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爲「大宋第一古惑仔」辛棄疾到底有多厲害?

歲月靜好丶別來無恙


很多人小受教科書的影響,背習慣了辛棄疾“聽取蛙聲一片”的詞,以為他只是個文弱書生。其實,辛棄疾的第一身份不是詞人而是將領,而且其戰鬥嘛……放到三國時代不輸甘寧。甘寧曾經“百騎劫曹營”,那也不過是帶領百餘人“逾壘入營,斬得數十級”;而辛棄疾呢?

辛棄疾二十一歲聚眾起義,後同為義軍將領的張安國誅殺了義軍領袖耿京準備投靠金國,辛棄疾聽到這個消息二話不說,帶了五十騎勇士飛馬奔向濟州,舉手之間活捉張安國,並帶了上萬人南下到了南宋——此時辛棄疾才二十二歲。

如此文武雙全之人,到了南宋之後會不會得到重用?答案是:當然不會。辛棄疾遇到的尷尬與《水滸傳》中宋江遇到的尷尬相似:宋江等人本為賊匪,接受招安之後方入朝為官;而辛棄疾也是起義軍出身,由北方的淪陷區南投,這種人在南宋有個專門的稱呼:歸正人。南宋右丞相史浩很瞧不起這些歸正人,他有一個很奇葩的理論:“中原決無豪傑,若有,何不起而亡金?”也就是說,北方淪陷區是沒有豪傑的,如果有,為什麼不起義而滅亡金國?這麼不要臉的言論居然得到了南方朝臣的支持,甚至朱熹也認為歸正人是蓋自邪而轉於正也。最後辛棄疾的武略得不到重用,也只能以詩詞抒發他心中的憤懣了。這一來,又有多少千古絕唱傳世!而史浩,千年又有誰認識?


隱語


辛棄疾是南宋最偉大的詞人,也是一位武藝高強的沙場鬥士、抗金英雄。

我來簡單說說辛棄疾的傳奇般的一生。

辛棄疾是山東歷城人,公元1140年(紹興十年)出生。這一年正是宋金戰爭最為激烈的一年,劉錡與岳飛分別在順昌、郾城大敗金兵。北方淪陷區的人民都翹首以盼王師,可是最後夢想破滅。岳飛被召回,緊接著是宋金議和與岳飛被害,北方人民徹底被軟弱的朝廷拋棄了。辛棄疾便是在金人的統治下渡過他人生的前二十年,長大成人後的他知道了中原淪陷的故事,這令他義憤填膺,渴望有一天能實現報效國家,為恢復中原儘自己的能力。

機會最終來了。

在辛棄疾21歲那年,金帝完顏亮以六十萬兵力南犯,中原掀起反金起義高潮。當時耿京是中原義軍的領袖,山東、河北豪傑紛紛接受他的節制。辛棄疾毅然參加義軍,並在耿京麾下當了掌書記。後來發生了一件意外,辛棄疾差點因此而喪命。

原來辛棄疾有一位朋友名叫義端,也聚眾一千餘人起義。在辛棄疾的勸說下,義端歸順耿京。豈知有一天,義端突然盜走耿京的大印叛逃,耿京大怒,遂歸罪於辛棄疾並動了殺機。辛棄疾對耿京說:“給我三天時間,倘若我沒抓到義端,再殺我不遲。”

可是要上哪找義端呢?

辛棄疾冷靜地判斷,義端盜走耿京大印,定是要叛逃金營,遂快馬急追,終於追上義端。大家都知道辛棄疾是個大文豪,可是很多人不知,他其實武藝是相當高強的。義端知道辛棄疾厲害,便以朋友的身份乞求道:“我知道你力能殺人,希望你別殺我。”既是叛徒,還稱什麼朋友?辛棄疾手起刀落,砍掉義端的腦袋,返回耿京營中。耿京為辛棄疾的膽識所折服,更加器重他。

完顏亮敗亡後,辛棄疾勸耿京率師歸順朝廷。耿京便遣辛棄疾奉表入奏,宋高宗親自召見辛棄疾,並且對他在敵後的英勇表現大加讚賞。朝廷決定授予耿京天平軍節度使之職,辛棄疾為天平節度掌書記。就在辛棄疾返回耿京大營途中,卻傳來一個噩耗,耿京被叛徒張安國所殺,義軍潰敗,張安國已叛逃到金營中。

怎麼辦?難道就讓叛徒、兇手逍遙法外嗎?

不!若不嚴懲叛徒,何以慰耿京在天之靈呢?

