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不法途径夺取皇位的朱棣,在后世眼中是好还是坏

蒋世宗以流畅且通俗易懂的语言,以游长陵为引子,概括了朱棣的一生。对其历史上的功过是非,也作了客观辩证的评价。从总体上讲,朱棣在明代整个历史上还是一个有作为的皇帝,在明朝这个"没有多少特点"的王朝中,可以算得上是一代明君。

通过不法途径夺取皇位的朱棣,在后世眼中是好还是坏

朱棣 铜像

封藩之患

明成祖朱棣,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生于元至正二十年(1360)一个动荡的年代。其从小聪明好学、过目不忘,且相貌奇伟,因此倍受朱元璋和母亲马皇后的喜爱。朱元璋常常对群臣夸赞,棣儿酷似自己。当朱棣刚满十岁时,就被封为燕王。燕地接近"北虏",又为元朝故都所在,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可见明太祖朱元璋对朱棣的重视,也对其寄予很高的希望。

朱元璋把自己的儿子都封为亲王,分驻在全国各战略要地,达到"以藩屏明"的效果。虽然诸王"列爵不治民,分藩不锡土", 但是他们有军事指挥权,每个王府均有护卫甲士少者三千人,多者至一万九千人。诸王中以晋、燕二王的军权最重。朱元璋特许晋、燕二王有小事立断,大事方报告朝廷的特权。而燕王也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在同入侵的蒙古军队交战中,屡立战功,威名大振。正当朱元璋大封诸子的时候,有个叫叶居升的官员以星象为名,鉴戒朱元璋分封诸子,会酿成汉代的七王、晋代的八王之乱。朱元璋异常恼怒,将其囚死在牢中。以后,再没有人敢论及撤藩的事情。而矛盾的爆发比叶居升预计的要快得多,朱元璋死后,朱姓皇族中一场争夺皇位的战争就发生了。

通过不法途径夺取皇位的朱棣,在后世眼中是好还是坏

朱棣陵墓 景区

靖难之役

建文元年(1399)六月,建文帝密令张昺、谢贵、张信等人逮捕燕王朱棣。但是张信曾是朱棣亲信,因而把建文帝的密令告诉了朱棣。于是朱棣设计以赴宴为名, 将张昺、谢贵擒杀。北平城内将士听到张昺、谢贵被擒杀的消息,全部溃散。朱棣当即命令张玉等人趁夜率兵攻打九门,控制了北平。接着,朱棣援引《祖训》,以清除皇帝身边的齐泰、黄子澄,即"清君侧"为名,举兵"靖难"。

" 靖难"之初,朱允炆对频频传来的恶讯并不十分在意,只是采取了一些常规的防范措施。他又祭告太庙,削去朱棣属籍,废为庶人,并诏告天下。朱允炆命明朝宿将长兴侯耿炳文为征虔将军, 驸马都尉李坚等人率领十三万军队进军北平。结果在滹沱河被燕军偷袭击破,大败而退。后派遣曹国公李景隆代领其军,先后大败于北平和白沟河。在都督盛镛和参政铁铉奋力防守下,朱棣进攻济南受挫,返回北平。九月,建文帝擢拨铁铉为兵部尚书, 封盛镛为历城侯、平燕将军,命其再次率兵北伐。十二月,双方会战于东昌,燕军大败。之后,双方继续在山东和中原地区反复争夺,互有胜负。

建文四年四月,双方主力大战于宿州的齐眉山, 当时燕军连失大将,再加上淮河流域湿热难耐,北方士兵多不习惯,士气低落。这本是向朱棣发动进攻的大好时机,但建文帝听信左右一些大臣的建议,下令把魏国公徐辉祖统率的部队撤回南京,打乱了前线的军事部署。朱棣趁机反攻,大败南军于灵壁,继而攻占扬州。南军败绩频传,南京城内一片混乱。六月, 燕军自瓜洲渡过长江,进围南京。这时南京已毫无抵抗能力,李景隆和谷王朱橞打开金川门迎降朱棣,都城陷落,建文帝下落不明。

通过不法途径夺取皇位的朱棣,在后世眼中是好还是坏

朱棣陵墓 景区

文治武功续洪武

建文四年,朱棣登上皇帝的宝座,即为明成祖, 以1403 年为永乐元年。之后,朱棣致力于整顿统治秩序。首先,他下令削藩,以加强中央集权。其次,对周边的少数民族进行有效的统治,扩大统一的版图。再次,迁都北京。在经济上,朱棣鼓励开荒、移民屯田、兴修水利,发展国内外贸易。在文化上,命人编纂《五经大全》《性理大全》和《永乐大典》等书籍,促进文化的繁荣。在外交上,派遣郑和下西洋,发展了中国同南洋各国的友好往来。面对北方的元朝残余势力和蒙古相联合与明朝为敌, 朱棣五次北征,以求彻底解决"北虏"问题。永乐二十二年 ,朱棣最后一次北征。在返回的路上病死于榆木川(今内蒙古多伦西北),终年六十五岁,葬于长陵。

从总体上来讲,朱棣是一个有作为的皇帝。他维持了明王朝社会经济的继续繁荣和发展,为之后的"仁宣之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虽然是通过不法途径夺取皇位的,但是实践证明了历史的选择是正确的。

通过不法途径夺取皇位的朱棣,在后世眼中是好还是坏

朱棣陵墓 景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