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即将战败,关键时刻朱允炆出手相助,朱棣:感谢侄儿

靖难之役一共历时四年,不熟悉这段历史的朋友,可能会以为,这四年来,燕王朱棣一定是循序渐进,稳扎稳打,一点一点的吞噬了朱允炆的江山。但事实并非如此,靖难之役的前三年,朝廷的官军和朱棣的燕军,基本上是互有胜负,朱棣虽然一度打到了山东境内,但始终也未能攻克济南,这就使得朱棣不得不返回北平,重新谋划他的帝王大业。

朱棣即将战败,关键时刻朱允炆出手相助,朱棣:感谢侄儿

经过的三年的艰苦奋斗,朱棣突然发现,自己的地盘竟然只有北平、永平和保定三郡,而自己的好侄儿朱允炆还在南京城里,稳如泰山。这样的局势,令朱棣非常恼怒,因为他明白,如果就这样僵持下去,最后失败的人一定是自己,所以朱棣必须求变,只有改变策略,才能获得一线生机。

真正的分水岭出现在了建文三年的年底。在此之前,朱棣的策略一直都是以攻城略地为主,但北平到南京之间,城池众多,如果一个一个攻打,十年八载估计也到不了南京。南京是明朝的中枢,如果不占南京,就算把天下都占了,也是名不正言不顺。于是在济南受挫之后,朱棣就决定放弃城池,走野外,直取南京。

朱棣已经改变了策略,可朱允炆却比朱棣慢了好几拍,此时的朱允炆还在加强济南和德州等地的防御力量。没想到朱棣直接绕过济南,从山东与河南的交界地带直接进入了安徽。到了安徽,距离南京已经非常近了,逐渐醒悟的朱允炆,赶紧调集镇守真定的平安和镇守济南的徐辉祖回军南下阻挡朱棣。

朱棣即将战败,关键时刻朱允炆出手相助,朱棣:感谢侄儿

平安和徐辉祖不敢怠慢,长途奔袭几百里,终于在江苏睢宁附近挡住了朱棣大军。朱棣大军以逸待劳,官军逐渐不敌,被迫退守齐眉山。此时燕军已经杀红了眼,一路尾随,穷追不舍。大将军平安心生一计,他眼看燕军追来,下令全军设下埋伏,就等着朱棣入网了。

当朱棣进入包围圈后,平安马上率军切断了朱棣的归路,随后其他官军一齐杀出。燕军自知中了埋伏,顿时乱了阵脚,不过朱棣确实是个将才,他临危不乱,身先士卒,士兵们一看,燕王都如此英勇,于是也都拼了命的和官军厮杀了起来。

两军从天明杀到黄昏,朱棣手下大将战死两员,眼看着燕军逐渐露出了败相,如果官军能够坚持下去,那朱棣只能束手就擒,接下来,就看官军能不能坚持到底了。将士们当然能够坚持,他们如此拼命,为的就是灭掉朱棣,如今胜利在望,哪能轻易放弃。那么谁没坚持下去呢?

朱棣即将战败,关键时刻朱允炆出手相助,朱棣:感谢侄儿

这个人就是朱棣的好侄儿朱允炆,当初朱允炆就曾对部下说,不可让朕背上杀叔的罪名,这句话曾经救了朱棣好几次。如今终于可以活捉朱棣了,结果朱允炆又来帮倒忙。在两军交战的关键时刻,朱允炆居然下了一道诏令,责令徐辉祖率军返回南京,拱卫京师。

俗话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可徐辉祖是个忠臣,他接到皇帝的命令,只好无奈的率军撤出了战斗。徐辉祖一走,朱棣顿时就占了上风,燕军士气大振,最终反败为胜,打败了官军。至于朱允炆为何在关键时刻召回徐辉祖,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时京师确实空虚,二是徐辉祖是朱棣的大舅哥,朱允炆担心徐辉祖投靠朱棣。但不管是什么原因,朱允炆又帮了朱棣一个大忙。事后,朱棣仍然心有余悸,禁不住感谢建文帝调走了徐辉祖。此时的朱棣心情大好,他好像已经看到南京城在向自己招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