辛棄疾當機立斷,與統制王世隆、馬全福等五十人,勇闖金營。當時叛徒張安國正與金國將領在帳中飲酒,根本沒料到辛棄疾竟以區區數十人馬前來劫營。這次軍事行動比起美軍特種部隊擊斃本拉登還要難,還要危險。此時辛棄疾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竟然一擊命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生擒張安國,而後安全離開,出入金營如入無人之境。誰曾想到,一個二十二歲的書生竟然有如此之膽略與勇氣。辛棄疾將叛徒押到首都臨安,張安國被朝廷下令斬首示眾。

後來辛棄疾在詞中追憶了這段激情燃燒的歲月:“壯歲旌旗擁萬夫,錦襜突騎渡江初。”何等豪邁,何等英雄氣概,正所謂“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以辛棄疾之才略,完全是虞允文一類的安邦定國之才。可是最終卻事與願違,英雄無用武之地,壯志難酬。原因有二:其一,南宋帝國與金國達成和議,辛棄疾沒有機會在戰場上大展身手;其二,辛棄疾性格耿直、孤傲,愛憎分明,嫉惡如仇,自然容易得罪人。

返回南宋後,辛棄疾寫了一系列的文章,包括《九議》、《應問》、《美芹十論》等,呈獻給朝廷。在這些文章中,他詳細地闡述自己的戰略主張,縱論宋金兩國消長之勢,技之長短,地之要害,處處可見其精闢之見解與深謀遠慮。可惜的是,當時和議方定,不可能因為辛棄疾的幾篇文章就改變政策,故而宋孝宗沒采納其意見。

虞允文當政時期,宋孝宗銳意進取,謀復中原。此時辛棄疾又上書論南北之勢,持論勁直。作為淪陷區歸來者,他對中原百姓“遺民淚盡胡塵裡”有更多的感受,因而恢復之心,較他人為切,在抗戰立場上,無妥協迴旋之餘地,故而難以迎合朝中多數大臣,自然被棄而不用。虞允文去世後,恢復中原之夢愈行愈遠,辛棄疾的理想也越來越難實現。悲憤而不得志的他,只得寄情於詩詞,他寫下大量愛國主義詞章。

辛棄疾的詞作雄奇峻麗,充滿豪邁之氣,貫穿滿腔愛國之情。“道男兒到死心如鐵,看試手,補天裂”,“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在文學作品中,他也表現出自己的無奈與悲憤:“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以辛棄疾之才華,本來應該做出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他膽識無雙,慷慨有大略,但最終被埋沒了。這是辛棄疾的悲劇,也是時代的悲劇。


君山話史


劍分三等,庶人劍,諸侯劍,天子劍。

古惑仔?這個形容詞說的有一定程度上比較像,因為不同於大家的一種文人的形象,辛棄疾這個人在軍事上面的成就是很高的,但是說實話,跟古惑仔比起來,辛棄疾還是稍微孤單了一點。

如果說古惑仔有一大堆兄弟的話,辛棄疾一生的朋友只有一個,那就是驅除韃虜。北上光復中原的意志!

辛棄疾出生的時候,那個時候他家位於金兵佔領的區域,也就是在敵戰區,辛棄疾出生了,出生之後,由於有一個不靠譜的老爹,雖然在別人手底下擔任官職,但是一天到晚就想著如何光復中原,所以一天到晚的給辛棄疾灌輸,如何才能光復中原?如何去抵抗敵人的入侵?就是在這個時候,辛棄疾一生的理念開始真正的奠基儀式。

十四歲的時候,辛棄疾參加金朝的科舉考試,一路收集情報,為接下來的抗金事業做準備,終於在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的情況之下,辛棄疾拉起了一支2000人的隊伍,跟金朝對抗,並且加入了浩浩蕩蕩的起義軍大軍,但是天有不測風雲,起義軍的首領被人給暗殺了,叛徒還掌管了起義軍。辛棄疾在沒有任何準備的情況下,率領50個人對著這幾萬的叛軍展開突襲,把敵人首領抓到了南宋!我想對於古惑仔這一個詞語的見解問題,主應該是來自於證,但是在這之後,辛棄疾所作的事情跟古惑仔基本上搭不上界,為什麼?看過秦時明月的系列動畫片,《天行九歌》的話,就知道韓非子曾經說過天下分為三種劍,庶人之劍,諸侯之劍,天子之劍,古惑仔做事情呈一時之勇,這是庶人之劍,之後辛棄疾為了整個南宋北上光復中原的事情,做了諸多努力,都可以在政治上面對國家有著巨大的影響,這是諸侯之間。

