受伤下场并不是偶然现象。

在顶过利物浦的全盛期之后,瓜迪奥拉的球队开始了反制,我们不难发现,曼城绝大多数威胁来打的是利物浦的右边,这点体现了瓜迪奥拉对利物浦右肋和低位防守的软肋的洞察。(不过曼城的右路进攻因为马赫雷斯和贝尔纳多席尔瓦两人属性重合且缺少速度,始终打不出来)席尔瓦在开场阶段减少了回撤帮忙在压迫下推进,基本把体力留在了前场攻坚上,这个布置是一把双刃剑,影响推进,但在阵地进攻时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此时曼城边后卫的套上还是比较保守,不过戈麦斯的失误还是险些葬送球队。

我们在这里再讨论一下戈麦斯与阿诺德,选择戈麦斯的理由不难看出,但在考量他的中卫属性时,也要权衡他与阿诺德在向前出球以及进攻技术上的差距。失去张伯伦后,萨拉赫遭遇肩伤困扰时没有了最大的帮手,右路的快速向前远较上赛季滞涩,而上了戈麦斯更是加深了这个问题。

当然克洛普毕竟是克洛普,下半场一开始就改三个半为完全的四后卫,戈麦斯的套上幅度变得非常大,中场也开始持续前插。不过任何选择,其背后都一定存在风险,边后卫套上幅度增大且整体选择高位压迫,那么就可能带来中卫的高消耗和被打身后球的风险。而比较遗憾的是,尽管曼城有着老化严重的费尔南迪尼奥,但这场维纳尔杜姆和三叉戟的状态影响了攻坚效率,戈麦斯上来的增益也不算很大,曼城的势头逐渐抬升。马赫雷斯连续两次在反击中获得机会球,两次利物浦的回防人数都不够,而且回防时脚下也显得迟滞。而细心的朋友可能看到了范戴克弯腰喘气的镜头。

红军不怕远征难,天王山之战,两位顶尖教练之间的博弈

瓜迪奥拉继对阵霍芬海姆之后又一次展现了对于局势的敏感性,连续换上热苏斯和萨内,并且加大了门迪和沃克的插上力度。最终萨内反击中ko范迪克造点。

这球不能简单归咎于范戴克的防守选择问题,首先要考虑为什么曼城完成了这么流畅的向前出球和起速的空间,二是范戴克此时的疲劳度明显影响到了他下脚的准确性,之前在上抢时已经被热苏斯过掉一次。敝社此前的文章已经多次提到克洛普的高位压迫体系对于范戴克的高消耗问题。双线作战的情况下,如何给防线最强之人减负,也是近期的课题之一。

瓜迪奥拉在三败红军后,一改风格,进退有据,步步为营,差点乘红军疲惫之机在客场收获胜利。不过蓝月依旧还是有值得商榷的点:比如双前锋的配置始终没有出现;马赫雷斯在边前卫上踢满全场,葬送胜局;费尔南迪尼奥这个死穴有去尝试弥补,但始终是绕不开。

而连续两场强强对话的铩羽而归,给此前势如破竹的利物浦敲响了警钟。要与暌违二十余载的英超冠军重逢,红军的长征路依旧漫漫。

本场菲尔米诺、马内0次射门,0%的空中对抗成功率,0次KP,只有萨拉赫射了三脚,1脚中框。

其中马内2次过人1次成功,劳模中锋菲尔米诺罕见地0次成功抢断与拦截,数据相当惨淡。

究其原因,除了瓜迪奥拉较为保守的战术和成功的限制之外(事实上克洛普也成功限制了对面的三叉戟,特别是阿圭罗全场0射门,斯特林0次过人成功,马赫雷斯倒是过人射门数据都不错),三叉戟特别是马内和菲尔米诺都十分疲惫,无球稀烂,动作变型:

马内一累会习惯大保健踢法(参看世界杯期间国家队比赛),少回撤,少冲刺,拿球接驳,偶尔下底,持球分球技术短板会被放大。

菲尔米诺如果不能有效回撤拿球,不能有效空跑扯动,不能精准前场洗球,那他较为一般的身体硬件与速度就会成为对方后防收割数据的甜品。

萨拉赫反而是能量最足的一个,尽管疲惫,但五五球必拼,前场支点作用明显,能拿下高球策动进攻。但由于三人无球穿插强度下降以及中场供应不足,踢得隔靴搔痒。

战术层面,其实不是萨拉赫踢法被摸透了,而是目前的利物浦前场本就改变了踢法。

上赛季马内是10号位踢法,回撤拿球,萨拉赫在有球和无球的不断切换,让对手防不胜防。但这赛季,马内减少了回撤,萨拉赫顶在最前面,同时成为了回撤拿球的点,有球的时间更多,这么踢萨拉赫的消耗会更大,赛季初的疑似低迷不是没有原因的。

状态层面,萨拉赫的技术动作依旧出色,但本场比赛不知道是否还是因为欧冠决赛的伤病影响,上赛季萨拉赫很多背身拿球斜射远角,但这赛季背身之后的转身却很少能形成射门机会了,本场几个对抗,换成上赛季都能抹过去,但这场却撞不动拉波特。至于射门问题其实倒是好解决,目前脚感不好,赛程密集难以调整,上赛季初也有这个问题,过了魔鬼赛程萨拉赫应该可以调整过来。

既然这么累,为何不尽最大程度用新援来轮换大将?

看克洛普本人的解释吧:“Klopp said yesterday that things will change now with the squad/formation. He wanted settled players who know the movements without the ball vs the tough fixtures we have had. Now we face teams we are going to have more ball, he will bring the new faces in. "

之前不轮换是因为对手和赛程,他需要老手,精于当前体系下的无球跑动,而熬过这段赛程后,接下来的对手会让我们有更多的控球时间,所有可以上新人了。

换斯图里奇是因为场上缺乏技术元素,菲尔米诺因为太累所以回撤拿球效果又没了,但斯图里奇的对抗这场又不行;上沙奇里确实更有威胁,但如果像上一轮那样用沙奇里换下萨拉赫,那又降低了威慑力。事实上小鲨鱼可以换下最累的马内,但有个问题是萨拉赫和沙奇里都不太习惯踢左路,虽然对阵圣徒就是沙奇里在左路突破造的乌龙,但克洛普似乎还是不太愿意让沙奇里或萨拉赫其中一个拉到左路。

再引用克洛普的原话:Klopp on losing Milner: "Naby did brilliantly but Milly is much more unpredictable in his offensive movement."言下之意或许是认为米尔纳的无球跑位暂时无可代替,而凯塔目前的无球跑位融入情况,渣叔是不太满意的。

红军不怕远征难,天王山之战,两位顶尖教练之间的博弈

事实上凯塔从开季的高光到目前表现不稳定,除了体能原因之外(季前的体能训练操太狠还没适应过来),和目前中场战术与配置有关。让他在中场靠前位置的话,中场目前的防守能力兜不住,对攻守平衡有一定影响。凯塔一个出路是球队改善后腰对后防的保护质量,另一个出路是继续回撤当大黄蜂时期的京多安来使,索性自己从后场拿球再推进到前场。否则空站在那跟个傻子一样只会荒废了自己的天赋。

红军不怕远征难,天王山之战,两位顶尖教练之间的博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