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旅遊紅利惠及景區百姓

“沒有思想的大解放,就不會有改革的大突破,事業的大發展。”今年以來,茅山管委會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創新,全面對標溧陽天目湖景區,加快鄉村振興發展,百姓生活發生了可喜變化。

民生普惠,發展成果百姓共享

“回家鄉創業是正確的選擇,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鄉村振興給農民帶來的紅利。”“味及香”茅山老鵝拿到了茅山景區首張食品小作坊登記證,老闆徐陽喜笑顏開。近年來,茅山管委會堅持“生態優先,特色發展”的道路,厚植旅遊優勢,大力助推鄉村振興,共享旅遊發展紅利。

“心中有大事,眼中有小事。”茅山風景區黨員幹部把群眾的事當做自己的事。在引領富民發展進程中,不僅商戶們感受生意越來越紅火,普通百姓更是收穫到更多幸福感。在去年的暖企惠民大走訪中,景區從做好群眾看得見、摸得著、感受深的民生工程入手,一年來,幼兒園條件更好了,村裡的路修得更寬了,塘壩清淤水質改善了,困難群體納入了保障範圍,文藝演出送到了家門口,想跳舞村裡就有小廣場,一樁樁實事辦好了,群眾的幸福感提高了。據統計,截至目前,該景區已走訪農戶9236戶(佔總戶數95.33%),走訪企業35家;機關黨員幹部參加活動人數82人(佔比100%);梳理問題724件,件件有回覆、有著落。

文明建設,老區舊貌換新顏

走在茅山風景區,綠樹婆娑,路面潔淨,標有垃圾分類標識的垃圾桶擺放整齊有序,藍天白雲青山環繞,映襯著整潔文明的村容村貌。

“現在房前屋後、村裡路口,都乾乾淨淨的,確實舒心多了。以前還覺得人家多管閒事。”集鎮飯店福鱒樓老闆陳殿保內疚地說。他家因製作老鵝,門前曾是汙水橫流、雜物亂堆。如今,茅山管委會通過建立垃圾日產日清制、村級管理日常巡邏制、各片區包乾制,對村莊環境衛生加強集中整治與常態化管理。

在各村環境大整治中,多種“頑疾”都得到了有效清除。清淤改造上塘、梅思塘等河塘6座,修築河堤4條。對亂塗亂畫、“牛皮癬”等疑難雜症進行嚴厲打擊與清除。夏林村實施路燈亮化工程,共安裝路燈99盞,涉及前南莊、墓西、林山、五墟4條村主幹道,長達7公里。

在今年入梅前,轄區玉晨、後河等5個村近20000米汙水管道鋪設已全部完成,涉及農戶800戶。7月份,茅山管委會迎來多次強降水,雨水倒灌、滿溢現象大有改觀,群眾對此讚不絕口。同時圍繞弘揚傳統文化、誠實守信、孝老愛親、保護環境和倡導法治等主題,景區在各村主要道口醒目位置通過文化牆、善行義舉榜、公開欄等方式大力開展 “講文明 樹新風”公益宣傳,一面面“陋壁”變成了文明鄉風的“展示牆”,一塊塊宣傳牌打造成文化鄉村的“風景線”,營造出爭做文明茅山人的濃厚氛圍。

“茅山風景區上杆村被評為2017年度江蘇省水美鄉村”“潘衝村獲鎮江市首屆最美鄉村稱號,併入選2017中國名村300佳”……村容村貌不斷提升改善,帶來的是村莊“面子”“裡子”一起美起來。

扶貧摘帽,脫貧路上一戶不落

“戶戶住新房,人人有保障,家家有存款,微笑掛臉上,這就是幸福!”茅山村書記沈曉春笑著說。茅山村搭乘景區“項目”發展的“東風”,成立我市首家勞務合作社,茅山村村民的“先富”為全區脫貧致富指明瞭方向。

茅山管委會積極探索“旅遊+扶貧”發展新途徑,讓貧困村和貧困群眾更充分享受旅遊發展“紅利”。景區旅遊產業鏈日趨完善,為當地群眾脫貧致富提供了“造血”基礎,馬埂村還成立了句容首家股份經濟合作社。農旅融合發展的休閒觀光農業品牌逐步壯大,越來越多的農民搭上了鄉村休閒旅遊的“致富快車”,從農民變成老闆,農家樂從原先的零零星星發展到二十餘家。茅山老區的貧困群眾在景區環衛以及農家樂等行業解決就業200餘人次。同時,整合水利、交通、環保、扶貧等專項資金,加快推進李塔村製茶車間、上杆村特色種植、馬埂村農旅園區、高炮扶貧、光伏扶貧等項目建設,增強各村造血功能,確保馬埂、墓東、李塔持續穩定脫貧,力爭後河、天樂、上杆三個村今年底全面達新標。(史利陵 葛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