主要體現在五件事情上首先第一點,辛棄疾回到南宋以後曾經多次上書給皇帝,並且對於敵我雙方軍事力量對比和敵方防禦上面的漏洞做過詳細的記錄,而且彙報給了當時的軍事指揮員,與此同時,它也書寫了大量的豪放派的愛國主義詩詞來為國家傳達一種要求。(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北上光復中原的意志。

這件事情辛棄疾組建虎兒軍,這支軍隊的組建可以看作辛棄疾一生的縮影,他想北上光復中原,但是朝廷不肯,他想組建虎文軍,朝廷不肯,因此拿出金牌去要求辛棄疾趕緊把這個工程給停了,因為你要組建軍隊,先得修軍營,細節將金牌扣了下來,而且命令工程短時間內必須完工,有人告訴他工程裡面缺少瓦片,他就要求當地居民在自己屋頂上面的瓦片稍微勻一下,然後政府出十文錢買你十個瓦片,接著石頭又不夠用了,辛棄疾就寫下命令說如果說僧人或者是囚徒,可以自願去搬運石料的話,那將免除徭役或者是罪行這樣的話,石料在十日之內全部辦妥。

就這樣,辛棄疾在朝廷死命令下來之前,把軍營給修好了,朝廷一看,軍營都修好了,那也沒有必要再把這支軍隊給裁撤掉了,所以就把虎兒軍給組建了下來。在這之後,金朝曾經多次對南宋發動進攻的時候,虎兒軍多次北上去阻擋金兵的進攻,作為這隻軍隊的組建人,辛棄疾可以說是居功至偉,但是,組建完這支軍隊以後,辛棄疾就立刻被朝廷給外放了。他的功勞全讓別人給拿了。

第三件事情。辛棄疾在組建虎兒軍之後,去管過海防的事情,使期間,辛棄疾主張軍隊必須要建立自己的武備庫,也就是武器庫,因此,辛棄疾出資讓當時的當地政府組建一個武器庫,要求儲備1萬件盔甲。後來盔甲還沒籌集完畢,又有人向朝廷告狀,說辛棄疾挪用公款,然後又被撤了。

第四點事情。辛棄疾在因為海防武備庫的這件事情上面被人誣告以後,接近於十年的時間,沒有參政,在十年之後終於被重新啟用,並且要求他主管長江的防務。辛棄疾在任期間多次的購買武器裝備,比如說鎧甲,軍械,還有就是派出間諜到敵佔區去獲取情報,又被人誣告說挪用公款。

第五件事情,當時辛棄疾的好友在朝廷遭遇別人圍攻的時候,這位好友提出要北伐穩固自己的地位,辛棄疾實際上心裡也明白,這位好友究竟做什麼,但是即便是如此,他仍然在病重的情況之下,上書堅決擁護北伐主張。

總之,作為一個豪放派的詞人,辛棄疾文武雙全,武當然是指軍事上面的建樹,而文不僅是代表著他寫作的才華,還代表著他文治的能力,所以說說他古惑仔這一點有點兒小看他了,他手裡拿的不是庶人劍之間,而是諸侯之劍。

可惜呀,有心殺賊,無力迴天,那南宋在軍事上面的懦弱,迫使著辛棄疾這樣的主戰派,沒有辦法發揮出自己該有的能量,在難受有接近20年的時間,辛棄疾一直處於被閒置的狀態,即便是他那位好友,他的主戰派也必須打一個引號。他所謂的北伐只不過是為自己撈取政治資本而沒有像辛棄疾這樣以北伐作為自己責任,所以我說辛棄疾一生只有一個意志陪伴著他走。過了餘生,那就是北上光復中原的意志,比起古惑仔有一大堆兄弟幫你。辛棄疾這一生走的太過於孤單了。


漩渦鳴人yy


稱辛棄疾為大宋第一古惑仔,我是嚴重反對的!因為,辛棄疾是歷史第一古惑仔!他實在是太強了!

要說文的,辛棄疾是南宋時期詞壇霸主,是與蘇東坡雙峰並峙的豪放派詞人!

要說武的,辛棄疾是能提刀上馬萬軍之中取敵人首級的武功高強的著名將領!

論政論文,辛棄疾精通兵法,曾經寫下《美芹十論》等一系列政論文,每一篇都切中世事,觀點深刻且目光高遠。

你可能還不知道,辛棄疾還做過間諜。他有一個號不為人知,叫“六十一上人”,搞不好就是他的代號。(好玩的國學瞎猜的)

你可能還不知道,辛棄疾還被人說成是殺人如麻的屠夫,是剋扣軍費的貪汙犯!

1.辛棄疾是年齡最小的間諜!辛棄疾出生在南宋時期的山東濟南,那個時候已經是金朝的地盤了,用現在的話就是出生在白區。辛棄疾的祖父可能也是一個間諜,他雖然做了金朝的官,但實際上是一位渴望復國的英雄。在他祖父的影響下,辛棄疾在十四歲去參加金朝的科舉考試,就一路注意蒐集情報,為以後的抗金做準備!

2.辛棄疾是壯歲旌旗擁萬夫的青年英雄!在那個風起雲湧抗金起義隊伍遍地開花的時刻,年輕的辛棄疾也拉起了一支隊伍,並加入了耿京的大部隊。在叛徒張安國投敵之後,辛棄疾竟然能夠率領一支幾十人的隊伍,偷襲敵營並將叛徒親自帶回,這需要的已經不僅僅是勇氣了!還需要智慧和謀略!

3.要說辛棄疾智慧打仗,那你可大錯特錯了!他是一個高超的謀略家!辛棄疾在南歸後,寫了10篇論文,又稱《美芹十論》,陳述抗金救國、收復失地、統一中國的大計。他詳細分析敵我形勢,提出強兵復國的具體規劃。《美芹十論》是獻給皇帝的,因此,作者謙稱《十論》不過是他自己覺得好,皇帝不一定就會喜歡--就像宋人喜歡芹菜一樣--事實上,皇帝的確不喜歡。

4.辛棄疾是豪放派詞的巔峰上的巔峰!辛棄疾和陸游其實差不多的風格,一生的詞都與他的抗金經歷和思想相關,連做夢都是洗雪國恥、收復失地。這也形成了他豪放的風格。他又與蘇東坡有相同的貢獻!蘇東坡擴大了詞的題材範圍,而辛棄疾也是如此,他現存的六百多首詞作,寫政治,寫哲理,寫朋友之情、戀人之情,寫田園風光、民俗人情,寫日常生活、讀書感受,可以說,凡是能用文字寫的,辛棄疾都能給你寫出一首美妙的詞來!

5.辛棄疾是婉約的不要不要的大家!你可能還不知道,辛棄疾其實是個婉約派的大師,在他的詞作中,百分之八十是婉約詞,他的婉約詞的婉約程度,我個人認為可以超過李清照。更為重要的是,他的詞嬉笑怒罵很幽默!


好玩的國學


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無人會,等臨意。


關於辛棄疾太多的人第一印象是詞人,那是無處施展的噴發,他另一重身份是古惑仔。想成為一名合格的古惑仔,需要的不僅是義氣,還要有砍人的勇氣。


千里追襲的古惑仔:辛棄疾出生之時老家已經被金國佔領,為報血仇他熟讀兵書苦練武功。21歲帶著千餘人投奔義軍將領耿京,擔任保管印信的職位。奈何一個疏忽,印信被義瑞和尚偷去。

辛棄疾騎著快馬追了兩天兩夜,終於在馬倒下之前追上了義瑞。眼見已經無路可逃,義瑞轉身要與辛棄疾血拼。三下五除二後,辛棄疾帶著他的頭回到了陣營。辛棄疾回到陣營中後,迎來整個義軍的歡呼。

兩肋插刀的古惑仔:義瑞事件結束不久,北方金兵內亂開始撤兵。辛棄疾看準機會,與耿京合計收復淪陷中原。辛棄疾與賈瑞被派往都城臨安,但是回來的路上耿京被叛將張安國殺害。

當時事態不夠明朗,所有人都選擇高高掛起,只有辛棄疾氣不過要給耿京報仇。帶著50名騎兵夜闖金營,活捉了張安國,押到臨安正法,終於報了自己老大的仇。

鬱郁不得志的古惑仔:對於辛棄疾的表現,趙構表現的很喜歡,出於“愛護”給了他一個文官。雖然一心想做出功績,奈何朝廷一直把他的個官職升升降降。每次都是重拳打在棉花上,內心空有報國志向而無處施展。

屋漏偏逢連夜雨,被調任還沒來得及上任就遭到了彈劾。朝廷“明察秋毫”之下,官職一降再降。空有一身報國熱血無處施展,只好化熱血為筆墨。奈何生了白髮,也沒有機會再上戰場,只好化滿腔熱血為《破陣子》。

一代古惑仔,就在剛剛小有名氣,即將可以單獨立山頭的時候。被幫會老大強行扼殺,一生都在調任的路上,哪有機會拿起武器殺敵。


後人評價辛棄疾――“人中之傑,詞中之龍”


史之策


古惑仔在人們的言談之中多少帶有些貶義,被當作是‘壞蛋’的代名詞,但是辛棄疾被稱作“大宋第一古惑仔”。


在我看來,這個稱呼散發著熱血暖意,並無貶義,反而是一種對辛棄疾抱有崇敬,喜愛之意的稱呼。


這個“大宋第一古惑仔”到底有多厲害呢?

一句話,辛棄疾,文能提筆與文豪蘇軾並肩,武能上馬率軍殺金兵。是厲害的角,別羨慕,他是個傳說。


傳說辛棄疾生於金國,出生時,家鄉濟南已經淪陷,他的父親不久就戰死沙場,由爺爺辛贊帶大。


辛棄疾的爺爺當時是開封的市長,一心想要抗金,收復中原。


可那時他老了,就寄希望於孫子身上,他希望孫子辛棄疾能成為像西漢名將霍去病那樣的猛將,於是給孫子取名:辛棄疾!


辛棄疾從小習武練劍,飽讀詩書,不負爺爺的厚望,成為了一個全能人才,下面我們來看看他有多大能耐:


一、少年辛棄疾是007-詹姆斯·邦德


辛棄疾少年去燕京趕考,藉此機會,他到金國的首都去摸探軍情。


他考完試,一個人滿城的轉悠,把金國的高管住所,軍營位置,政府要員之類的情報統統摸透了,還繪製了一副地圖,為以後的抗金做好充分的準備。


好一個了不起的007。


二、青年辛棄疾義斬義端


我追,我追,我追追追!月光下,22歲的辛棄疾血氣方剛,對一個人窮追猛追,他追誰?美人嗎?


不是!他追一個和尚,一個偷了抗金義軍印信的和尚,他叫義端。


事情是這樣的:紹興三十一年,長期受奴役和壓迫的漢人再也忍無可忍,終於扛起了反金大旗。


其中聲勢最浩大的一支隊伍是山東境內揭竿起義的一支隊伍,領頭的耿京是一位農民出身的濟南人。


為了響應義軍的反金義舉,時年22歲的辛棄疾,也乘機拉起了兩千人的隊伍投奔耿京,耿京看中辛棄疾的文才,給他當個掌管軍印的文官。


其中與辛棄疾拜過把子的小和尚守不了清規戒律,受不了在義軍裡當差的苦頭,竟偷偷的盜走了經由辛棄疾保管的帥印,準備去金營裡邀功。

耿京盛怒之下也找不到別人,只得拿辛棄疾問罪。出現這樣的事情,辛棄疾自己也是理屈詞窮,自知交友不慎,羞愧難當,當場向耿京立下了軍令狀,追回帥印。


當晚,辛棄疾帶了一小隊人馬追了大半夜,後來埋伏在了義端去往金營必經的路上。


果然,天快亮了的時候,那義端和尚真的騎馬來到,辛棄疾不由分說,一個箭步竄了出來,手起刀落,義端身首異處。


當義端的頭顱被扔到耿京面前的時候,義軍的陣營發出了震耳欲聾的歡呼。


一些娃娃兵狂喊“威武,阿疾!”。


耿京只給了他幾個字“年輕的老司機!”這是何等精煉的讚譽!


三、辛棄疾是再世趙子龍


27歲的“大宋第一古惑仔”辛棄疾,把欄杆拍遍,萬軍陣中取敵人首級,實乃文武兼備的英雄。


耿京和辛棄疾一直有收復中原的雄心,但他們的義軍中出了個叛徒張國安,他跟幾個同夥,趁耿京在大帳睡覺的時候,將其亂刀砍死,一時義軍內部人心渙散。


辛棄疾氣得差點噴血,欲除張賊而後快。


他率領50名騎兵夜襲金營,於數萬敵人中,活捉了叛徒張安國,並連夜狂奔千里,將其押解到臨安正法。


這不是趙子龍再世又是什麼?


四、辛棄疾是豪放詞派的大V。


辛棄疾在他南宋任職的前一時期中,曾寫了不少有關抗金北伐的建議,像著名的《美芹十論》、《九議》等。


這些建議書在當時深受人們稱讚,廣為傳誦,但朝廷卻反應冷淡。辛棄疾雖有出色的才幹,但他的豪邁倔強的性格和執著北伐的熱情,卻使他難以在官場上立足。

辛棄疾看懂了南宋統治者的怯懦,知道靠武是難成大業了,鬱悶攻文,大書特寫詞,他的詞作深受人們的喜愛,是南宋的大V。


後人對他的評價,“人中之傑,詞中之龍”。

豪放詞,他有《破陣子》。


“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沙場秋點兵……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身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清新情趣的詞作也可以寫,他有《清平樂》。


“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也可以來點婉約沉鬱,他有《青玉案》。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他擅長的懷古之作中《水龍吟》,面對如畫江山和英雄人物,在豪情壯志被激發的同時,他也大發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感慨。


總之,辛棄疾一言不合就開寫,不管他手中拿的是劍還是筆,他永遠在作戰。


世界虐他千百遍,他仍愛其如初戀,一個古惑仔,就該永不言敗!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


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


有書共讀



讀過【辛棄疾家傳】的人都知道,辛棄疾山東人,出生在世代為官的朱門旺族,其父辛厭文,南宋宰相,與秦檜同朝為官,辛棄疾之母嶽靈珊,是岳飛親妹。岳飛死於風波亭後,辛棄文受到牽連,罷官為民。


輪陷的宋朝,金國已經佔有大片中原沃土。金兀朮的弟弟金利來,幾十次去辛家,讓辛棄疾父親出來為官,都被辛棄文拒絕。最後金利來把自己的女兒金玉珠許配給辛棄疾。辛家不肯答應這門親事,可輪陷的山東,已經在金國的掌握之中,雖然辛家是豪門旺族,此刻也成了亡國奴,為了全族人的平安,辛棄疾與金玉珠結婚,婚後生兩子。心懷報國的辛棄疾離家出走,在賈家樓舉起抗金大旗。


辛棄疾之妻金玉珠,雖為金國公主,溫柔善良,從小接受漢人文化教育,知書達理,深知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的節婦禮制。辛棄疾離家反金,金國本來要治辛家之罪,金玉珠以死威脅父皇金利來,才保全了辛家的平安。常常讓家人給辛棄疾送信,叮囑在外的辛棄疾保重身體。


辛棄疾當時身邊有五萬反金兵馬,後勤補給,開支龐大。金玉珠看到舉步維艱的丈夫,偷偷通過自己的哥哥金不換,為辛棄疾籌備糧草兩萬擔,黃金白銀一萬兩。金玉珠作為金國皇帝的唯一女兒,幾個哥哥都愛如掌上明珠,不讓妹妹有一絲傷心。看著兩個外甥聰明過人,就把大外甥辛思國帶到金國皇室接受培養。


辛棄疾雖然一心抗金報國,面對自己的妻子如此深明大義,心裡也暗暗感激。辛棄疾沒有得到南宋孝宗皇帝的重用,主戰派勢單力孤,始終沒能找到報國路。秦檜看到辛棄疾擁兵十萬,就想辦法剝奪了他的兵權,把辛棄疾約到秦府,給他喝下【迷情散】,脫光放在自己女兒秦明月床上,辛棄疾醒來,看到身邊裸睡美麗的秦明月,也無話可說,第二天在秦府與秦明月又入了洞房。

秦檜也知道自己的行為天怒人怨,為了給自己留條後路,用陰謀把女兒嫁給辛棄疾。勸辛棄疾找沒人的地方寫詩去吧。辛棄疾看看南宋也只有亡國一條路,就帶著秦明月,與妻子金玉珠一同隱居賀蘭山,後來蒙古王妃去賀蘭山遊玩,愛上辛棄疾的詩,在賀蘭山居住三個月,懷上辛棄疾的孩子,就是後來的鐵木真,成了元朝皇帝。


白這個顏色


首先我並不認同所謂“古惑仔”的說法。古惑仔是地痞、流氓、小混混、非主流、不良少年的意思,怎麼能跟辛棄疾聯繫在一起呢?

辛棄疾(1140—1207),濟南歷城人,少年時曾和党懷英是同窗,二人通過占卜來決定未來的命運,黨得到的是坎卦,決定留在金朝發展,後來在金朝官至翰林學士承旨,人稱“黨承旨”;而辛得到的是離卦,於是決議南下。

1161年,金主完顏亮大舉南侵,激起北方民眾反抗,紛紛揭竿而起。山東耿京起義後,實力迅速壯大,節制山東、河北等地數十萬義軍,自稱天平軍節度使,聲勢浩大。辛棄疾此時亦於家鄉組織了兩千多人的義軍投奔耿京,被委以軍中掌書記一職。辛棄疾於是向耿京提出了南下歸宋的建議,得到耿京的首肯,被耿京派往南方意欲與朝廷取得聯繫。

1162年,宋高宗趙構於建康(今南京)召見了辛棄疾,正式授予耿京天平軍節度使,召其南歸,並封辛棄疾為承務郎、天平節度掌書記。然而,辛棄疾在北返途中卻意外聽到了一個噩耗:叛徒張安國等人已將耿京殺害,投降了金朝!發生瞭如此大的變故,辛棄疾自覺無法再回朝覆命,經商議後,他遂率領王世隆及馬全福等50人趁金兵毫無防備之際徑直殺入金軍大營,將正在酣飲的叛徒張安國生擒,然後策馬狂奔,一路南下,“獻俘行在,斬安國於市。”(《宋史·辛棄疾傳》)這一年,辛棄疾僅僅23歲,這個年齡,他的偶像霍去病已經功成名就而去世,辛棄疾的表現雖不及他,但也是可圈可點,擁有了人生的一個完美開局。

憑藉這次在義軍中英勇而果敢的表現,辛棄疾名聲大噪,“聖天子一見三嘆息”(洪邁《稼軒記》),表現出了宋高宗對辛棄疾的無比欽佩之情,隨後辛棄疾被委任為江陰籤判,開始了他在南宋的仕宦生涯。

“歸正人”在南宋是身份極其尷尬的一類人,朝廷明裡將其委以閒職,實際從根本上對這類人南下的動機表示懷疑,甚至是歧視的態度,辛棄疾正是他們中的傑出代表。

辛棄疾在仕宦生涯的前期,懷著光復中原的一腔熱血寫下了《美芹十論》、《九議》等廣為傳頌的抗金北伐主張,但朝廷對其反應冷淡,只是對其委任一些地方官職,負責治理荒政、整頓治安。

辛棄疾一生為官多年,頗有政績,諸如剿滅茶寇、建飛虎軍、整頓福建治安等;但也屢遭彈劾,常年賦閒在家。其中的是非曲折,不再展開,一句話概而言之,他做官兢兢業業、手段非常了得;生活中他也是一個性情中人,或許會犯有這樣那樣的錯誤。

《宋史》中對辛棄疾屢次遭人彈劾,可能是因為“為尊者諱”的原因很少提及,只有他在遭到王藺彈劾的時候言其“用錢如泥沙,殺人如草芥”,結合其他的資料,辛棄疾屢遭彈劾的原因可以歸納為三條:貪財、好色和嗜殺。罪名是罪名,但是實際情況究竟如何呢?

大家都知道辛棄疾在上饒建的帶湖莊園——稼軒,據洪邁寫的《稼軒記》記載:“築室百楹,才佔地什四。乃荒左偏以立圃,稻田泱泱,居然衍十弓。”意思是辛棄疾在帶湖之濱買下了這一塊地,用其中四成的面積建了100間房屋,又把左邊的荒地開闢為田園,栽滿水稻,居然綿延十支箭的射程之遠。後來朱熹參觀了他的稼軒之後也連連為之驚歎。

小時候都學過他的一首著名的詞作《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這首詞就寫於辛棄疾罷官居上饒期間,小時候只以為是描寫的普通的農村生活場景,沒想到他的莊園規模竟然如此之大,這真是貧窮限制了我的想象力,他竟然是這樣一個土豪。

辛棄疾除了其妻範氏之外,從他的很多詞作中我們還了解到他至少還有五六位侍妾。由此可見,辛棄疾在經濟上一定是不為錢財所發愁的。除了他出任諸如安撫使之類的官職獲得的正常收入之外,有沒有灰色收入,這個問題沒有人能說得清楚,這也正是他屢遭彈劾的一個重要原因。

不過這樣一位歷史傑出人物,人們實在不願將其與“貪官”二字牽連在一起,有人便做出了考證或猜測,認為其“灰色收入”可能來源於以下方面:

1、他久為提刑官,在遇到不法奸詐之徒的時候,可能會存在壓榨勒索;

2、他曾在江西提刑等任上,節制諸軍,討捕茶寇,以及組建飛虎軍等,依靠軍隊走私經商。

不管是真是假,這些事都已經沒人能說的清楚。至於他嗜殺的罪名,也是他在任上採取非常手段以迅速扭轉治安而獲得的。為此,他也付出了沉痛的代價,罷官在家賦閒近20年。

無論如何,辛棄疾的一生都在為北伐而吶喊,壯志未酬,現實硬是將這樣一位馬上安天下的將軍逼成了一代詞宗。他的詞作許多人都非常喜歡,小編也不例外,仰慕之情溢於言表,更是取了“欄杆拍遍”這個網名。他生平的最大的願望是成為霍去病那樣的英雄人物:“金戈鐵馬”、“封狼居胥”、“了卻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後名。”而現實確是:“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辛棄疾是詞壇之幸,但絕非其個人之幸,亦非國家之幸。這一切都不是出於他的本意,無力改變現實的他只能寄情於詩詞,來抒發自己的情感,最終在“殺賊!殺賊!”聲中含恨辭世。

據史料記載,辛棄疾“卒之日,家無餘財,僅遺平生詞、詩、奏議、雜著、書籍而已。”


欄杆拍遍


要說辛棄疾真的有多厲害,其實也不是太厲害。確實,中國歷史上文人能帶兵打仗並且衝鋒陷陣的人確實不多。在辛棄疾之前曹操能算一號,在辛棄疾之後,文天祥,王陽明也能算一號,曾國藩,左宗棠雖然也能算上但畢竟不是自己拼殺出來的,更多的是運籌帷幄。因此,辛棄疾的厲害之處就在於,他不僅詞寫得好,還能真正衝鋒陷陣,領兵打仗,這就可謂是文武雙全了。

但是,辛棄疾比之曹操和王陽明來說都只能是小巫見大巫。畢竟辛棄疾只是一夥流寇,他也只是在老大被殺之後,率領部下突襲金營,從金兵手裡救回了一點人而已。此生最大的戰役莫過於此。而曹操,王陽明等人打得都是大兵團,縱橫千里的大戰,這一比下來,辛棄疾就差遠了。但架不住辛棄疾除了打仗之外還能寫詞,所以,人言“辛棄疾的詞之所以好,好就好在他壯志難酬。”

辛棄疾之於南宋而言是個歸正人。什麼叫歸正人呢?就是從北方金朝逃到南方來歸順南宋朝廷的人。辛棄疾與李清照一樣是山東濟南人,辛棄疾的祖父和父親都在金朝為官,可謂是食女真人俸祿的漢族官員。但辛棄疾自幼習武,又是好義遊俠之人,因此,對於自己漢人的身份認同很深。所以,他才跟隨一幫土匪舉義旗反金歸宋,也才有了那唯一的一次突襲成功的例子。

辛棄疾歸順南宋之後,其軍事才能卻一直沒有能施展的地方。他先是做了江陰籤判,後來又做了湖南湖北兩路的轉運副使,之後做到江西安撫使。他在江西安撫使任上因修建上饒的別墅被御史彈劾其貪汙,因此被罷官閒居了十幾年。很多人認為辛棄疾是遭到陷害,但通過相關史料可以看出辛棄疾在擔任轉運使和安撫使期間確有貪汙,否則南昌與上饒的兩處豪宅從何而來?也有人認為這是辛棄疾的自汙,韓世忠就是因為自汙而免遭岳飛之禍。總之,辛棄疾貪汙一事是確有其事。

但辛棄疾雖然閒居上饒,卻有詞名傳到臨安,正好此時宋孝宗啟用韓侂冑北伐,需要有這麼一個南宋第一“憤青”來做大旗。因此,辛棄疾以60歲高齡重新被朝廷任命為鎮江知府,籌備北伐兵馬糧草事宜。來到鎮江之後的辛棄疾當然是躊躇滿志,一連寫下了“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何處望神州,無限風光北固樓”等等。然而,可惜的是韓侂冑的北伐還沒有啟程,辛棄疾就病逝於鎮江的軍營,最後留下了“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的千古絕唱。


傅斯鴻


辛棄疾其實生於汴京淪陷後的金人佔領區,到他這一代其實距離宋朝比較遠了。他出生前15年北宋就滅亡了,所以說嚴格來講,辛棄疾是標準的金國百姓。

然而,他在祖父培養下,從小就心念故國,21歲參加耿京抗金義軍,為掌書記,被派往南宋遞交文書。

正值金主完顏亮被虞允文大敗於採石之際,辛棄疾興奮無比,準備北返後聯絡中原豪傑抗金殺敵。但是當他回到北方後,意想不到的是義軍首領耿京已被叛徒張安國暗害,致使義軍潰散。辛棄疾義憤填膺,立即率領五十騎兵衝入金營,活捉張安國,並率萬餘義軍投奔南宋。

奇襲金營,生縛叛徒,獻俘建康,壯聲英概,盛名一時。這就是他一生最引以為自豪的生平第一快事。

他後來寫了一首《鷓鴣天•有客慨然談功名因追念少年時事戲作》:

“壯歲旌旗擁萬夫,錦襜突騎渡江初。

燕兵夜娖銀胡觮,漢箭朝飛金僕姑。

追往事,嘆今吾,

春風不染白髭鬚。卻將萬字平戎策。

換得東家種樹書。”

上闕描繪的就是這件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